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父亲不善言谈,他从没对我们兄妹讲起他的往事,尤其是父亲自1939年参加革命到"南下"的这段时间里,他在队伍中都干了些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我们一无所知。家里有张老照片,照片  相似文献   

2.
格林  林毅山 《可乐》2008,(10):22-23
有位父亲,膝下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从来不知道害怕。一天,教堂的执事到他们家做客。父亲对执事说:"我问小儿子打算靠什么养活自己,他却说要学会害怕。"执事说:"让他跟我走好啦!"执事把小伙子带回家,叫他  相似文献   

3.
胡喜盈 《老友》2009,(4):42-42
13年前我母亲去世,父亲有30多年的高血压史,有过两次"小中风",全家人都替他担心。我们子女们和父亲分开居住,给他请了个保姆,保姆把所有家务活全包了,每顿做父亲最喜欢的给他  相似文献   

4.
他很敏感。在交往中,不经意的一句话、不友好的一个眼神都让他思虑再三,承受着心灵煎熬。他不愿意待在家里。父亲想让他成为商人,或者在政府部门任职,他接连让父亲失望。在父亲眼里,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父亲经常骂他。他对祖父的农场很感兴趣,有段时间,甚至想当农夫。在农场,他向祖父不断抱怨:"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殿喻大叔     
正小时候,父亲有个老友,名叫侯殿喻,他常到家里来。我称他为殿喻大叔。他是父亲十几岁时在京城学徒时的"拜把子"兄弟,比父亲还大两岁,但按照那时的规矩,师兄师弟是按先来后到排座次的。所以,他要称父亲为大哥。按照那时的规矩,"拜把子"哥们儿不亚于亲兄弟,甚至有的地方比亲兄弟更胜一筹,是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儿,就像《三国》里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样的结拜兄弟。  相似文献   

6.
余平 《新天地》2012,(1):40
父亲家在6楼,他中风后就很少出门了。我去看父亲时总会送他一些营养品,当然也会按父亲的叮嘱给他带几份杂志。父亲对我送的水果、豆奶、芝麻糊等吃的似乎不太"感冒",却对我送的杂志情有独钟,父亲称之为"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7.
常存善心     
刘卫 《山西老年》2009,(6):42-42
父亲退休后,我们发现他有了一些"怪癖"。譬如,每次出门时,他都要多准备一些零钱。母亲每回买菜,少不得剩余些零钱。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把零钱收存在一个专用的棉布小袋里,这才说,"挺好"。母亲也知道,虽然他退了,但每天少不得  相似文献   

8.
魏悌香 《可乐》2008,(1):25-25
女孩向父亲发牢骚,说班上有个男孩对她不太友善,连续抱怨许多天。父亲突然反问:"这男孩是你心上人吗?"女孩气急败坏否认:"他哪配?他根本不够资格。"父亲温和地回答:"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常把他放在口中、摆在心中,好像是你心上人一样?"我们也可能在无意间,把一些讨厌的人摆放在心里,让这些人占据心灵空间,真正的心上人反而没有位置可摆。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台湾少年,他出生在很偏远的山区。小时候,他每天随父亲、兄长在椰风蕉雨中挥汗如雨,忍饥挨饿,在田间地头不辞劳苦地辛勤劳作。初中时,他有两个超越凡人的梦想:一是当个作家,二是去埃及。这两个梦想便成了他的人生目标。有一次,他看埃及地图出了神,忘了给父亲烧水,愤怒的父亲给了他一记耳光,并喝斥他说:"我保证你这辈子也  相似文献   

10.
父亲散步     
父亲病愈出院的第二天就坚持要独自上街散步。我们一直为父亲外出而担忧着,毕竟他是九十多岁的老人,再健康,我们做小辈的也怕他有个什么意外啊。我们常劝父亲不要随便出去,他总是当即微笑地答应着,可过后依旧我行我素。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我们就只得把父亲身份证复印件装在他的口袋里,以防万一。有时我们刚交代好"有事打电话,需要什么我们来办,你少出门",他便孩子般"噢,噢"答应着。可我们前脚走,他后脚也跟着出来了。一次,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承诺     
上世纪50年代初,他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极其贫穷的农民家庭。在他之前,父母已拥有11个孩子,然而他的出生却被邻里乡亲视为奇观,因为他是笑着来到人世的。因此,取名字时,父亲想叫他"林清奇"。去报户口的那天,接待父亲的工作人员恰巧在看武侠小说,书中有一个武功高人叫"清玄道长",于是建议给小孩起名"清幺",父亲想了想,采纳了工作人员的意见。8岁那年,他对父母说自己很喜欢写作,将来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父母不知道写作为何事,更不知道"作家"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张羽军 《新少年》2013,(4):16-17
在外人眼里,房祖名是典型的"星二代"和"富二代"。他的父亲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华人功夫巨星成龙,母亲是影后林凤娇。然而,他也因此饱受痛苦。童年时由于父亲拍戏十分繁忙,一年只能和他在一起十几天,父子俩因此产生了内心的隔阂;长大后他也踏进演艺圈,却一度被父亲光环的"阴影"所笼罩。随着心态的成熟,房祖名体会到父亲其实就是他的榜样。他终于在事业上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新一代的偶像。  相似文献   

13.
黄方圆 《可乐》2008,(9):38-38
父亲是三天前的下午来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兜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楼上的张婆告诉我,她下楼撞见父亲,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这是我儿的家呢!"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父亲正在厨房择菜。他像犯了错的孩子,搓着双手,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穿周正一点。"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光头     
周海亮 《可乐》2008,(6):36-36
年轻的父亲和六岁的儿子正在做游戏。突然,父亲问儿子:"爸爸帅吗?"儿子仰着头,无限崇拜地看着父亲:"当然帅!"父亲问:"跟罗纳尔多比怎么样?"儿子说:"他哪能跟你比?""那比陈佩斯呢?"儿子快乐地笑了:"比他帅多了。"  相似文献   

15.
阅读父亲     
父亲是一本无字的书,父亲是一首无言的诗。要读懂父亲,必须用心灵去感悟……阅读父亲,让我领悟到海燕搏击风雨的澎湃激情。我喜欢吟诵高尔基的《海燕》,我从阅读父亲二十年的从军经历中,深深感受到,他就是一只勇于在事业的征途上顽强拼博、积极进取的海燕。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他无论干什么都喜欢追求卓越非凡。为了把工作干得更出色,他经常加班加点。记得有一次,我整整一个星期未见到父亲,我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妈妈告诉我:"你爸爸哪里也没有去,他晚上十二点回来,早上四、五点钟又去上班,这其间你正在熟睡,当然  相似文献   

16.
过失与责任     
1920年,有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一笔不小的数日,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儿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的钱赔人家?"父亲拿出了12.5美元说:"这钱  相似文献   

17.
《新天地》2007,(7)
2007年清明,我们又赶回老家,为母亲扫墓。父亲提出,他要跟我们一起参加祭祀活动,他想跟母亲说说话。父亲一边流泪一边"啊啊"地"说"。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的话,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全部听懂,但这一次,父亲"说"的,我们全都听懂了,而且听得泪光闪闪——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他都以失败告终。为此,他非常苦恼,就跑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老船员,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却一直关注着儿子。见儿子问自己,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很早以前,我的老船长对我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间,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老船长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自已的码头。"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板胡     
梦田园 《老友》2014,(12):19-19
正父亲有一把板胡,已经有40多年了,虽然板胡筒有些磨损,曲声却仍然悠扬,它是父亲的"老友"。那把板胡有如父亲的大手,牵我走过天真无邪的童年,懵懂无忧的少年,直到今天,那清脆响亮的旋律仍在耳边萦绕。父亲小时候家境贫寒,很早就辍学务农了,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中历练了善良淳朴、刚毅不屈的性格。20岁时,他意外得到一把板胡,从此便爱不释手。虽然不识乐谱,也没有老师,他仅凭着浓厚的兴趣和满腔  相似文献   

20.
我父亲是一名针灸医生,常用针灸给人治病。我7岁那年,有一次贪吃了虾,引起浑身瘙痒,身上长出许多红疙瘩。父亲看后说:"你食物过敏,患了荨麻疹,我帮你扎针。"他在我的手肘折痕处扎了一针,告诉我说:"这个穴位名叫曲池,可以治荨麻疹。"他时而捻转,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