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亲子关系的心理学特征 亲子依恋 所谓亲子依恋主要是指抚养人与子女之间,受长期、持续的情感连接所产生的情结.通常而言,少年儿童所保持的亲子依恋,是其形成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基础,随着其年龄的增大,亲子依恋逐步趋于稳定.亲子依恋分为安全依恋与不安全依恋,安全依恋更多地表现在婴幼儿时期和童年早期,而不安全依恋则主要存在于矛盾或逃避状态.在亲子依恋的整体过程中,安全依恋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安全型亲子依恋能够对少年儿童的心理产生积极作用,有益于其认知功能及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怨的产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具有某些在先的情感;二是具有一个归因过程。在孟子看来,一个怨若是恰当的,则其在先情感必然是恰当的。而在归因方面,怨者要找到某些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从而归怨于他。在此过程中,有德者应先"自反",若原因在于自己身上则怨己,若原因在于他人身上则怨人,若找不到一个具体的所怨者,则怨天也可能成为一个恰当的选项。同时,作为孟子非常重视的一种情感,怨与"四端"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李丽 《江汉论坛》2012,(8):82-85
发生于戏剧活动中的相遇是一个综合的审美过程。"相遇"诗学探讨戏剧活动中演员、观众、剧作家之间的审美关系。发生在剧场中的戏剧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相遇,是由戏剧活动中实际发生的具体关系——审美表达者与接受者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遇,是戏剧活动审美价值实现的一种特定情境和一个综合过程,是戏剧产生的基础,能激发戏剧审美创造,具有深刻的诗学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精神家园、情感依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小丰 《学术研究》2007,1(9):54-58
精神家园是对生活意义和生命归宿的一种文化认同。马克思哲学能否给予我们一种精神家园般的感觉?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情感依恋"如何遮蔽了马克思的真精神?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完成传统文化的接续和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轨?通过以上追问,文章提出摆脱哲学研究中的"情感依恋",凸显思想主体,是我们保持民族自性、构建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话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儿子对老年父母的照顾:香港夹心代的境况与态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香港中年夹心代对老年父母的照顾模式发现,儿子对父母仍存在积极的照顾,特别在经济及感情的照顾上,儿子的参予不见得比女儿少。并从老年父母的角度来了解中年夹心代的责任。研究发现不论由中年夹心代照顾者看其对老年父母的责任,抑或由老年父母的角度看儿子的责任,也都认为儿子应照顾老年父母,及在现实的情况下,儿子实际上亦有施予照顾,且其参予不见得比女儿少。不过,两代间对中年夹心代对家庭成员的责任则出现不一致的看法。中年夹心代倾向优先照顾其本身的儿女(即第三代),其次才是照顾其老年父母,再其次是照顾其配偶。  相似文献   

6.
作为婴儿与主要呵护人之间强烈、持久和亲密的情感联系,依恋的研究甚受心理学家的重视,尤其是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表征问题。文章通过依恋理论的简单回顾,从客体关系尤其是Winnicott的过渡性客体这一角度对不同依恋类型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发展,婴幼儿对他人和父母的依恋表征的形成,婴幼儿在与母亲的短暂分离中内心体验对依恋类型形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死给"是凉山彝族地区在特殊环境中产生的特殊法律现象,"死给"的发生非但没有解决矛盾冲突,恰恰相反,"死给"使矛盾冲突升级从而使被动一方变为主动。从国家法的角度来看,"死给"作为一种自杀行为,与"被死给者"没有关系,但当地的习惯法却将这种自杀行为归因于"被死给者",而且"被死给者"也确实因此而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包括赔命价、道歉等。从"死给"案的发生以及解决路径上看,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冲突,而在冲突过程中,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矛盾冲突的解决正是当地居民在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之间妥协让步进而作出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2015,(4)
<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中最原始、最亲密也最普遍的一种感情,张祥龙教授认为,"人类的自然倾向是最看重亲子关系的"。人们一般认为,这种感情天然存在于亲子之间,它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无需究问的常识,而且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也不会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可是一旦我们认真追问亲子之情的来源,却发现它并不像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样昭然在目,在某些情况下,这个事关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哲学的问题还显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自然生殖下,法律根据自然联结机制很容易把握亲子身份和亲子关系,然而如今人工生殖这种不通过男女自然两性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现代医疗技术手段,对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观念和理论提出了挑战。其中体外授精人工的成分更多、也更多地替代了自然生殖过程,因此体外授精子女(即试管婴儿)法律地位的确定更为复杂——子女往往有多个父亲、多个母亲。本文在介绍体外授精及其适应症的基础上,分别讨论:谁是试管婴儿的父母?他们与试管婴儿又是何种亲子关系?并附带讨论生殖细胞捐赠者与婴儿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0.
, 《家庭科技》2013,(2):44-44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正常的亲子关系是父母满足孩子爱的需求。但是,如果父亲或者母亲用孩子来替代夫妻间的情感需求,或者牺牲孩子内在发展需求来满足自己对孩子的依恋,与孩子的关系就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就是恋子情结了。恋子情结破坏了家庭中的人际界限和关系位置,会导致夫妻感情、亲子关系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韦耀阳  刘莎 《理论界》2012,(9):155-156
团体依恋是依恋中的一种,是团体成员之间在情感上存在的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心理状态。根据团体依恋的性质和特点,将其运用到大学生信息焦虑症干预中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焦虑,正确地处理信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及各种传播技术进入家庭空间,亲代逐渐丧失了在教化子代上的权威和优势,子代凭借对新技术的掌握而获得"反哺"能力,成为亲代学习新技术的"言传身教"者,在代际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亲子两代在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接入、使用上的差异,伴随时间的累积效应,将产生知识积累上的差异,数字沟由此产生。家庭内部的数字沟,是社会层面数字沟及其不平等的组成部分,将加剧社会的信息分化、冲击传统"亲孝"关系,使老龄化社会"雪上加霜"。为消弭代际数字沟,回应"积极老龄化"的时代需求,应开展面向老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活动,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网络平台;提升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质量,建立子代与父辈之间新型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青少年中有一种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生活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的现象,即"心理孤儿"现象.本文从家庭教育角度分析了"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对策,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每当人们听到那首《儿行千里》的歌,不禁为母亲对子女的深爱所打动。科学家认为,之所以会存在"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母子连心"是一种客观的生理现象。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和他们的母亲实现彼此的心跳同步。研究人员让40对母婴面对面相处,并在每个人的心脏部位配备能够检测心跳的电极。结果很快就"步调一致"了。加拿大的科学家还发现,父母与婴儿可以通过眼睛实现"母子连心"。因为父母充满感情的  相似文献   

15.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与养老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亲子关系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因血缘而形成的一种关系 ,它与婚姻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两种基本动力。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曾指出 :如果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 ,那么成年人与其子女间有着亲子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一个条件。”① 亲子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纽带 ,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西方 ,196 3年 ,社会学家威廉·J·Good就指出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家庭的核心关系是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存在相对弱化的趋势。与此相适应 ,因为技术改革和人口方面的变革使家庭规模越来越小 ,还由于出生率的下降 ,老年…  相似文献   

16.
洪彩华  李桂梅 《中州学刊》2007,1(2):129-131
"反哺"和"接力"分别是中西方家庭中处理养老问题的两种不同模式,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中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不同所致.在代际亲子观念的东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既要继续发扬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又要吸取西方重视代际亲子关系平等的合理因素,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家庭亲子关系演变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家庭亲子关系的演变,是目前人们较少谈及的问题。对此,本文就其在发展过程中演变的几种可能性。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争论。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现代家庭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由于民族的和社会历史的原因,我国家庭亲子关系在漫长的历史中,虽然不乏变化与发展,家庭  相似文献   

18.
个体不良道德态度的转变是道德治理的落脚点。在道德态度转变过程中,人际交往中的参考者作为客观因素起重要作用。个体态度实际上受到参考者对道德事件的态度和个体对参考者态度的影响,道德态度转变是个体寻求三者态度综合平衡的过程。教育者、道德榜样、反面典型都是个体道德态度转变的参考者,同时,各级各类社会群体是大的参考者。个体在群体中的道德态度是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改变受多种心理效应的复杂影响,形成一种"群体场压力"。从个体所在群体本身的特征入手促进个体道德态度的转变是道德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创造性的产生是由创造性的作用机制促成的。这个作用机制由动力驱动和阻力障碍两种机制相互作用构成。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论述。一、创造性产生的动力驱动机制创造性的产生始终是创造主体积极努力的结果,始终离不开强有力的动力系统的支持与激励。这个动力系统由主体内部驱动力和主体外部推动力两个层次组成。其中,内部驱动力是主体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终极原因和直持动力;外部推动力是主体创造的外在  相似文献   

20.
即使夫妻感情很好的家庭,有些也存在着玩笑式的对孩子感情的争夺。尤其是母亲们,普遍比她们的丈夫更喜欢孩子的依恋和缠绕,更喜欢初谙世事的孩子表示对母亲的感情偏向。常听到年轻妈妈满脸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