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明王朝是靠农民起义从江南起家的。因而在明政权建立初期,统治集团自然是江淮地区的人为多,山西人在朝廷中做官的廖若晨星。但到明代中后期,晋籍官员大量崛起,如同群星闪烁般地活跃在政坛上,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略述明中后期晋籍官员的概况。晋籍官员的职位及其地域分布  相似文献   

2.
3.
明朝建立后 ,重视学校教育 ,大力兴办各级各类学校 ,明中叶以后 ,书院由沉寂走向了兴盛 ,产生了重大政治、社会影响 ,冲击了正统的程朱理学 ,影响了社会风气 ,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了学校教育 ,于是明朝中后期四次限制、禁毁书院 ,给蓬勃发展的书院以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4.
明中后期言官蜕变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中后期,言官群体发生了严重的分化蜕变,究其由,一是言官制度的崩坏;二是言官信仰发生动摇;三是专制皇权的摧抑打击。其中皇权的摧抑对言官蜕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明中后期,商业出版空前繁荣,蒙学教育亦特别发达,蒙学读物因此成为很多书坊的主打品种.明中后期蒙学读物的出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故事类蒙学读物因更能激发读者阅读和学习的兴趣而替代“三百千”成为这类图书的主流;在体例上,故事类蒙学读物将传统经史读物中的人物、典故以叙事的形式呈现给受众,更具可读性;在内容上,对既有的文本重新编辑加工,加以注音和注释,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在形式上,加入大量的插图,使之更加生动活泼;在读者定位上,由于商业社会中的民众仅靠经验的累积是无法应付纷繁复杂的商业活动和人际关系的,因此除了孩童,很大一部分成人也需要接受蒙学教育,成为这类读物的受众.此外,为满足成年人的需要,这类读物中往往会有些类似百科知识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明代尤其是中后期,科举考试和出版业都特别发达。科举考试用书在出版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市场上不仅充斥着首场八股文范本和写作技法类的图书,而且还有大量二、三场考试的范本和答题技巧的图书,这些图书大多数都是书坊刊刻,是纯粹的商业行为。科举考试用书的大量出版乃至泛滥削弱了官方对科举考试的绝对主导权,但是对促进商业出版的发展以及思想的多元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明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流布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一般认为,阳明心学的兴起几乎没有对徽州产生什么影响。这一观点是有违历史事实的。其实,明中后期,徽州这个程朱理学的故乡,也成为王(阳明)、湛(甘泉)心学肆意流布的地域。徽州士民之所以迅速就接纳了心学思想,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与徽州学术思想演变的逻辑进程有关,其二是因为心学思想适应了当时徽州商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汤开建  严忠明 《学术研究》2005,2(5):104-109
明中后期广州交易会问题盘根错节。葡萄牙商人被明朝政府获准进入广州的时间是在1554年底至1555年初;一年两季的“广州交易会”始于万历八年(1580年),而不是万历六年;自1571或1572年广州交易会重新开放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常设性、制度化的交易会。天启末年时,由于中国官员的阻挠与反对,葡萄牙商人已经逐渐退出广州的市集,转而委托中国商人为其代理人去广州贸易,这些中国代理商就是充斥于文献中的“闽揽”。广州交易会成为葡商往来于印度-中国-日本的重要衔接点。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5,(8)
明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离不开匠人的辛勤劳作,深入解析明代匠人的情况在物质史的研究中十分重要,这是现今理解明式家具等杰出手工作品所呈现的面貌的重要前提。明代手工业以江南地区的发展最为突出,在之前封建社会工匠所享社会地位并不高,明代前期实行的匠籍制度,让工匠处于半奴役的状态,这一情况直到明代中后期才得以改变,工匠地位逐步得以提升。此文以江南这一手工业高度发展的区域为例,围绕江南地区工匠地位晋升这一问题进行原因探讨和表现分析。  相似文献   

10.
魏天辉 《兰州学刊》2007,(9):169-171
明代中后期社会风气由简朴变为奢侈,尽管有促进就业等积极作用,但更多是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明代人提出不同建议,试图改变风气.但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1.
宴饮与明中后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地区竞尚奢华, 士人群体中宴饮之风盛行, 宴会与酒成为士人生活和交往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士人沉湎于闲情酒趣、宴饮高歌的背后, 一方面表明了士人不甘寂寞、乐于交游的社会现实, 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士人内心的苦闷和焦灼, 以及事功心态的弱化。本文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对这一现象予以探讨, 以便全面地理解和分析当时士人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以及他们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明嘉靖以来,由于水环境的恶化,下河地区的州县普遍面临赋税征收的困难。府、巡按一级的官员,根据水环境与水利系统维护的差异性,一方面蠲免受水之高邮、宝应、兴化、泰州等州县的部分赋税。另一方面,自正德年间始,将受水患最为严重之兴化县的部分赋税调剂至泰州、江都、如皋等滨江州县,试图通过在州县之间的调剂完成赋税的缴纳。这一措施虽然得以短暂的推行,但是却损害了被额外摊派赋额州县的利益,万历初即无法延续,只得采用钞关船税银、支修河夫银、仓稻米、漕折银、赃罚银等田赋之外的其他经费筹措方式。兴化县最早采取田地清丈、整顿里甲体系的措施,进行赋税征收体系的调整。嘉靖、万历时期,泰州、如皋施行民灶分征,其目的皆是控制更多的可缴纳赋税的田地与户口,整顿赋税征收的秩序,缓解完纳赋税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明中后期的贪赃之风与法纪衰败温晓莉明代初期的严法惩贪、吏治清廉,与中后期的贿赂公行、贪赃腐败成风,形成鲜明对比。同一朝代,前后如此通异,实为中国封建时代所罕见。(一)明代中后期官场的贪赃之风有三大特点:一是举国贪赃,侵吞公物,其面甚广,已酿成上下相蒙...  相似文献   

14.
张献忠 《江汉论坛》2012,(8):112-121
明中后期,商业性的出版空前发达,书商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大增强,很多书商在图书产品的开发、图书价格的制定、发行渠道和广告促销等方面都采取了积极灵活的竞争策略。至迟从万历元年开始,很多坊刻本图书的封面或扉页上还出现了发行、发兑等词,标志着商业出版已经出现刊刻与销售分离的情况,独立的发行商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5.
明中后期,阳明心学的广泛流播,在思想界产生剧烈震荡。心学站在与程朱理学相对的立场,从解放"理"对人的主体性和个体压抑的角度,重建了理论体系,在文学领域引发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文学审美观念亦随之表现为由雅入俗、由古入今、由理入情的特征,呈现出鲜明的浪漫气息。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忽视文化差异不仅引起语用失误,而且影响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不可能在语言教学的课堂上学完包罗万象的目的语文化,如何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之主动地学习目的语文化并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7.
18.
文官考核制度是明代政治制度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于洪武年间.然自明中后期以来,官吏考核渐流于形式,文职官通过捐纳免赴京考;罢免之官可捐纳复职或冠带致仕;吏员通过捐免考缩短历事时间,或直接获取出身等.这固然与当时政治经济的形势有很大关系,但捐纳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明初书院教师笃信朱学,强调个人道德躬践的群体特征,明中后期开始王守仁后学书院教师们的面向平民,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角色转变,探讨这个时期教师行为与角色演变的学术原因及其历史意义,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中后期狂士的社会交往生活与江南士林风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林 《北方论丛》2004,(2):70-73
狂士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士人群体,明代中期以后,在王学、禅宗和道学的熏染下,遂成为士林中一个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狂士在社会交往中,追求任情适性、率性而为,甚至出现了有悖于传统儒学教诲的言行.然而,狂士特立独行的交往行为和夸张甚至矫情的言行在这一时期的江南流于时尚化,这表明了明代江南士人内心的苦闷和焦灼,是传统文化在这一特殊时代的一种特别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