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岸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4)
拙作《也论“伤心碧”》曾载于本刊1985年第2期上。现补一例证: 《楚辞·招魂》的末尾两句是“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王逸注:“言湖泽博平,春时草短,望见千里,令人愁思而伤心也。”又举另一说:“或日荡春心。荡,涤也。言春时泽平,望远可以涤荡愁思之心也。”从“或日”来看,伤春心,就是荡春心,伤与荡同义。但它作涤荡解释,不免偏离原意。远望千里而令春心摇荡,这才是确解。目极千里,怎么可以“涤荡愁思之心”呢?基调是悲愁的,“魂兮归来哀江南”,愁情婉转,哪有 相似文献
2.
3.
闻一多“《小弁》为弃妇诗”补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启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小雅·小弁》的作者是谁?它的一些关键性的诗句该怎么理解?历来争议颇多。据《孟子》所载,远在战国中期,高子和孟子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高子说:“《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则认为:“《小弁》,亲之过大者也。”又说:“《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到了汉代,毛诗学派和三家诗学派对此诗的理解也不相同。《毛诗序》说:“《小弁》,刺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三家诗则谓此诗为周宣王大臣尹吉甫之子伯奇所作,谓尹吉甫惑于后妻,伯奇无辜被逐,因怨叹而作此诗。到了宋代,朱熹对《毛诗序》的说法有所怀疑:“《序》 相似文献
4.
韩国良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2-110,131
“孔子删《诗》”乃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人们在并无充分根据的情况下,竟然长期对此表示怀疑,甚至完全予以否定,这样的学术趋尚显然值得深思。基于对“古诗三千”与“逸诗”稀少、“《诗》三百”与“季札观乐”、“思无邪”、“孔子删《诗》”的权利以及“孔子删《诗》”史书无载等五个方面的文献参证与综合论证,不难发现“孔子删《诗》”是完全可信的。 相似文献
5.
徐朔方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水浒》第二十三到第二十六回和《金瓶梅》第一回到第九回,外加第八十七回的内容大体相当.这是易见的事实,简单明了,不会引起争论.从来的文学史论著都认为《金瓶梅》的作者以《水浒》上述几回为依据,写出我国个人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本文作者《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一文,指出《金 相似文献
6.
7.
李名方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1,(2)
探究字、词的含义,给以通俗而准确的解释,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钻研教材时,确实需要花点咬文嚼字的功夫。但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解释词义要防止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脱离社会习惯,孤立地就词解词的现象,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更不可离开作品的艺术形象,搞烦琐的词源考释。最近有人对鲁迅《药》里的“红眼睛阿义”作了一番考证,找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所刻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的“战服他,不放宽;红眼睛,心胆寒”为证,认为“红眼睛”在民间流传中,原是“清朝 相似文献
8.
郭新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6)
杨树达<论语疏证>之宗旨为疏通孔子学说,该书首取<论语>本书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阙之.且一章数句,句各有证.(<论语疏证凡例>)然<论语·子路>、<论语·宪问>有孔子与其弟子樊迟和南宫适关于耕稼的谈话记录,就其耕稼之句,可证,<论语疏证>却阙如,今详补之. 相似文献
9.
李金坤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14-117
本文通过查阅参考文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得出"江枫"是"江村桥"与"枫桥"两桥的简称的结论。"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境审美依然深邃丰富而别具魅力。 相似文献
10.
如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1)
《扬州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曾刊拙文《〈史记·项羽木纪〉中的两个“当”字》,现再补两证: 一《管子·小问》记齐桓公与管仲密谋伐莒,而为齐之役人东郭邮察知一事,亦见于《吕氏春秋》、《说苑》等书。役人或作东郭牙、东郭垂等等,但事迹相同,记述文字相似。役人是从两人谋划时的神色、口的形状、手指向莒国的态势,并结合“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的实际而判断出来的。役人回答两人诘问时,关于手势的陈述,各书所记如次: “兴手而指,势当莒也。”(《小问》) “君举臂而指,所当者莒也。”(《吕 相似文献
11.
吴良祚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4)
吴善中同志《追叙“科炭”功释疑》一文(见《扬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对邢凤麟同志《追叙“科炭”功质疑》的若干论点提出异议,论证拜上帝会“科炭”救人和太平天国叙“科炭”功都是历史事实。我同意吴善中同志的观点。这里再就《释疑》文中没有提及的一些史料,对“科炭” 相似文献
12.
汉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
《聊斋志异》的知名注家吕湛恩在《人妖》篇注文中指出故事与明代一桩刑事大案有关,并简略介绍了此案情节,但是未说明资料来源。明人陆粲《庚已编》卷九《人妖公案》备言其详,可作为阅读蒲松龄之作的参考。《人妖公案》载:桑冲系山西太原府石州李家湾文水东都人,本姓李,因被卖至榆次县桑茂家,从其姓。桑冲奸骗妇女的邪术得自大同府山阴县人谷才。谷才为桑冲易容,“将眉脸绞剃,分作三柳,戴上鬏髻,妆作妇人身首”,使之外貌纯然女性化了。此外,又授以“描剪花样、扣绣鞋顶、合包造饭”等妇女应有劳动技能。蒲松龄笔下的王二喜在形貌上“年十八九已来,颇风格”,在女工上“缝纫绝巧”,可谓深得桑 相似文献
13.
汉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2)
“三会本”《聊斋志异·小谢》:陶三望“好以诗词讥切时事,获罪于邑贵介,日思中伤之。阴赂学使,诬以行简,淹禁狱中。”按“行简”简字当从青柯亭刻本作“检”。行检,指操行。《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不修行检,尝在江淮间攻略商旅。”同书《任诞》“阮公邻家妇有美色”《注》引王隐《晋书》:“籍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其达而无检,皆类此也。”可见不修行检,指奸、盗之类劣迹。上文 相似文献
14.
罗争鸣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287-289
毛晋汲古阁刊本《花间集》是一个比较精审的明刊本,但其来源尚无定论.陆游跋本《花间集》仅是陆氏题跋的一个宋本,并没有刊刻流行.毛晋所谓陆跋本是自己借用陆游跋文抄补的某一宋本,这个宋本很可能就是聊城杨氏海源阁曾藏的鄂州公文册子纸印本,毛本多从此出,但毛氏刊刻时也参照了其他版本.因此毛本的来源不能简单地指定某一本子,它是一个综合各本而又较多沿袭公文纸印本的一个新版本. 相似文献
15.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4-99
对于《金瓶梅词话》中的词语,前人已做了大量考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部分词语的内在理据及解释论证仍不准确、不充分。文章就前人释而不确、不备者,运用同时期其他山东方言文献资料、现代方言材料和书中内证,对书中"吊"等三个释义不确的词语,进行了辨证考源;对书中"隔二骗三"等三个释义不确切的词语,进行了补证考源。 相似文献
16.
孙续恩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孔雀东南飞》的时代,自二十年代梁启超提出“起于六朝,前此却无有”的看法以后,六十年来几经多方探讨,现在学者们基本上定为建安时期。但直接的证据除《玉台新咏》收录此诗时的小序而外,没有更早的了。这里补充一条证据。《史记·荆轲传》:“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司马贞《索隐》:“韦昭云:‘古者名男子为丈夫,尊妇妪为丈人。故《汉书·宣元六王传》所云丈人,谓淮阳宪王外王母,即张博母也。故《古诗》曰:三日断五疋,丈人故言迟。’此言“三日断五疋,丈人故言迟”即出《孔雀东南飞》。韦昭为三国吴孙皓时人,他称之为“古诗”,说明《孔雀东南飞》三国以前就有了。韦昭所见比《玉台新咏》早三百年。 相似文献
17.
《马氏文通》“断词”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霭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20(4):40-45
要】《马氏文通》中的“断词”是指介于起词与表词之间的“为”“是”“非”“即”“乃”诸字。它是一种句子成分 ,而不是一种词类。它同起词、表词一起构成“起词 断词 表词”句式 ,可以把“断词”看作是与表词相对的“坐动”即谓语动词。“断辞”同断词的意思完全相同。“决辞”有 5种意义 ,其中只有一种意义与断词相同。“决词”少见 ,其意义较为含糊。 相似文献
18.
根据《周易.乾卦》对"元、亨、利、贞"的阐述,从"礼"的维度来对"亨"加以重新解读,并将之贯彻到对《周易》"涣"卦的重新认识上,得出《周易》"涣"卦的内在基本含义为"礼";《说文解字》对"涣"的解读,打通了"涣"、"亨"、"礼"三者之间的内在含义的一致性。这不仅突出了"礼"在治国安邦中的重大指导意义,还为重新解读《周易》提供了契机;既有助于深入发掘其中的理论资源,也为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消除忧患和防治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张天健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
《渭城曲》“阳关三叠”新解张天健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极负盛名。明人李东阳《麓堂诗话》说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王维诗云: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问世不久,就谱人乐府。唐代有许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