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流的人做一流的事 一流的人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如果他过于努力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 班尼斯说过:“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但他们对较重要的事务却总是做不到无动于衷。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一流人物大都具备无视  相似文献   

2.
谁能成功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人为了成功付出很多努力,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那么,成功是否有规律可循?谁能成功?据观察,下列十种人最容易登上成功的巅峰。 能从小事做起的人。从小事做起是做人做事的起点。古人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小事都不愿做、做不好的人,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呢?更何况,许多大事不都是由琐碎小事组成的吗?美国福特公司创始人福特,就是一个"善小"的成功者。他大学毕业去一家公司应聘时,发现竞争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漫长的。而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一些关键的事值得回忆。我之所以能成为作家,是因为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促成的。  相似文献   

4.
高君 《西部观察》2004,(11):30-33
2004年9月,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到9679人,比去年同期增长0.2%,这是今年以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一个月.其中尤其严重的是,在9月25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发生了一起48人死亡、2人失踪的特大交通事故.教训如此惨痛,以至于每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人都忍不住要问:这是为什么?这类事故难道真的就不可避免吗?……  相似文献   

5.
女白领杨柳最近比较烦。不知怎么搞的,在单位,一向待人和善、性情温顺的她最近几个月来忽然经常莫明其妙地发脾气,弄得周围的人都紧张兮兮的,生怕有什么事招惹她而令她大发其火。在家里,温柔体贴的她一反常态,对自己的先生相当不耐烦,对于夫妻性事能躲就躲,不能躲就应付,造成与先生的关系十分紧张。“屋漏偏逢连夜雨”。更让杨柳伤心的是,从小懂事、善解人意的上中学的女儿最近总爱与她顶牛,不但不听她的话,还不管大事小事就跟她吵起来没完,并在一  相似文献   

6.
从导致心理创伤的原因来看,有没有心理创伤这么一回事都是一个问题.同样一件事,对有些人来说,已是灭顶之灾;而对另外一些人,却只不过是像被蚂蚁咬了一口的小事而已.  相似文献   

7.
正丧礼是与殡殓亡者、举办丧事、居丧祭奠有关的种种仪式礼节,在古代属于凶礼。儒家非常重视丧礼,《孟子·离娄下》甚至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儒家丧礼以及对丧礼的诠释主要集中在《仪礼》《礼记》两书中,书中所载丧礼虽然是以周礼为基础发展而来,但经过儒家的系统整理加工与创造性诠释,实际上它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念。本文拟对儒家丧礼体现出的理念作一考察,并探讨儒家丧礼观念的现代意义。一、丧礼的人文精神:不背死与事死如事生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然归宿。对于死亡,人的情感是复杂和矛盾的,交织着恐惧与哀伤,大量的文化人类学材料已经足以证明这一点。现代人类学家一般认为丧礼起源于人对亡者鬼魂的恐惧,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8.
转变消极、落后的务农观念,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前提。政府也要花大力气,通过有组织的引导,让每个农户都懂得科学种田,改善农民生活状况。这不是一乡一县的小事,关注农村、引导农民科学种田,使农业走向科学化,对实现经济飞跃至关紧要。  相似文献   

9.
刘明山 《理论界》2008,(7):156-157
儒者屡谈君子而罕言大丈夫,盖君子温文尔雅,谦恭敦厚,大丈夫则刚毅果敢,锋芒毕露;君子安贫乐道,“无道则隐”;大丈夫则以天下为己任,天下无道,则“以身殉道”。千古文人失之于“君子”者多矣,而大丈夫几人见之?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何为大?必有大气魄敢做事;必有大担当敢承事;必有大气量能容事;必有大能力能成事。何为丈夫?丈夫者必有操守,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0.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注意培养领导力和执行力两方面能力,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关键所在。领导力是一种凝聚的力量,它可以让分散变得集中,让千百颗心变得整齐划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才能在任何的竞争中无往而不胜。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树立一种严谨些、再严谨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工作作风,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把大事做好,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  相似文献   

11.
《潮音》序     
拜伦和雪莱,是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中的两人。他们都以创造和爱情的崇高感情作为诗情表现的主题。不过,他们虽然大抵都写爱情、恋人们及其命运,但表现方式却截然相反。拜伦生长、教养于奢华、富裕和自由的环境里。他是一个热烈的、真诚的为自由而献身的人,不论在大事和小事上,也不论在社会的或政治的每件事情上,都敢于要求自由。他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做,无论做到什么程度,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时下,表达已是人们普遍怀有的一种愿望.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旧体制的打破,同时也是人的心态、思维从封闭和单一走向开放和多维,人们不仅仅关注着国家的大事,也在关注自己的小事.需要对与自己有种种关系的事情讲讲看法.由此,表达的愿望变得强烈了.人们把当今和就要到来的新世纪描述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怎么概括,前提是思考的人和表达的人越来越多了,知识、信息的发射源多了.都不动脑子,都不讲话,哪来的信息和知识?岂可称之为“××时代”?  相似文献   

13.
永远都说好     
母亲打来电话,说家里一切都好,接着把我这儿的大事小事问了一通。我“好好好”、“是是是”地应着,说: “您放心吧,我都三十多的人了。”这时,母亲听到了孩子的咳嗽声,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有点感冒,挺轻的, 就是十来天了还不好。母亲挂了电话,第二天就坐火车赶过来了,说:“你们都忙着上班,怎么能看好孩子!”  相似文献   

14.
朱雨 《家庭科技》2008,(11):19-20
《塔木德》箴言:“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浙江商人的成功大都是借别人的钱来成就自己的梦想。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人有三种,一是天才,二是人才,三是蠢才。花大钱办小事是蠢才;花小钱办大事是人才;不花钱办大事是天才。”在浙江商人中很多人是在“零资产”、“零资源”的情况下善用别人的资本富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上海的朋友在将我的论持久战翻成英文本。我听了当然是高兴的,因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民主国家如英、法、美,有广大民众,包括各个阶层的一切前进人们,都是同情中国抗战,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除了一部分顽固党反对中国抗战。关于顽固党,有些是顽固性成一向同情日本军阀的,有些则是不明白中国抗战的必然规律,——经过艰难路程日本必败,中国必胜这个必然规律,——因而由悲观而失望而不愿意援助中国,这类人,我想也会有的。倘能因我的书给予这类人以明白事情真相的机会,当  相似文献   

16.
江山 《快乐青春》2011,(9):72-75
遇到生寿节日 父母为孩子过生日,晚辈给长辈祝寿,以及过年过节,都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大事,历来被人们所重视,而在这些家庭生活的“大事”中,人们又非常讲究礼仪礼节。同学们在家庭中遇到这类“大事”,就需要对必要的礼仪、礼节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担心与放心     
事情有大小,有轻重,有缓急。当前,我们的大事、重事、急事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搞四个现代化。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没有饭吃。“四人帮”祸国殃民,使我们落后了几十年。再不奋起直迫,不要说对人类多做贡献,连直起腰来也大成问题。这是大家都认识得很清楚的,所以要大干四化。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四化就搞不成。这也是大家都认识得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都市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大,有些人遇到不痛快的事时,不善排解,时间长了,难免会造成心理障碍。而另一些人有心理压力时,就自觉地把运动、休闲、购物等方式当成“安全阀”,及时“减压”,这类人较少患上心理疾病。 小饮排忧 赵旭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他说:“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关键是要善于排解,别在心里留下阴影。”他的排解方式是到酒  相似文献   

19.
《大庆社会科学》2005,(6):60-61
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和平崛起,有三个必然大趋势。 首先一个必然大趋势,就是中国人将继续集中一切力量谋 求自己的发展。邓小平说过,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取 决于我们自己的发展。他还说,我们要埋头苦干,做好一件事, 中国自己的事。中共十六大把它概括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 一意谋发展。21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口将要达到15亿的最 高峰。从一定意义上说,解决好占世界1/4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 题,把这件大事办好,就意味着中国对人类作出了较大贡献。同 时,办好这件事就足够几代中国人很忙很忙的了,中国根本就没 有时间、没有精力也绝不需要去威胁任何国家、任何人。  相似文献   

20.
有位朋友的丈夫脾气很古怪,她做的一些平常小事都会令他突然不高兴;阿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但只要接到她妹妹的电话,斤她抱怨生活,就会跟着变得沮丧;而陈然最近也受到了打击有点一蹶不振:当她正在做演讲、自我感觉很好时,突然一个参会者站起来质疑和讽刺她所讲内容. 我们暂且将它称之为情绪杀手:你正在享受当下的状态,突然你最不想看到的事却发生了,情绪备受打击——伤害通常都是无形的,并且很多人都没有学过如何在这方面自我保护,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就像亚洲武术善于利用灵巧地接近对方的方式去控制局势,从而避免身体上的伤害,我们也可以通过预防而不被别人的情绪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