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殷树林所著《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对现代汉语反问句作了句法、语义、语用的多维立体研究。综观全书,有四个鲜明的特点:视野开阔,角度新颖;旁征博引,见解独到;体系严谨、内容翔实;论证严密,方法科学。 相似文献
2.
于天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102-104
反诘度是反映反问句语用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汉语反问句反诘度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反诘度变化的诸因素。认为反诘度的增强和减弱具有渐变性,同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殷树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3):101-105
长期以来,人们曾普遍认为反问句和询问句在句法结构上没有什么区别。近些年来,陆续有几位学者探讨了反问句和询问句在句法结构上的异同。我们归纳出17大类反问句特有的句法结构,这些反问句特有的句法结构尤其是唯反问结构的存在提示人们,就共时平面的现代汉语而言,仅仅把反问句看作是语用问题的看法是有一定片面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反问句也是句法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曾普遍认为反问句和询问句在句法结构上没有什么区别。近些年来,陆续有几位学者探讨了反问句和询问句在句法结构上的异同。我们归纳出17大类反问句特有的句法结构,这些反问句特有的句法结构尤其是唯反问结构的存在提示人们,就共时平面的现代汉语而言,仅仅把反问句看作是语用问题的看法是有一定片面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反问句也是句法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丽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34-336
针对口语交际中反问句使用不当的情况,通过对反问句的分析,讨论反问句使用的条件:前提条件、反问者的主观条件和交际背景条件,进一步明确反问句使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反问句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主要起否定和强调的作用。本研究在对汉语疑问句的语义、修辞和语用特点进行简单综述的基础上,以《红楼梦》中"哪里"反问句的英译为例,对汉语反问句的翻译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总体上汉语反问句多数情况下被翻译为陈述句,在非会话语境中尤其显著;此外,由于反问句的强调修辞作用,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使用一些表达强调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最后,本研究对汉语反问句大多翻译成英语陈述句这一现象进行解释,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英汉反问句在使用范围和功能上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吴礼权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4-50
张弓先生《现代汉语修辞学》出版至今已超半个世纪,但仍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这与张弓先生在修辞学研究方面有强烈的锐意创新意识有关。由张弓先生修辞学研究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中国修辞学要想继续前行,在理论上有新建树,就必须有"突破旧框架,建立新体系"的意识,在研究思路上要"找准目标,定向突破",在方法上要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臻至这三种境界,中国修辞学研究才会再创新局面,再有经典之作问世。 相似文献
8.
冯凌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54(4):488-494
<论衡>是东汉时期一部论辩性强、口语化程度高的著作,该书中有大量的特指式反问句.语法上,以"何”、"谁”等为代表的疑问词在这些反问句中可充当各种主要句子成份;疑问代词仍以前置为主,但后置结构已有少数用例.语义语用上,各疑问词用于反问均表否定,并使原句句意或转表否定或转表肯定. 相似文献
9.
10.
11.
陶瑷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5):714-717
汉语学界关于程度范畴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程度范畴的研究重心是性质量程度的表达法,而且主要是通过程度副词和形容词的体现的;另一方面,关于程度范畴的系统研究。据此我们归纳出程度范畴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除"性质量"之外,诸如物量、时间量、空间量、动作量和语势等量的层级表现即关于它们的程度表达研究,几乎没人涉及;第二,现有的程度范畴研究主要是通过程度副词和形容词的量级表现体现的,对程度范畴的系统研究很少见。这也给程度范畴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卫琳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三个平面语法理论,充分借鉴了现代语义学理论,把很多语义理论引入语法分析,这大大丰富了语法分析的方法和理论。针对现代汉语中受事主语句进行研究,并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视角分析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还不是X反断句研究——兼论反问句具体类型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瑶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7(3):68-74
反断句是一种在对话中使用的反问句.它的具体句义(还不是X=就是X;还不是X=实际上是X;还不是X=当然/必然是X)受制于其所处的句法框架,且由于它在对某一对象进行断定的同时否定与其句义相关的逆命题,而这一逆命题通常是对话方的某种观点,因此常被用来反驳某人的观点或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王士强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14,(1):82-88
20世纪末、21世纪初对于“新诗”、“现代汉语诗歌”中语言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成为创作和研究界一个重要的话题。论文对其中三个问题进行评述,一是关于“现代汉语诗歌”与汉语语言变革问题的反思,二是诗歌口语与口语诗歌问题,三是“字思维”问题。世纪之交这场关于诗歌语言问题的讨论深化了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引发了诸多有意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邵霭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2):90-96
《现代汉语》教材中都有方位词论述。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方位词论述的特点是:定位准确,次类划分细密,例词数量多。不过,该教材的方位词论述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是如何划分出来的,"往×"、"之×"、"以×"是不是方位词,方位词跟处所词的关系,方位词组跟偏正词组的关系,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列举汉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目前对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研究的总体情况:1.语法形式是在组合中产生的,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2.目前的研究在两方面方兴未艾,一个是隐性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另一个是"三个平面"理论中的形式和意义研究;3.语法意义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17.
徐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5):167-168
杜道流博士的学位论文《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一书出版,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我在这里谈谈读后的感想。这个选题很有意义。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语法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美中不足的是,这 相似文献
18.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现代汉语修辞学》是我国著名修辞学家张弓先生的代表作。此书堪称是现代汉语修辞学史上继往开来的大作,是我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继《修辞学发凡》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巨著的产生必然离不开成功的科学方法,修辞的研究也是在探寻方法中前进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之所以能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突破,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体系,是与张弓的研究方法分不开的。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张弓尝试着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修辞现象进行分析,特点鲜明。 相似文献
19.
为深化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提高《现代汉语》教材编写水平,云南师范大学骆小所教授主编了《现代汉语引论》(修订本)。与同类教材相比,《现代汉语引论》(修订本)有一个突出特点——新,主要体现在编排体例新颖、知识体系完备;内容开拓创新、知识能力并重;积极顺应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刁晏斌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63-68
结合现代汉语史的理论和方法,以语言潜、显理论为依据,对现代汉语量词的潜显运动进行考察和分析,讨论以下三个问题:量词的显现,量词的潜藏,量词“显-潜-显”的变化,对造成上述变化的部分原因也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