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五讲中,我们介绍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特征和建立监测指标体系的问题.国家体改委研究所在1986年至1988年间,对207个经济变量逐个进行周期分解、特征测定、对比分析,从中选择35个指标构成监测体系.这一体系尽管覆盖面还不够大,但还是灵敏可靠的.本讲将介绍这一监测体系的建立过程及该体系说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四、经济波动的测定方法(2)——剩余法剩余法又称残余法,其基本前提是假定时间序列Y可分解为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循环变动C和不规则变动I四个部分。采用剩余法测定经济波动,就是从时间序列中逐次或一次消去长期趋势T和季节变动S,余下循环变动与不规则变动,在此基础上,再消去不规则变动,最后得到循环变动值。这样,就将测定周期性波动的问题,转化为选择时间序 相似文献
3.
经济预警的理论和方法(之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第八讲中,我们介绍了扩散指数的意义、方法及应用。在这一讲中,我们将介绍监测经济波动的另外一套方法——预警的信号系统。在预警信号系统的研究方面,吉林大学董文权教授、高铁梅讲师做了大量工作,具有自己独到的研究。在这一讲中,笔者将主要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三、经济波动的测定方法(1)——直接法观察经济变量的变动,最简单而常用的方法是观察其发展变动的速度。通过计算经济变量的发展速度,不仅可以了解经济变量变动的方向,而且可以知道其变动幅度。对这种变动作连续观察,就可以描述经济变量的波动。经济波动的测定方法之一——直接法,正是基于此而产生的。所谓直接法,是由每年各月数值直接与上一年同月数值相比,得到循环及不规则变动相对数(即年距发展速度),以此来反映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种测定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式中:CI是第t年第i月的循环及不规则变动相对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已转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上的开放搞活,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全面了发展,同时由于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及经验已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也产生了一些决策失误现象.例如,在1985年经济发展“过热”到来之前,很多地区,部门及企业的管理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将要发生经济“过热”反而采取了很多加速经济“过热”的措施,以至1986年不得不进行紧缩.1988年经济增长再度过猛,其结果是1989年的再度紧缩.这种起伏较大的经济波动,干扰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其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预警的理论和方法(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经济波动的形态和种类上一讲对经济变量的变动特性的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了经济变量的变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认识的。但是,要从数量上准确地描述经济变量的变动规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 相似文献
7.
在第六讲中,我们主要介绍了中国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并从某一经济变量的波动来分析经济波动的整体情况,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由于存在着众多的经济变量,它们之间的波动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所以,只用一个经济变量的波动来反映(或代表)总体经济波动是片面的。只有构造一个综合变量才能较全面地反映总体经济波动。在这一讲中,我们主要介绍总体经济波动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在第四讲中,我们介绍了经济波动的定义和度量.经济波动是经济活动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尽管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波动具有不同特征,但是,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经济预警的目的不在于消除波动,而是要根据经济波动的规律性,进行预报,并根据波动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或危害,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达到减轻其不利影响的目的.因此,经济预警的理论基础是经济波动的理论.在这一讲中,我们将介绍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介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特征;其二,介绍经济监测的基本方法.在介绍以上内容时,我们以月度统计数据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以前的讨论中曾介绍过,由于各经济变量的性质不同,所以它们的周期形状、特征也不相同,有些变量的周期峰值总是先于其他变量的周期峰值出现,还有的类变量的周期峰值总是滞后于其他变量的周期峰值而出现,第三类变量的周期峰值则居中.具有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循环波动的成因经济循环波动的成因是诸方面的,总的来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循环波动的重心和基础。一般情况下,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容易产生投资冲动,超越长期趋势正常轨迹而进入投资扩张。反之,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容易产生投资欲减退,出现投资收缩,低于长期趋势线而进入投资萧条。 相似文献
11.
六、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一)技术水平的计算方法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所描述的是某一时刻的技术状况;后者则是指两个不同时刻的技术水平变化幅度。只有将某一时刻的技术水平同以前某一时刻的技术水平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经济循环帐户讲座(之五)经济循环帐户的基本结构许宪春科学地确定经济循环帐户的核算范围、部门分类、基本核算原则的目的在于科学、系统、全面、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分配过程、消费过程、投资过程、投资及其资金筹集过程和对外... 相似文献
14.
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与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成为能够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或对已加工过的资料进行再加工。统计整理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本期即月、季、年报表的整理,二是对历史资料的整理。 相似文献
15.
一、指标
指标是经济变量的具体体现或代表,是将经济活动的现实转换为数据的"中介". 相似文献
16.
构建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在评价当前经济增长质量的运行状态、准确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对中国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监测和预警,以及时把控未来经济的变动方向,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起到良性指示作用。本文首先给予宏观经济预警系统新的视角,基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多维度进行监测预警,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其次,明确了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的价值判断和内在机理,对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做出相应的界定。最后,从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监测、趋势预测、识别预警以及政策选择四大模块构建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监测预警系统,提供各模块的方法选择,并以陕西省为例进行演示分析和指数模拟。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抽样调查革命”是统计调查方法的革命,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是统计工作内容的革命,那么,统计工作计算机化则是统计工作技术手段的革命,它为实现统计工作目标捉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并对统计工作和统计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资金流量核算讲座(之五)资金流量核算的应用(一)赵春萍资金流量核算,为宏观决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因此,充分发挥这一核算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综合经济部门合作,对资金流量表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下就这些方面作一... 相似文献
20.
五、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是指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因进行经济往来而发生的全部收支。国际收支核算以对外经济往来为对象,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对一定时期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发生的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进行系统的核算,综合反映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