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族文化自身除了具备鲜明的草原民族特色之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西洋管乐在蒙古族的传播与发展,是独特历史背景下的地域情感表达,更是一种艺术情感的演变发展.本文主要从蒙古族文化对西洋管乐传播与发展的影响入手,细致分析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西洋管乐作品的演奏与诠释,力求通过全方位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为西洋管乐研究工作提供丰富的理论借鉴,更好地推动蒙古特色音乐文化与西洋管乐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文化自身除了具备鲜明的草原民族特色之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西洋管乐在蒙古族的传播与发展,是独特历史背景下的地域情感表达,更是一种艺术情感的演变发展。本文主要从蒙古族文化对西洋管乐传播与发展的影响入手,细致分析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西洋管乐作品的演奏与诠释,力求通过全方位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为西洋管乐研究工作提供丰富的理论借鉴,更好地推动蒙古特色音乐文化与西洋管乐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志信,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善于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中国戏曲的板式声腔,并将西洋音乐创作的元素,现代化的配器方式、与中国传统方言式旋律相结合,增加了演唱难度,充分发挥了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当代流行文化角度来分析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志信,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善于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中国戏曲的板式声腔,并将西洋音乐创作的元素,现代化的配器方式、与中国传统方言式旋律相结合,增加了演唱难度,充分发挥了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当代流行文化角度来分析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因为独特的区域特点、自然气候、民族风情等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民族性的文化特征是整个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积累、演变进而沉淀下来的特殊文化载体,在整个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则是众多研究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所以,本文以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在城市剧院中的传播作为重要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更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读了青年画家李圣峰近期重彩山水作品,很容易让人自然想起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并由此上溯到唐代时期的金碧大青绿宗师李思训父子作品,以及晋朝中国最早山水画作——展子虔的《游春图》。观今宜鉴古。提起美术史上这些陈年往事,只是想说明李圣峰的青绿重彩山水画是有出处的,既非西洋"舶来品",也不是他的独创,而是来自传统,源于中国,是纯粹中国画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张光宇艺术风格形成的三个因素(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喜爱、作为天马会会员和晨光美术协会会员受西洋美术的影响、民国时期上海包容开放的文化交流环境)以及张光宇对中国现代装饰艺术及艺术家的影响。希望可以做到以史为鉴,学习艺术创作中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艺术元素两者的关系,同时为将来中国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张光宇艺术风格形成的三个因素(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喜爱、作为天马会会员和晨光美术协会会员受西洋美术的影响、民国时期上海包容开放的文化交流环境)以及张光宇对中国现代装饰艺术及艺术家的影响。希望可以做到以史为鉴,学习艺术创作中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艺术元素两者的关系,同时为将来中国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想写这样一篇文章,谈一谈中国做人的文化,已是酝酿已久的事了。我自幼入学读书,即就读于乡塾。在乡塾读书,当然是读四书五经。我在乡塾一直读到十五、六岁,中间只读过一年高小。那时已有些思想萌芽,因为读四书五经,渐渐尝到一些味道,似乎四书五经对人生大有好处。不十分深明其中道理,但未感到枯燥。等到入了中学,又受明末大儒刘家周的影响。明儒学案中有他的学第,名蕺山学案,他学以慎独为宗。到了北大读书时,又受到梁漱溟先生的影响,使我逐渐形成一个概念,认为世界三大文化,一支是中国文化,是讲求做人的文化,一支是西洋…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危机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使人们明确认识到人类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共同合作才能使自身生存得以持续。环境、气候、生态成为人类生存的问题,是几百年来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果,是近代西方文明推动工业发展的结果。从思想文化上看,近代西方把自然看做人的征服对象,是被人类思维范畴加以组织、可以操作的对象,强调人的知识是作用于自然之上的力量,于是人对自然施加力量成为可能。近代文明的自然观中很难建立起生态自然观的立场,现代文明不能自然生长出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尹允镇  王一帆 《民族学刊》2014,5(5):57-63,119
中国当代朝鲜族诗人南永前的诗歌大都取材于朝鲜民族的神话传说,在诗歌中,他将自然、天体、动植物作为抒情对象,从创造生命和生命永恒的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不论是以天体或自然为主题的诗歌,还是以动植物为主题的诗歌,都表现出一种珍惜生命、爱护自然、天人一体的自然生态思想。不仅如此,南永前经常把自己的某种意图融入诗歌,使诗歌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和理念色彩,而且还常用排比手法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代,阿拉伯、波斯人掌握有先进的航海技术,拥有精确的海程记载。元代回回人继承了唐宋时代阿拉伯、波斯人的航海技术。明太祖、明成祖两代帝王了解唐宋元数百年间回回民族及其先民阿拉伯、波斯人在中国的海外贸易中的贡献及其所处的重要地位。所以当明成祖物色出使西洋的领导人员时,很可能把预选人员锁定在具有航海经验的回族官吏中,这样郑和才有了浮出的机会。郑和是伊斯兰教圣裔,他七次出使西洋所到国家,有伊斯兰国家,也有佛教国家。作为统帅的郑和要顺利地完成出使西洋的任务,必须充分尊重各国家、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不同的风俗习惯。为此,郑和曾在航海过程中多次参加佛教、道教活动,此实为作为出使西洋的正使的政治家的政治行为,不是他个人宗教信仰的具体功修和实践的表现。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返航时亡于古里,此说言之有据。  相似文献   

13.
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中比较特殊的一支,它的产生有着一定的自然、社会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随着时代的进步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协奏形式,改编和创作了与西洋弦乐进行合作演奏的乐曲.使传统的古筝作品具备了更广意义上的民族特色,本文将从《渔舟唱晚》及《暗香》两手乐曲来分别分析,以期展现古筝与西洋弦乐在运用中结合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随着时代的进步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协奏形式,改编和创作了与西洋弦乐进行合作演奏的乐曲。使传统的古筝作品具备了更广意义上的民族特色,本文将从《渔舟唱晚》及《暗香》两手乐曲来分别分析,以期展现古筝与西洋弦乐在运用中结合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是以多民族文化共同组成的民族文化体系。中国共产党代表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然也代表少数民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先进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但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有直接关系,而且对各民族和睦团结,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禅宗与中国的艺术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禅宗作为一种学说,一种关于物我、佛我关系的学说,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儒、道思想的杂糅,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理论.中华民族所独具的宏大博深的艺术,是一种既为广泛实践又最具备抽象性以及审美境界的中国艺术.自然它必然受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禅宗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代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和西洋美声唱法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借鉴.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一些优秀元素的应用,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入手,针对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的借鉴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现代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和西洋美声唱法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借鉴。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一些优秀元素的应用,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入手,针对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的借鉴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书法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凝聚着人类的生存智慧和中华先祖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真知灼见。我们从中国书法中可以集中地体验到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它作为作品精神内涵的载体,积淀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审美意识、时代风尚等文化精神,大力开展书法教育,对培育健全的人格、情操,全面提升人的文化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书法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指出了书法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