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李白的书法艺术成就和书法审美观。其书法风格特点是飘逸和豪逸,"逸"是其精髓。其书法审美观是崇尚清真、潇洒,崇尚天真,崇尚草书。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诗词书法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的双璧,中华文化艺术园地的两朵奇葩,尤其是毛泽东独具伟人风采的以草书见长的书法更是绝类弥伦、尤入圣域,被世人推崇为"毛体",毛泽东也被尊奉为"惊世书圣".毛泽东以自己身体力行的艺术实践证明其艺术思想的成功,他也以自身革命实践造就了他那独领风骚的书风.毛泽东书法艺术成熟时期的书法作品以草书为主(集其大成),但不能简单地把"毛体"书法归结或等同于草书甚至狂草.毛泽东在有心无意间开创了当代中国书法之先河,引领着中国当代书法发展的方向和潮流,这是毛泽东为中华文化、人类文明做出的又一个不朽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的王铎书法创新的制高点是其连绵草书的创立.王铎草书特别是他的连绵草书轴,既是王铎草书"托古改制"似的创新,又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伟大超越.  相似文献   

4.
赵熙是清末民初四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书法和诗歌在四川当地流传甚广,但是海内却不为人所知,有关赵熙书法的研究尤其甚少.该文将结合赵熙在文史哲方面的综合成就来论述他的书法思想,赵熙的书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艺术观,师古求法,于传统着力甚深的艺术品格,以及取法自然、崇尚大雅的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5.
杜甫书法论     
杜甫在唐代艺术史上以诗歌著名 ,其涉及书法的诗歌有助于我们把握唐代书法史。他从褚遂良、薛稷书法出发提出的“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观点 ,实际就是对唐代开元以前书法史的概括 ,他在诗歌中吟咏的张旭草书、李潮八分书以及他所反对的崇尚肥厚的风气都反映出开元间书法状况 ,由此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书法创作楷、隶、行草兼工 ,整体以意行之 ,赞赏古而雄壮的风格 ,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 ,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 ,从其诗歌中还可看出他的书法创作观无疑也是成熟的。  相似文献   

6.
飘风骤雨惊飒飒——试论林散之的草书姚山晨在现代老一辈书法家中,林散之先生是被中外书法界公认为功力最深、影响最大、风格最突出的书法大家。他诗书画三绝,尤以草书著称于世,被誉为“当代草圣”。本文拟对林老的草书艺术和形成原因以及在书法界的影响,作一粗浅的分...  相似文献   

7.
明前期草书家张弼针对当时"台阁体"千人一面的书风流弊提出了"书贵自得"的师古观、天真烂漫的创作观等书学理念,使得当时书风为之一变.文章旨在探讨张弼书法观念的内涵与当时书家李东阳、陈献章以及先贤苏轼对他的影响,凸现其理论在明前期至明中期书风转换过程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汉词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对草书的产生和发展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阐述,他在褒贬草书时的很多观点从客观上促进了草书的发展,体现了他的反叛精神。赵壹对草书进行否定的同时又在客观上促进草书的发展,他强调心、手在书法中的重要性,直击草书发展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著名书法家胡公石先生应邀赴日本进行中国标准草书讲学与交流。行前,我们叩开了他的家门,对这位名振海内外的草书大师进行了拜访。胡老精神矍铄,头戴无沿圆帽,衣着简朴,显现着中国文人特有的洒脱,他微笑着把我们引进他的醉草堂书房,谈开了他为之临池一生的草书标准精义。 草得出了格,神仙不认识 胡公石先生生于1912年,祖籍江苏盐城。胡老自幼爱好书法,1935年,暨南大学毕业后,即受业于当代书法大师于  相似文献   

10.
孙建军是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社区学校兼职教师,同时也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青浦区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他学习书法近二十载,从唐楷入手,后上溯二王,兼学宋元明清,尤沉酣于王羲之、米芾、孙过庭、张旭等众多行草书大家。他的行草书笔致跳荡、结体遒  相似文献   

11.
王铎草书在晚明清初及现、当代书坛有重大影响。从他的草书线条上看,大多流利而畅快,但仍有不少控制线条边廓多样变化的内部运动,这种笔锋的内部运动是微弱、隐晦而自然的。王铎草书的起笔和转折往往重按。然后提笔疾行,在线条轻重、疾迟的处理上灵活多变。从草书史进行观测统计,王铎是草书史上最喜欢连绵线条。而且连绵字数最多的书法大家。因此,王铎草书线条的节奏流畅与顿挫相伴,迟重与迅疾兼具,连绵线型的极致发挥又使他的线条节律气势豪放。王铎草书线条基本属于正锋用笔,因而具有强劲的骨力:从他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王铎草书的线型绝大部分是斜线、曲线和斜曲线;王铎草书的用笔是疾速的。强劲的骨力、个性化的线型、疾快的用笔使王铎的草书具有“飞腾跳掷”之势。  相似文献   

12.
老吴 《老友》2014,(11):47-47
正草书是一种书写务求简捷明快、线条务求活泼多姿的艺术。虽称简捷,但书写的萦带、使转、移位、增减、变形等都有严谨的法度,必须"不失其字"。如果为求简捷,任意省减点画、自选偏旁,或以简体字代草法(有些简体字与草法相同,就是从草书中来),使其与原字的结体相去甚远,让人难以辨识,则脱离了草书的本旨。草书之名虽有潦草、草稿之意,其本意仍在"实用"二字。至于狂草书法的浪漫性和抽象性,成为纯艺术的书体,则是发展到后期的事。总之,作为书法艺术,草书  相似文献   

13.
张九龄与王维的关系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 ,人们大多认为王维思想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一般表现为积极入世 ,后期则表现为消极避世 ,而王维思想转折是由张九龄罢相引起的。本文认为 ,张九龄任用王维并不是由于他们的政治主张相近 ,而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相似 ,因而张九龄罢相并没有改变王维的政治命运。文章通过分析王维前后期的政治生活和诗歌创作 ,认为王维的思想并没有一个明显的转折 ,他一生所追求的是一种儒佛合一的生存境界 ,前期如此 ,后期也是如此。王维的亦官亦隐 ,是他等同色空的佛教哲学的政治实践 ,因而 ,他前期的思想并非完全的积极 ,而其后期的思想也非真正的消极  相似文献   

14.
周立波是一位得到人们较多研究和评论的作家,但研究界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作家后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业绩上,而对他前期的思想和小说创作关注不够,评论甚少。为数不多的几篇全面论述作家创作道路的文章,涉及了他的前期思想和创作,但这也只是为了阐明他后期的创作发展和成就提供一  相似文献   

15.
周立波是一位得到人们较多研究和评论的作家,但研究界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作家后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业绩上,而对他前期的思想和小说创作关注不够,评论甚少。为数不多的几篇全面论述作家创作道路的文章,涉及了他的前期思想和创作,但这也只是为了阐明他后期的创作发展和成就提供一个起跑点和比较面,评述简略,没有把它作  相似文献   

16.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中尤以行草最为世人所重,王铎的草书虽然是学自二王灵秀俊逸一路,其用笔却出自颜真卿、李邕的厚重浑朴,熔碑帖于一炉。涨墨在王铎书法上的应用更发挥到了极至。他的书法气度雄厚、笔性老辣、涨墨淋漓、章法宕逸,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7.
苏轼思想以元丰二年为界,前期的主导倾向是儒家思想,后期的主导倾向是佛老思想。佛老思想中的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儒家安民思想的结合,构成了他后期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郭长祥 《北京纪事》2016,(3):104-105
提到郭先生,就是郭增善郭老师,在北京工业大学认识他的人不少。1976年他调入校图书馆,工作之余他爱上了书法,一有闲暇他总要临摹字帖,尤其是对草书更是爱不释手,谈论起来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9.
王罡 《华人时刊》2013,(2):70-71
赏析提要:林散之草书《中日友谊诗》反映了中国近300年来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见证了中日两国书法交往的重大事件,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专家鉴定是"神品"、"林散之第一草书"、"林散之王",堪称国宝。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中国书  相似文献   

20.
巴金非常重视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认为艺术就是表现情感;他还认为典型是小说美的核心,“比较象活人”即典型、即美;他前期崇尚崇高美,后期一变而为对素朴美的执着追求。我们就遵照如上的思路来考察一下巴金的小说审美观。 一、情感是艺术美的生命,艺术就是表现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