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在嘉定区和同济大学的战略合作布局中居于重要位置。在对上海国际汽车城的产业发展现状、环同济13平方公里的城区发展和土地利用等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学科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了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方向,提出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整体定位和具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政府可否通过政策干预促进集群产生和发展?政府应该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集群发展?欧洲各国为此做了大量政策试验,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教训。我们在解答这些问题时,参考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可以降低政策探索的成本。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区集群策动案例中,政府是集群策动的发起者,为集群策动提供资助,并通过提出要求和制度框架规范集群策动活动,但却不参与和干涉集群策动的具体决策与活动。政府是集群策动幕后的推动者、支持者和诱导者。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方政府因缺乏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了解而导致政策引导不当,最终致使集群发展缓慢的问题提出地方政府应如何运用政策调整促进集群发展。根据Schmitz的集体效率理论将评估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划分指标分为主动效率影响因素和被动效率影响因素。结合各阶段指标的变化和中小企业形成与发展的特点,重点讨论中小企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地方政府在各阶段的政策调整,并以桐城包装印刷产业集群为例具体说明政府针对各阶段具体应进行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吸引和集聚了大量人才,而集群自身存在着从诞生到成长、成熟乃至衰退的生命周期规律。本文运用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阐明了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效应的内涵,然后结合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效应的演化规律,绘制出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曲线和人才流动曲线,并为地方政府的人才政策决策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转型期正式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农民工群体在遭受权益受损时易选择集群行为的非正式方式进行维权抗争。正式渠道缺失,而“闹大”方式有效,造成农民工集群行为参与的惯性。基于政治系统理论,构建了农民工集群行为循环模型,并结合2013年S市和2015年Y县的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基于政府信任中介效应的农民工集群行为参与惯性机制。研究发现,农民工集群行为参与存在惯性,其惯性机制表现为集群行为参与经历通过降低政府信任水平从而增加农民工未来集群行为参与的意愿。对农民工集群行为的治理在于疏通,而非反应式处理。政府需要一方面加强正式利益表达渠道的建设和完善,另一方面在农民工集群行为中扮演好第三方调解角色,防止因政府信任缺失而造成的农民工集群行为参与惯性。  相似文献   

6.
同济周边设计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济大学周边设计产业集群是在大学的知识与人才资源、巨大的市场需求、产业独有的特性、良好的宏观环境与城市环境、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的适时支持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是一个典型的以知识与创造力为基础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了大学与产业、城市互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创造出了一个“母牛经济型新同济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方供应链长期关系的集群称为"传统集群"。基于合资R&D临时联合关系的集群称为"以科学为基础的集群"。集群方法与创新体系思想和三重螺旋理论是兼容的和互补的,因此集群方法可作为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和实现三重螺旋模式创新的有用载体和工具。美国乔治亚州的集群策动案例,提供了将三者有机结合的范例,它的集群策动组织形式、资助方式、运作机制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单一集群的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在地方政府引导下,通过集群企业群际协同创新,整合单一分散"小集群",形成整体"大产业"优势,是实现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及方法,构建集群企业群际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角度分析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及集群企业行为。博弈结果表明,知识收益系数、成本系数、相互信任程度、群际协作风险系数影响着集群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集群企业可能选择协同创新策略,也可能选择独立创新策略,但只要地方政府不加以限制,集群企业最终会选择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知识守门者对于保持产业集群的动态开放性至关重要,它对产业集群的超本地知识流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集群的超本地知识流动包含了链接集群内外部的四种关键知识流,而知识守门者通过自身的知识吸收行为、知识转译行为和知识扩散行为促进了这四种关键知识流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促进了以知识更新为根本特征的产业集群升级。建议政府正确识别并有效培育知识守门者,促进知识守门者向本地集群企业的知识扩散并构建超本地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正经历全面转型阶段,社会利益主体的阶层分化和利益冲突使阶层关系日趋复杂,由此引发的集群行为对中国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针对不同社会情景下集群行为演化逻辑进行科学分析,进而为有效控制和预防恶性集群事件(行为)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集群行为是公共管理经典研究问题,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难以从微观视角属性理解集群行为的涌现特征以及整体结构,进而难以对机制进行精确剖析。在已有集群行为理论与研究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了“理性与非理性动因—影响与独立场域”的综合解释框架,结合信息接收与处理机制的探讨对集群行为的演化逻辑进行理论上的再构建,形成了全局完备、局部完备、全局不完备与局部不完备信息传播机制下的演化链条;进一步引入社会计算领域中的复杂网络理论与信息传播模型,对集群行为演化传递过程建模。在总体框架指导下,依据不同情景与传播机制下的分析框架与演化模型对演化过程进行数学分析,发现集群行为的演化存在自校正性,较大的社会影响以及有限的时间是阻止集群行为自校正的环境制约,导致系统不可预测性与路径依赖性。在结构化的人群中,发现稀疏网络有利于集群行为的消散,但无标度网络增强了系统中社会影响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