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球环境治理与生态型政府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对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迫切需要发展全球多元环境主体和建立全球环境合作机制的全球环境治理。而全球环境治理中的非政府主体成长和参与,以及合作性规制制定和实施都必须依赖生态型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以及主导与推动。真正全球环境治理的非政府主体兴起有力促进生态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其民主责任模式要求深入推动生态型政府的民主进步,而扭曲全球环境治理的强势国家主权干涉则严重阻碍生态型政府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运用OLS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探讨女性环保行为和媒介使用对政府环境治理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第一,女性环保行为对政府环境治理满意度影响显著,女性越积极参与环境活动其对政府环境治理越满意;第二,媒介使用对政府环境治理满意度为负向影响,政府应该重视媒介多元化信息需求,引导女性正确使用媒介;第三,女性环保行为、媒介使用和政府环保治理满意度的代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对一国内外均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水平的维持及相关政策,已成为各国政府不可或缺的一项议题.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演进趋势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的政府行为已暴露出种种弊端,因此应着手加以优化,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整体政府理论的环境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政府理论倡导整体性的政府管理、横向纵向协作的管理和多方主体的协作与参与。中国环境治理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目标分散、机构设置不合理、跨地域的治理机构缺乏、公众参与不足、政府与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合作关系有待加强以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运用整体政府理论进行解决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如加强跨区域环境管理机构的建设、统一目标并加大政府机构多方向的合作、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鼓励公众和非政府环保组织参与、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加快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5.
环境恶化不仅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而且已成为现实生活中吞噬中国经济成果的恶魔。环境治理作为公益物品,被理所当然地认为主要是政府的任务。但是,公益物品的特殊性使政府也难以保证环境治理就可以绝对成功,因为政府存在办事效率低下、政府规模膨胀、公正性并非必然、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等问题。由此提出在环境治理中应建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认证认可事业具有政府主导的鲜明特征,在政府的推动下迅速成长,并促进着经济的发展。从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入手,探讨政府在进行干预时存在的政府失灵,进而引入认证认可活动。研究表明,认证认可不仅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能够有效消除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更重要的是,它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作为中介服务组织,认证认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合作可以理解为地方政府为实现区域共同利益,应对区域公共问题的互动交易过程。基于此,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跨区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困境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培育地方政府合作共识、完善地方政府合作制度、健全地方政府合作运行机制,降低地方政府合作的交易成本,实现跨区域环境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8.
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政府职能已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转变是大势所趋且已成定局。但如何转变是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职能数百年的历史演变应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为民众提供的公共产品,为评价政府环境治理效果,本文基于2004-2015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编制自然环境指数和核算净碳排放,并加入胡焕庸线作为虚拟变量以反映地区差异,从碳排放视角构建政府环境治理行为与净碳排放的面板模型,并纳入不同的环境治理强度分别进行模型估计。研究发现,两种环境治理强度、征收耕地占用税、林业投资的行为均能有效地起到减少碳排放的作用,并且环境治理强度的碳减排效果最优。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投资未能起到碳减排的作用,征收资源税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绿色悖论"效应,未能有效地约束资源使用者的行为。文章结论为政府提高环境治理效果提供一定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环保督察的政治背景下,基层政府的组织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表现为基层政府环境治理的“共谋”结构被规制,环境治理上升为基层政府的中心政治任务。通过对山东省中镇“污染搬迁”的案例研究发现,基层政府的环境治理嵌入到多重组织逻辑——完成任务逻辑、资源约束逻辑、避责逻辑和公益逻辑的复合作用之中,表现为“拼凑策略”和“目标嵌套”的行为样态,基层政府的环境治理呈现为被动性、摸索性和权变性。作为高位权力的环保督察虽然调适了基层政府的组织环境,使环境治理成为基层政府的强治理事项,但基层政府“赋责不赋权”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基层政府应合理调整环境治理权责分配机制,建立程序公正和公众赋权的环境治理体系,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格局,以真正推进基层政府环境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把各国政府推上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前台,并成为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要务。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除了直接提供环境服务之外,其主导作用体现在环境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包括环境立法和经济协调)与微观上的公正裁决。同时,政府应主动寻求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的支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型的伙伴关系,并推行环境管理的地方化及区域合作,从而建立容纳多主体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框架,形成共同分担环境责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和政府治理是当今学术界的两个重要概念,属于两个不同的范式,从内涵界定上看,两者存在着相互依存的正相关关系。社会资本在政府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可以减少公共行政成本、加大公民和政府的互动力度、培养官民的互相信任以及培育公民社会等。良好的政府治理有利于社会资本进一步发展。良好的政府治理,体现着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合作及公共权力的共享,催生合作、信任、规范等理念。从软实力的角度来审视社会资本,政府在社会资本建构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整合社会资本,着力培育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公共行政理念,改革公共服务方式,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以制度和法制建设为契机,构建法治型政府;打造诚信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以及通过发展公民社会、公共领域,培育公民品德来培育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3.
该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5年数据,利用樊纲、王小鲁(2007)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各地区公司治理环境指数,从终极控制权的角度实证研究了治理环境、政府控制与公司持有现金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治理环境越好,公司持有现金对公司价值的正向作用越强;上市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降低了持有现金对公司价值的正向作用;相对于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来说,在政府控制的公司中,治理环境对公司持有现金价值的正向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4.
政府创新能够促使政府寻求在体制改革外切入改革深水区,印证了世界对效能政府、民主政治、公平正义、治理变革的公共诉求。治理变革是从世界性治理趋势出发,结合我国治理的引入与实践,为政府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实现公民参与意识、扶植民间社会组织和扩大政府间合作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央提出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治理这一话题便受到了来自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关注。这不仅深化了学术界对政府治理的研究,更在实践层面上推进了对改革认识的深化。通过对政治学与公共管理领域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的相关文献梳理,综合了最近10年关于政府治理的内容、方式、工具、结构、模式等代表性的议题和观点,可为政府决策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治理或参与治理主体的责任界限问题尤其需要解决。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过程的角色定位问题,认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起引导、支持及协调等辅助作用,逐渐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基层民主,最终实现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整体性治理:政府治理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一种全新政府治理模式,整体性治理主张依靠政府机构间及政府和公私部门间的协调与整合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注重对民众需求的满足与整体回应.在实践中,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协同政府模式以及新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已经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的普遍诉求.整体性治理的治理逻辑是服务型政府的理想选择,在治理理念、参与主体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对于我国政府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善治"视野下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兴起既是全球化时代西方步入后工业社会行政管理变革的现实需要,也是西方传统文化奠基、民主政治制度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和公民社会充分发育的现代结果.尽管善治体现了人类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但缺乏社会发育并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尚不具备多元治理的前提条件.当下中国应该在善治理论的观照下,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为重点,加大政府治理,通过建设透明廉洁政府、服务效能政府、责任权威政府、民主法治政府,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协作型的公民社会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理解治理时代是准确把握政府改革方向的首要条件。现有对治理时代的研究较零散,尚缺乏系统性。治理时代的称谓与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密切相关,是由工业社会以政府为中心、控制导向的“管理模式”向后工业社会合作治理为主流的“治理模式”的转变。治理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人类追求理想生存状态的主观能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理时代意味着新型的治理结构、新型的主体间关系、新的公共行动机制,以及新的愿景和目标。从统治、管理、到治理,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历程,也必然要求政府的角色、能力、存在样态和运行方式做出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单一地方政府已经无法完成对区域环境的整体治理,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在政府合作过程中,交易费用作为合作成本的重要部分,对政府合作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选取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为研究视角,从分析地方政府合作过程入手,构建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理论模型并详细分析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各项交易费用在互相制约的同时共同作用于政府合作的全过程中,在追求交易费用总和最小化的同时还要考虑区域环境治理的公共性,从而确定交易费用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