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辽交聘制度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玉英 《中州学刊》2005,(6):169-172
宋辽交聘制度体制完备、职能广泛,使节名称虽多,但类别划分线索清晰;"国信使俗称泛使"的传统解释不准确.在宋辽交聘中,辽朝多采用攻击性策略,得到的经济利益颇多;宋朝常以钱财或土地换取和平,保证了交聘制度的正常运作.北宋时期经济文化科技的高度发展,与宋辽交聘制度的正常运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周代交聘中的“礼尚往来”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尚往来"是周代交聘关系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对等性原则在礼仪上的体现和运用,贯穿于交聘关系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其具体表现主要有四:一曰报礼,即交聘过程中礼仪、仪节的相互回报;二曰报币,即交聘过程中礼品的相互往来回报;三曰报书,即交聘文书之相互回报;四曰报使,即交聘关系中的相互遣使。春秋时期的报使报聘制度与西周时期原生态的制度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时间的间隔由固定变为灵活;使命目的由礼仪性向务实性倾斜;诸侯与周王室的交聘关系日益与诸侯之间的交聘性质接近,"朝"、"聘"之别亦日渐徒有其名而无其实。但是,"礼尚往来"的基本原则却一以贯之而为汉唐及其后交聘制度所继承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据文献记载,在西周、春秋时代,车战是战争的主要形式。当时军队的编制、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等都依战车而制定。因此,考核先秦的战车制度,对于了解研究实行过车战这一历史时期的战争特点、战争方式、军事学和军事史等方面是重要的关节。  相似文献   

4.
西晋时期,特进、光禄大夫、侍中、散骑常侍等作为加官时具有一些特别的意义,其中特进、光禄大夫作为加官可以提高官员的地位,往往是官员升迁中的重要步骤,而散骑常侍、侍中、给事中等作为加官一般是对官员的格外优宠,作为加官时,侍中优于散骑常侍,在官员官职变迁时,加官变化随本官的迁转而由散骑常侍变为侍中。  相似文献   

5.
春秋赴告制度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杰令 《文史哲》2003,(2):79-84
赴告制度是春秋时期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源自西周 ,但在春秋时期发展到了极致。它的存在 ,不仅影响着春秋诸邦国之间的邦交关系 ,也对春秋社会结构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时期发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发展过程中 ,也可以看到赴告制度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夏后妃制度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后妃制度是西夏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鲜有研究者注目,几乎成为西夏史研究范围中的一个空白点。本拟就西夏国主后妃的婚姻、丧典、崇尚佛教、后妃专权以及后妃舆服等制度,作一考述。由于西夏有关后妃方面史料的缺乏,当今专家学者可资借鉴参阅的文章很少,因此在对上述问题考述时,不妥及错误之处定多,敬请方家指正。一、后妃婚姻制度西夏李继迁於宋太宗雍熙二年诱杀宋夏州巡检曹光实,占据银州,自称定难军留后后,至南宋理宗宝庆三年,蒙古职积石州,夏末主(日见))出降,被杀,夏亡止,凡十二代。这些西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唐蕃高层书信往来内容的展示和分析,论证了唐蕃之间结成的“甥舅之姻”和“社稷如一”。  相似文献   

8.
楚国车马制度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圣中 《江汉论坛》2005,(6):114-116
本文在综合考察传世文献、出土文物及出土文字材料的基础上,从楚车的种类及规模、编队组合、车政与马政、用车与身份等级及结构形制等五个层面对楚国的车马制度进行探讨,力图勾勒出东周时期楚国车马制度的概貌及演变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9.
清代新疆伯克制度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克制度原是天山以南维吾尔族地区旧有的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大小封建主就是等级不同的伯克,且均为世袭。清朝统一新疆后,遵循"因俗而治"的原则,对伯克制进行改造,废除世袭,将其纳入地方官制序列,但旧有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未从根本上改变。  相似文献   

10.
对于考课,亦即干部考核制度的研究,是政治制度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考课制度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当代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斗争形势的制约,其基本内容是由封建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中心任务决定的。本文主要讨论北宋官僚队伍中为数最多的中下层文职地方官的考课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汉朝刑具拘系制度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官府对捕获的罪犯在刑具拘系方面大致分为“缚系”、“械系”、“钳钛系”三种形式, 在司法处理程序的不同阶段分别施行。对囚徒私解刑具规定有严厉的惩罚,地方行政长官和主管案件审理 的官吏有权临时解脱犯人的刑械,囚徒遇赦也可以除掉刑具。西汉前期到东汉,朝廷陆续颁行了“颂系” 制度,对贵族、官员和老幼孕残犯罪之人在刑具拘系方面给以某种照顾。  相似文献   

12.
在《太平广记》中有不少唐与吐蕃交往的小说.这些小说,多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为故事的原型或背景.本文对其中涉及唐蕃交聘的小说进行考论,揭示其本事,考察唐代文人的史学意识和唐小说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唐蕃古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蕃古道在汉藏文化交流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重点对唐蕃古道的唐蕃段、蕃尼段的形成原因及其所承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意义进行重新探讨。唐蕃古道的唐蕃段并不是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在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后才迎来了短暂的黄金期,这条道路在汉藏关系紧张时期同样是两国使者和后勤保障部队的主要通道,在大部分时间也是畅通的。蕃尼段在中印、藏印文化交流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条道路对于吐蕃王国的重要意绝不亚于在中印文化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代职官致仕制度经历了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历史过程。金代官员的致仕年龄,基本上沿袭前代的制度,大约为70岁左右致仕,也有大于或者小于70岁致仕者。金代官员的致仕条件,包括正常致仕、超龄或年老致仕、主动申请提前致仕、因疾致仕、以罪致仕、不胜任者勒令致仕等六方面。金代致仕官员的待遇,主要在俸禄与升迁官位两方面,凡致仕者都可得到朝廷给予的半俸,此外还根据政绩与致仕年龄,普遍给予迁官的待遇。  相似文献   

15.
北宋宫观官设置始于太宗,真宗崇道而增重其事,宫观官制度遂成.北宋前期,宫观官多由朝廷重臣兼任,经常参与宫观管理及道教活动,实理其事.熙宁年间,由于王安石变法等原因,宫观官成为统治者用以佚老优贤、处置异己者的闲职.徽宗时,出现了挂空衔而食禄的祠禄宫观官与实理其事的兼职宫观官并存的局面.宫观官制度是宋代特有的职官制度,其形成、发展、高潮均在北宋,南宋沿袭之.  相似文献   

16.
渤海与日本交聘中“高丽国”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与日本建立交聘关系及其努力保持和发展与日本的交聘关系 ,是出于渤海的政治、经济利益的需求。在交聘中 ,渤海统治者的某些做法使日本一度产生渤海是高句丽的后继国的误解 ,日本出于自身利益曾在一段时期内改称渤海为“高丽”。事实上 ,渤海从未明确表示过自己是高句丽的继承国 ,所谓“渤海对高句丽的继承意识”也是一种主观臆想的错误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两宋时期,都有翰林学士出使过契丹(辽)及金国。不过,这一现象并不普遍。两宋翰林学士的出使,似乎并无一特设的前提,担负重要使命的专使与履行一般使命的常使均可由翰林学士担任。翰林学士担任外交接待工作,任馆伴使的相对较多。无论是出使,还是接待来使,熟悉外交礼仪、学识渊博的翰林学士正是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争夺对“丝绸之路”的控制权,是唐蕃石堡城之役的根本原因;此役不仅对唐蕃关系有一定影响,而且与唐王朝内部藩镇的兴起,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唐朝通过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入蕃和亲,与吐蕃缔结、发展了舅甥关系,本文以这种亲属关系上升到的舅权制为切入点,阐述汉藏民族以儒家伦理为纽带,形成伦理体系的认同,为藏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感情基础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拉萨大昭寺前所立唐蕃会盟碑,用汉藏两种文字记录了唐穆宗和吐蕃赞普赤祖德赞在公元821—822年间结盟的事迹。这一著名的纪念碑为藏族史和汉藏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并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现将美国华盛顿大学远东语言学特邀教授、美籍华裔语言学者李方桂写的《长庆唐蕃会盟碑考》中有关历史背景说明的部分译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