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柏柳 《老人世界》2011,(3):34-35
赵充国(公元前137年。公元前52年),西汉大将,陇西上邦(今甘肃天水)人。他不仅屡有战功,而且在事关国是问题上,敢于坚持真理,绝不人云亦云。关于他的西北“屯田”建言,就受到毛泽东的赞赏。1957年的一天,毛泽东同史学家周谷城谈话时说:“这个人(指赵充国)很能坚持真理。他主张在西北设屯军田,最初赞成者十之一二,反对者十之八九。他因坚持真理,后来得到胜利,赞成者十之八九,反对者十之一二。真理的贯彻,要有一个过程,但要坚持。……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读书真好     
一 1956年我应征入伍,第二年回家省亲。在我村任小学教师的邓君和邻村任教的车君是我读初级师范的同班同学,特邀来家小聚。母亲很热情问候二君父母好,同二君叙家常。母亲不咬舌亦不卷舌,为何把教师的“师”念“Xi”(席),我听了觉得挺别扭。二位同学离去后,我埋怨母亲。母亲说:“你姥爷就是念教Xi(席)呀!”  相似文献   

3.
日前接到一位文友电话,悲哀了一天.一天后转悲为喜。想起两件旧事.还是在北京学习.我一个与我年龄仿佛的远房叔叔,大学生,于“文革”中给武斗场面吓病.可能由于“妄想症”’王国的给华,他的年龄定格在“少年”上,且面目洽担、衣冠整洁,谈吐文雅;只是见了人礼貌热情得过了分.每次于他看我走后我都要为他的热情与礼貌跟同学解释一句;“我这叔叔精神不正常.”我的一位同学每次都宽宏地微笑说:“别那么说人家。”话语中的善意是明显的;请人就增人啦,何必称“叔叔”?更不该诬人为门神病.几次解释成为无奈的挣扎,我便不言语了…  相似文献   

4.
人有一喜,有时也会带来一忧。1949年我读小学的时候,正赶上解放后党在农村大办教育,当时利用旧寺庙或没收地主家的宅院,各村都办起了初级小学。不论适龄生还是解放前上不起学已超龄六七岁的,都一窝蜂似的上了学。这可是一件大喜事。只是到了1953年.高级小学(简称“高小”,指小学五、六年级的中心小学)十几个村子才有一所,扩大招生后也只招两个班,绝大多数同学都面临着上完初小(小学一至四年级)落榜失学的危险。这又成了一忧。  相似文献   

5.
大学之疑     
天南地北的大学都在争创“一流”。动辄“国际一流”,轩昂乎,恢宏乎,“争创”得让人瞠目结舌的。但,这里边有两个问题不太清楚:(1)“一流”什么样?(2)你现在是几流?(1)说的是你的“争创”的目标:(2)讲的是你起始之点。如果这两点都闹不清楚,那么争创“一流”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6.
在找工作接连碰壁之后,我和几个研究生同学最近常常用“愿读(赌)服输”4个字互相进行心理按摩,虽然是自我安慰,可每个人心里多多少少都在悔不当初。  相似文献   

7.
刘继兴 《老年人》2010,(4):40-41
王明(原名陈绍禹)与张国焘两人都曾经在中共历史上叱咤风云,他们身上有不少共同点:一是都出身于富裕之家;二是都是我党早期的最高层领导干部;三是最终都在反党叛国的道路上“殊途同归”。然而,这两个在我党早期颇具分量的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却很糟糕,彼此间曾有过两次较量,结果都以张国焘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8.
司徒雷登(JohnLeightonStuart),1876年6月生于杭州。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国的南美长老会传教士,从血统上说,他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而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  相似文献   

9.
我和李克强,都是安徽人。 他1955年生在定远。 1977年年底,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考生,我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那年,北大法律系总共招收了82位新生。其中安徽籍同学有三位:李克强、张恒山和我。我们三个人填写的志愿却不是法律系(当时的全称是政治法律系)。法律系当时是绝密专业,政审要求严格,我们三人入学之前都是中共党员了。  相似文献   

10.
钱国宏 《老年人》2010,(10):47-47
“相看两不厌,只有小人书”。这是一位朋友赠给我的一副书房联。这副对联道出了我业余生活的两桩乐事:一是痴迷“小人书”(连环画)收藏;二是醉心于藏品的赏析。  相似文献   

11.
心灵     
《现代妇女》2008,(1):4-4
2002年初,一位清华大学的博士与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陈兰(化名)结婚。婚后,陈兰渐渐发现,两人的生活习惯差距很大。 “我知道所有的夫妻都不是天生就合适的,我也在尽量适应。”陈兰说,但是丈夫有个坏毛病让她难以容忍,“他每次挤牙膏都不是按照正常方式,从下往上挤,而是从中间挤。我为此说过他很多次,但他却一直没有改。”2004年,两人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  相似文献   

12.
楼下邻居家中有一子,年方6岁,恰好长我女儿一岁,两个小家伙互相正是“臭味相投,一见如”的年龄。每日闲暇,二人思是频频“约会”,到处“流窜作案”,有时窜到院中,有时溜回家里,而更多的时间则是在我家中.二人每次分手时,都表现得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一副棒打不散的样子.节假日、星期天,更是如鱼得水,条得火热。每次刚开始时,还象是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有些羞手羞脚,可不到三分钟,便燃起了战火,发动起“世并大战”,把我家当成了用武之地,屡屡上演一幕幕紧张、惊险的“武打片”。这时的二位象是一对“好战分子”,人人…  相似文献   

13.
胡铁华 《当代老年》2008,(11):32-33
2008年8月ll曰下午14时30分,在北京“水立方”游泳馆的十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中国最年轻的“月(林跃)亮(火亮)组合”即将开始他们历史性的最后一跳。“一,二,走。”只见火亮轻轻地发令,两人齐齐飞出跳台。最终,他们以默契的配合、舒展的动作、完美的入水,为中国队再添一枚金牌。  相似文献   

14.
8岁男孩亮亮(化名)是一名二年级学生,比较瘦小。亮亮是二年级上学期转学至此的,班主任反映他经常迟到,而且一迟到就不愿意进教室,怎么劝都没用。当母亲向亮亮了解原因时,他总会说:“不喜欢现在的学校和同学,想回到以前的学校。”  相似文献   

15.
60年代,因为课外书的贫乏,很多孩子都成了“链友”。这是一条“读书链”。某个孩子突然有了一本课外书,是向同学借的,而同学又是从另一个同学那儿拿来的,另一个同学又是从另一个人处搞来的,另一个人又是从哪个朋友那儿蹭来的,犹如链条,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有一天我用几只脆饼从同学处换来一本厚厚的没有封面、从三十几页开头的小说。  相似文献   

16.
李桂芳 《老人世界》2011,(10):32-32
一位哲人说:忘不掉的人和事,才是我们的真生命。 一我于1956年3月由河北省定兴县初级师范学校应征人伍。因为没有毕业,学校给应征入伍的同学颁发“肄业证书”。我从班主任金振叔老师手中接过,在场的还有语文老师李老师。我看证书说了句:“肆”字两个注音吗?  相似文献   

17.
(一)我友苏君说:“我爱女人。爱女人就是爱了人类的二分之一,我不是很伟大吗?”苏君自然不过是“幽了一默”而已.不过对于男人来说,赞美女人就象赞美花朵一样自然。即使是恭维也不乏几分真诚。而对于女人来说,情形就有些微妙了。能真诚地赞美比自己更能干、更漂亮的同性,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台湾一位著名女作家就不无辛辣地说过:同行相护,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二)我曾经与一位“同行”共处一间办公室.她博学多才,思想深刻,尤其令我自愧不如的是她在学习上持之以恒的韧性(而我则往往增性十足)。她在工作中很快闪出了…  相似文献   

18.
周谷城的缕缕乡情□/刘谷东周谷城是湖南益阳人,他对家乡情深意笃。1988年4月和1990年9月,我和益阳县档案局的同志一行4人,受县委、县政府委托,两次上北京,看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同志。周老在北京新街口外大街的住所里,三次接见我们,长谈了...  相似文献   

19.
简媜 《中外书摘》2011,(4):79-80
一 在一次非正式的口头调查中,十位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被问到:“你最想暗杀的人是谁?”有九位痛快回答:“作家(内含译者)!”只有一位慢吞吞说:“计算机排版行的打字小姐!”这个答案稍嫌勉强,  相似文献   

20.
二班岗     
董世亮 《老年世界》2011,(22):24-25
上世纪60年代当兵的人都知道,那时条件远不如现在,十分艰苦。记忆犹新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是吃“二米饭”。一日三餐,早晚两顿总是“二米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