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这次回老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 他说:“我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然后他们做作业,我也在旁边做,弄不懂的就问他们,他们弄不懂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的"历史主义"、"理性主义"和"二元论"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理论和逻辑的分析,指出,波普尔由于不懂辩证法,他对柏拉图、黑格尔特别是马克思的一系列攻击都是出于误解和偏见,暴露出他的科学主义在面对社会历史问题时的无能为力和自相矛盾性.  相似文献   

3.
张远山的这本书没有读完。这种书是很难读完的。 因为我没有周实那么潇洒,我是十目一行的看,看得琐碎,而且在电脑屏幕上看,确实很伤脑筋。看的都是自己不懂的东西,就怕越看越不懂。看的时候,里面有很多考据,看着看着就不懂了。这要学问,要真实投入。  相似文献   

4.
正生了孩子之后,婆婆来帮忙,她坚持不用尿不湿只用尿布,弄得儿子得了"红屁股"。我心疼极了,可和婆婆怎么都说不通。她还说以前的孩子都是这么带大的,我什么都不懂。——阳阳妈儿子3岁了,婆婆还在喂他吃饭。我说这样会把孩子惯坏,婆婆却骂我狠心,不顾孩子的感受,还跟老公告我的状,弄得一家人吵成一团,好郁闷!——悦悦妈去年,我跟公婆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而发生争执,后来我们达成了共识:公婆在生活上照顾孩  相似文献   

5.
提倡活读书     
书不可死读,书而死读,结果一定会连生气勃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活书也读成了死书。蒲松龄聊斋志异有一则“书痴”的故事,他写颜如玉这个聪明的神女如何教书痴读书,足以发人深省。颜如玉对于经常“诵声大作”却连“生孩子”也不懂的祁玉柱,教导之方第一是不准读书,  相似文献   

6.
张远山的这本书没有读完.这种书是很难读完的. 因为我没有周实那么潇洒,我是十目一行的看,看得琐碎,而且在电脑屏幕上看,确实很伤脑筋.看的都是自己不懂的东西,就怕越看越不懂.看的时候,里面有很多考据,看着看着就不懂了.这要学问,要真实投入.  相似文献   

7.
女儿长到3岁,开始有了占有欲。为了把无私的情怀植入孩子幼小的心灵,我给她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孩子当然不懂谦让精神对人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于是我编造了一种说法来诱导她。我说孔融因为具备这种谦让精神,所以长了一头漂亮的长发,扎出两条好看的小辫。于是孩子很高兴地答应要学孔融,目的当然是要长那一头漂亮的长发。决定耍学孔融后,孩子有了可喜的变化。在家里吃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为孩子创设阅读条件时不遗余力。家里有专门为孩子提供的阅读房、图书角、沙发地毯等。家里图书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少,老师的推荐书目更是一本不落。然而还是有家长抱怨:每天都要盯着孩子看书,不然他就不看;读了那么多书,阅读水平也没提高。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在阅读时,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文字及情节的发展,没有自己的思考,不会"赏文章",因此造成低效阅读甚至是无效阅读。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和数码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媒体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给孩子们的感官和头脑带来强烈的冲击,也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发挥新媒体的正能量,削弱其副作用,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家庭教育亟待创新当今孩子受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表现出的各种行为方式和言论,让很多家长越来越不理解,也感到越来越焦虑。例如,孩子看"快男快女"到夜晚11点,既影响学习又影响睡眠,父母理所当然要干涉,而孩子的回答只有简单的3个字——"你不懂"。再如,某同学手机上挂了一个方形机器猫的袋装手机链,但这个包装中装的橡胶圈是"创意"安  相似文献   

10.
正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都很重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两者皆不可偏废。父亲在孩子的自尊、自信、身份感及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在他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父亲在身体、气质和思维上的特点,很容易被孩子当作心  相似文献   

11.
<正>孩子不懂爱不爱,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我曾看到国外一个机构做的小调查,向一群4~8岁的孩子提问:爱是什么?结果却出人意料。8岁的女孩贝丽卡说:"我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也不能弯下腰来涂脚趾甲。于是我爷爷总是给她涂,甚至当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也是这样。这就是爱。"7岁的诺艾尔说:"爱就是当你告诉一个男孩你喜欢他的衬衫,他就每天都穿着它。"6岁的克里希说:"爱就是出去吃饭时,你把自己大部分薯条给某个人,而不在意他是不是也给你。"  相似文献   

12.
当孩子刚刚学习英语时,一般都有一种好奇心趋使他们努力,然而这种好奇心常常会稍纵即逝。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千万不要让他们产生学英语太难的感觉。怎么办呢?主要是让他们反复默写。您不是不懂英语吗?您可以念出每课单词表里的汉语名词,让孩子们默写出英语单词来。然后让他们按照书上的标准单词给自己判分。除  相似文献   

13.
最好的"年礼"是什么?处在不同境况的人自然有着不同的理解. 看重生命的中年人最喜欢的"年礼"是"送健康".不是有句"请客吃饭不如请客流汗"吗,过年时给朋友送张健身卡在一些地方已成时尚.看重新潮的年轻人最喜欢的"年礼"是"送概念".过年时他们的手机特别忙,一边不断读着朋友拜年的短信息,一边又忙着从网上下载各类问候语给朋友发送贺年问候.看重学习的孩子最喜欢的"年礼"是"压岁书".一些父母已改变传统习惯,不但用压岁钱给孩子买书,还买教育保险作为"年礼",为孩子早早就准备好了教育费用.  相似文献   

14.
论文认为阅读有“精读、略读、快读”三种,突破了“读法二分观”的局限,确立了“读法三分观”的理论体系。探讨快读与精读、略读的区别和链接方法。认为我国要大力发展快速阅读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因为,快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先进精神生产力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贽"人人平等"社会观发现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卓越思想家李贽编刻的《博篡二王真草隶篆千文印薮书镜》是一本未见著录的善本艺术书.本书前有署款"卓吾李贽题并书"的行书序文,卷首有李氏楷书"博篡二王真草隶篆千文印薮书镜"及"卓吾李贽集"的引首,在名款之下各押有"李贽之印",前者白文,后为朱文(见右图).正  相似文献   

16.
江西师大老教授刘世南先生,在看了笔者撰写的《不懂京剧的胡适与不看中医的梁启超》一文后,笑着对笔者说:“胡适那是不懂京剧,他不过是以西方的戏剧为先进罢了……”真是一针见血!张志扬先生在张祥龙撰著《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的封底之言中说的好:“四百年来,西学风潮席卷世界,中国亦在扫荡之列,  相似文献   

17.
早期教育中随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长随机教育意识不足,对幼儿行为的敏感性不强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机会,但家长经常与其失之交臂,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家长缺乏随机教育的意识及没有准确捕捉到幼儿的行为变化.简而言之,就是家长的敏感性不强,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果家长缺乏随机教育的意识,也就不会仔细观察孩子,更不会有意识地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如果家长具备随机教育的意识,但不能准确感知孩子行为的变化,就读不懂孩子的所思所想,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随机教育.  相似文献   

18.
《家庭科技》2002,(4):34-35
目前广州市是全国首次将社交列入中小学生必备素质的城市。专家说,不懂社交的孩子算不上好孩子。 学生:我们需要广泛的社会交往 小茜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她性格非常内向,从来不敢当着老师同学的面发言,每逢遇到全班轮流上台发言的情况,她就装病  相似文献   

19.
过春节时,上小学的文文收到了长辈们送给他的不少图文并茂的“压岁书”。然而,他草草翻过之后则丢弃一旁不再问津。笔者有意了解了数十位家长,他们说自家孩子的许多书现在都已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众所皆知,孩子的兴趣与嗜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中原书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书风,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原书家的智慧和几代中原人多年的辛劳与付出。"中原书风"的出现既是一种书法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一出现就带有中原文化创新、包容、开放、厚重的气质。"中原书风"也是一种审美再现,它雄强、朴厚、博大、灵动。"中原书风"更是对中原历代书法经典的继承与融通。从中原书法的文化属性、审美属性和外在形态来看,"中原书风"的源头就是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