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墨经验Ⅱ     
正"水墨经验Ⅱ"于2018年11月10日下午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开幕,展出12位艺术家创作的绘画、摄影、影像和装置作品。展览以"水墨经验"为主题来重新审视"水墨",以此探讨"水墨"在当代的可能性及与之相关的深层文化议题。本次展览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张健君、曾翰、汤南南、倪小舟以摄影、影像、装置的方式对"水墨画"的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水墨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色。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象征着传统的水墨艺术也迎来了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正旧传统与新世界的碰撞,在中国水墨画领域表现得极为明显。上千年的历史不能抹去,新时代的召唤不容忽视,如何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新时期的时代风尚,成为摆在国画家面前的一个问题。事实上,对中国画的"改造"早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时期便已经开始,一大批中国画家在接触了西方艺术之后,开始有目的性的尝试引进西画技法、改良传统水墨  相似文献   

4.
李奇茂教授是当代颇负盛名的中国画画家,他长期在台湾艺术院校执教并创作。他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长期的艺术实践经验。他的水墨画扎根于民族传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表达对土地、对大众、对现实生活炽热的感情,有现代形式美感。他之所以钟情水墨画创作,是因为他认为水墨画是最通人性、最富  相似文献   

5.
正明代,以"吴门画派"为代表的文人画家,把元人奠定的文人水墨风格推向更高一个阶段。如沈周、文征明、唐寅等人,淡于仕进,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他们尚意趣、精笔墨,继承"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表现自己的品格情怀。同时,为了确立王维水墨画的地位从而延续中国传统的文人画风,莫是龙、陈继儒、董其昌等提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中国画走到今天,仍在不断寻求突破,但总体来看,比起当代水墨的实验性与前卫性,它始终是戴着脚链跳舞。传统的包袱,对绝大部分中国画画家来说,过于沉重,以至于认为往后看比向前看更重要。由此,不得不让众多走传统型的中国画画家秉持前辈李可染倡导"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走出来"的格言为艺术探索经验。这种保守式的突破路径,对于当代中国画家寻求自我面貌的过程与结果来说,既艰辛也难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其实,深入传统与追求创新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到来,艺术界也迎来了新的解放与变革。水墨画在回溯传统的同时,面临着新一轮的冲击与挑战。当西方艺术信息与资源如洪水般涌入国门,中国传统艺术注定不可能再安之若素。中国画该如何面对一个现代化的世界,引发了业界共同的思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新水墨,有些人会觉得新,有些人却觉得它过时了。觉得新是因为新水墨至今在学术上仍未有一个权威的定义,而觉得它过时,是因为新水墨走过了前两年热烈迅猛的市场,目前趋于平稳,早已不是市场上的热门版块。然而,正因为趋于平缓、远离热炒,新水墨才有机会调整自己,无论在市场价值还是学术价值层面,都有了一个冷静思考的契机,同时也是市场积累的良机。与新文人画、实验水墨、抽象水墨等概念类似,新水墨出  相似文献   

9.
公元11世纪初,竹图就成为与人物画,风景画、花鸟画并列的中国画门类.这一时期堪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当时最著名的人物苏东坡(1037-1101)在其美学论著中首次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他品评了其远方兄弟文同的作品,后者是竹图这一绘画样式的重要创立者.  相似文献   

10.
正在去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中,中国当代水墨成为最大亮点。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及一些私人画廊纷纷举办了展销性质的中国当代水墨展。有消息称,在中国艺术家抵达纽约前,参展作品已销售一空。在内地的秋拍中,吴冠中《松魂》3392.5万元成交,是去年成交价最高的吴冠中作品﹔黄永玉的《田家梅》拍出5500万元,每平尺突破了100万元大关﹔刘大为的《丰乐行》以1667.5万元成交。在香港的拍卖市场上,保利香港进驻香港艺术品市场已有一年时间,在本次秋拍中颇为引人关注的"大动作"即是首次"试水"当代水墨板块,共推出200件拍品,旨在全面展现中国当代水墨风貌。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哲学     
尚杰 《浙江学刊》2013,(3):5-18
"什么是哲学"的提问方式本身,就已经在用传统方式回答了哲学是什么。但是,当代哲学渐渐扭转了这个提问方式,即哲学不是任何意义上已经被准备好了前提的现成的东西。"什么"或者"是"的提问方式,变成了关于对这种提问方式是如何出场问题的研究,用绵延中的"生成",取代"是";用时间问题引导空间问题;用思想画面引导概念的创造;用差异取代存在。如此展开了当代哲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评论家许恩来曾说:李翠珍的中国画,似在经意不经意之间,都在遵循着这一映涵关系的原则,而且在进行极致的追求。表面看来她的中国画似乎仍是"再现"型的写实绘画,其实不然,实则是"再现"之中浓缩着强烈的个性表现力,她把自然中国画的感性形态(即宗炳所谓的质有)和"道"完全作为一个交融一体的存在,使客观物质对象的形在画幅之中充满了生机、饱蕴着"趣灵"感,实现了其对传  相似文献   

13.
黑白真世界 虚实大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长生 《唐都学刊》2005,21(3):159-160
"模糊反精到,虚元益充实".中国画讲"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中国画"空白"正是这一辩证规律的体现."空白"是虚的极致,它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有限,成就了心灵的自由境界,使心灵与天地融合,产生了无限的审美意味,创造了高远深邃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4.
正香港苏富比将于4月4日春拍期间举行全球首场当代水墨艺术单一藏家专拍"墨源新思"。此次专拍精心挑选了83件重要拍品,无论在作品尺幅、创作理念还是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充分展现了收藏之多元丰富。"墨源新思"汇聚世界艺术名家的水墨杰作,包括高行健、谷文达、李华弌、李津、刘丹、刘国松、邱德树、王冬龄、  相似文献   

15.
正刘天明,笔名醉石,生于牡丹之乡洛阳古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定居北京,牡丹斋主人,从事牡丹画研究40余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河洛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杂志美术编辑,紫光阁画院画家。刘天明的画作巧妙结合西方油画三维艺术和中国画独有性及水墨艺术,在牡丹画表现手法上突破传统画法,使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更厚重、更大气,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开幕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苏州尹山湖美术馆协办的"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于12月18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盛大开幕。该展览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2018年末压轴大展。这是首次对中国改  相似文献   

17.
正宋元以降,花鸟画、山水画发展迅速,渐渐取代了人物画的主流地位。尤其是文人山水画的兴起、水墨画法冲击工笔,使得这一时期的人物画逐渐走向边缘。但边缘不等于落寞,中国传统绘画脉络千古未曾中断,无论何时,都会有甘于寂寞的小众画家默默延续着笔墨的香火。有宋一代,经济发达,市民阶层扩大,市井生活渐渐成  相似文献   

18.
邹满星 《唐都学刊》2007,23(3):29-32
色彩是绘画中流动的生命,也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的绘画语言之一。中国古代绘画,多五彩兼施,在六朝时代极为发达,且绚丽之极。中晚唐以后,水墨渐渐取代色彩而占据主导地位。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哲学的、绘画观念的,也有社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陈美珍 《学术交流》2013,(1):173-176
陈师曾是民初画坛上的重要人物,其艺术主张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的现代转换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主张"文人画不求形似,正是画之进步",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守,同时也是在"采人之长,补己之短"中对中国画现代转换的理性思考。这种坚守中的变革影响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现代转换的探索,成为中国绘画寻找现代转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代S&TS是在不断的"转向"中推进自身的。从历史和逻辑的综合视角看,S&TS经历了三次核心转向。社会学转向,主张以经验方法取代哲学的规范方法,以社会建构主义的科学观取代理性主义的科学观;人类学转向,主张以本体论的对称性取代认识论的对称性,进而以实践建构主义的科学观取代社会建构主义的科学观;应用转向,将S&TS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推动了S&TS的技术转向与后殖民主义转向。S&TS"转向事业"的核心在于回归生活世界中的科学和技术,从实践视角反思科学技术及其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