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关数据显示,古籍善本成交价与成交率在各大拍卖公司均创出佳绩。在中国嘉德成交4579万元,成交率达73.21%;在北京保利成交3050万元,成交率71.44%;在北京翰海成交1108万元,成交率65.17%……经历了漫长的20年,古籍善本拍卖在缓慢增长中迎来了春天。从1993年中国嘉德首次拍卖了一批书画碑帖、善本古  相似文献   

2.
刘潇 《青岛画报》2013,(3):68-71
王文祥今年79岁,数十年醉心于古籍善本、古代书画、文房清供,是岛城收藏界举足轻重的人物,颜其居曰"陶古精舍",嗜古之情,可见一斑。2008年以后,王文祥开始整理个人藏品,先后完成了《文房清供》、《扇画集锦》两本专著,其中《文房清供》已于2010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如今,王老对他的另一项收藏——鼻烟壶,也开始了系统的整理。"收藏鼻烟壶是赏心悦目的雅好,鼻烟壶浓缩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中国所有的古代工艺品中,鼻烟壶这个门类出现的最晚,但它却能全面表达中华工艺美术。"王文祥娓娓道来。鼻烟是舶来品,但鼻烟壶却是地道的中国发明。鼻烟是用优质烟草经晾晒、发酵、研磨、过滤等工序精制而成,由于它有提神、活血、避疾、消除疲劳的功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嘉德2016年春季拍卖会于5月18日在"纸钞"专场的最后一声落槌声中圆满落幕。中国书画、中国20世纪及当代艺术、陶瓷、家具工艺品、古籍善本、邮品钱币6个门类共34个专场的6000余件拍品,经过5天拍卖,总成交额21.88亿元,喜获5个全数成交的"白手套"专场,10余个专场的成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韩瞻斗先生乃清代同治十年进士,虽非显宦,然读书明理,处处以孔孟之道自律,尤以名节为重。曾于多家书院讲学,并抄藏、整理大量古代先贤书籍留之后世。20世纪70年代河南省新安县韩氏家族后人把这批书籍捐赠并公之于世。我们基于对这批所捐古籍图书版本的整理与分析,认为所捐藏书多为古籍善本,有的已成为孤本或珍本。其中抄本和韩氏家族所著孤本图书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的图书版本。本文还论及了韩瞻斗先生的家世、人品与学识。  相似文献   

5.
董惠民 《浙江学刊》2004,(5):197-199
陆心源、刘承干和蒋汝藻是清末民初湖州三大藏书家,也是当时闻名全国的藏书家.他们以为官经商积累的资产,修建藏书楼,收藏了大量珍稀古籍.他们充分利用所藏,刊刻许多精籍善本,同时进行学术研究,为中国近代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小贡献.但是,由于他们身处的时代对文化的阻碍与破坏,使他们的藏书先后散失,留下了中国近代藏书史上沉痛一页.  相似文献   

6.
张兴吉 《求是学刊》2004,31(5):109-113
国内外前代学者在元刻《史记》彭寅翁本的著录中存在诸多问题 ,特别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涩江全善、森立之及傅增湘、贺次君等先生的著录。因此 ,有必要澄清前人在此问题上所出现的错误 ,并探究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 ,进而为古籍善本书目等著作的撰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禾生嘉穗家家乐,猴献蟠桃处处春。在丙申新吉之后,中国嘉德迎来了嘉德四季第45期拍卖会。本次拍卖包括"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家具工艺品"、"古籍善本碑帖法书"等门类。品种齐全多样,品位格调不凡,既有传统四季擅长项目,也增添了一些新的专场和特色。此次书画部分精选2200余件书画佳作。延续过去的经典,本季继续推出以近现代、民国作品为主体的"德华堂藏书画"以及"遗珠拾珀"  相似文献   

8.
造假"古墓"     
李彦军,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从事文物研究工作二十多年,因为有丰富的市场经验,这几年找他"掌眼"的人特别多.所谓掌眼,就是让他看看藏品是真是假.前不久,一位四川收藏者表示,愿出高价请他掌眼,并寄来了自己藏品的一摞彩色照片.可李彦军一打眼儿(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坏了".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29日,青岛天后宫民俗博物馆门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今天正值周日,天后宫民俗博物馆举行的民间藏品鉴赏大集已经举办二十几期,携带"传家宝"前来鉴赏的人仍然成倍增加,一方面深感天后宫民俗博物馆举办此项活动深得民心,另一方面也感受到青岛民间藏品的丰富.  相似文献   

10.
刘潇 《青岛画报》2013,(8):80-83
被宋太宗赞誉为"君臣千载遇"的大学者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说:"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取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在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虽排在最末,但其文化含量和收藏价值却居首。皆因砚质地坚实、能传百代,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见证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陶古精舍主人王文祥今年79岁,一生醉心收藏,以古籍善本为宗,次之文  相似文献   

11.
孔尧 《生存》2020,(14):0215-02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任命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2019年秋,一群红领巾在学校《银杏树下的报告》人文研究中产生了思想的碰撞,在欣赏了辅导员老师收藏的雕版印刷藏品后,队员们更是满脑 袋的小问号,于是,我组织队员们开展了“学非遗文化 传匠心精神”寻访活动,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引导队员们从身边的“非遗”入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正青岛莱西市南京北路,有一座非国有博物馆——卢乡阁,馆内近8000件藏品均来自一人之收藏,他就是经历颇丰、非同凡响的收藏者,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艺术品鉴定评估师、卢乡阁博物馆监事李彦胜。李彦胜:倾尽家财,潜心收藏三十年鼻梁上端正地架着一副深色眼镜,看起来十分稳重,一头银发的李彦胜置身于满满当当的古董藏品柜前,看上去像极了"老学究",和蔼可亲,笑靥温存。在众多零碎的摆件丛中,赫然可见一幅大大的彩照相框特  相似文献   

13.
杨莉 《社科纵横》2011,(11):123-126
具有60年建馆史的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在古籍整理、开发和利用上取得了丰硕成果。2009年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本文对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建设的实践进行了科学、客观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葛蒙“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是个基础学科,读文史、文献和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者,应研读这门学问。”这是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刘乃和先生在《古籍目录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一书序言中所强调的。然而,...  相似文献   

15.
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渤海历史的文献资料,主要见于中国古籍之中,其次是散见于日本古籍之中。我国史学界有系统地利用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探讨渤海的历史,约始于本世纪之初。1929年夏,黄维翰先生撰辑《渤海国记》,“网罗群籍,旁及海外”(该书《自叙》),用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充实了渤海历史的内容。几乎与黄维翰先生撰写《渤海国记》的同时,金毓黻先生撰辑《渤海国志长编》(以下简称《长编》),“遍览中外载籍”,广泛搜集了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自谓过前人之所  相似文献   

16.
正在今天的艺术品市场上,"王世襄"已成为业界膜拜的名字。自从2003年市场上出现王世襄藏品以来,其藏品在拍卖场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也让"王世襄旧藏"这块金字招牌的名号越来越响。出身名门世家的王世襄虽衣食无  相似文献   

17.
高国祥 《社科纵横》2009,24(12):114-117
地方志是从史籍中演变产生的一种记载地方史料的著作形式,在历代典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了地方志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通过对西南地区历代郡县建制和旧志遗存、整理情况的分析性介绍,论述了古籍整理和数据化需要开展的学术阶段,以及当前古籍利用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古籍整理的当务之急是弥补古籍传承相对出现的语言裂痕。古籍整理不仅要从形式上复制,使其化一成百广为流传,更重要的是对古籍进行标点、注释和繁简文字的转换等普遍适应社会阅读的基础整理工作。对古籍内涵充分理解,避免盲目崇拜,从古籍尤其是地方旧志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是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古籍文献资源存藏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雪梅  金颐 《社科纵横》2008,23(9):107-110
文章从西北地区古籍文献资源存藏特点、单位分布及条件等方面概述了西北地区古籍存藏现状,指出西北地区古籍文献资源保护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安平 《今日辽宁》2016,(4):21-25
正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经典古籍,卷帙浩繁;价值之大,无法估量。但是随着岁月变迁,这些延续文明血脉、无法再生的文化资源,不可避免地遭到了虫蛀、鼠啮、霉蚀、粘连、酸化、老化、使用磨损等等多种伤害。泛黄的老纸,散落的书叶,斑驳的字迹,有的已经形容枯槁,变成了碎片;有的破损严重,甚至"灰飞烟灭"。如同人生病需要治疗一样,古籍生病也需要接受望闻问切。这时,号称"古书郎中"的古籍修复师,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古籍数字化对学术的影响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籍数字化成就巨大,也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字化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也对促进学术发展至关重要。古籍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是设一系列符合统一标准且具有较高水准的专题数据库。需要凝聚IT领域和文史研究界两方面的智慧对相关问题深入研究,并建立一门交叉学科——数字文献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