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森林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平衡是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森林旅游基本上不考虑景观生态理论在景区规划和生态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时森林旅游的环境承载力透视分析,对森林旅游景观的规划、建设和旅游设施的建立,应从景观生态学立场分析影响森林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因素.森林旅游的可持续性,必须保障森林景观中各个生态群落及其质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因此,科学地运用景观生态理论对森林旅游景区进行规划与管理是森林旅游环境承载力可持续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侯传文 《南亚研究》2012,(2):138-154
森林在数千年间一直是印度文学的一个中心场景.从上古的吠陀、史诗到中古诗人迦梨陀娑,再到近现代诗人泰戈尔,都有丰富的森林书写.诗人笔下的森林既有外在于人的纯自然的森林,更有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化的森林,特别是其中的净修林,既是修道场所,也是教育基地,具有启迪智慧、净化心灵的作用,在文学审美中形成了以追求解脱为标志的平静味.随着仙人文化影响的深入,森林栖居由修道方式演变成生活方式,成为简朴自然生活的象征.这样的森林书写是印度森林文明的结晶,其中蕴涵着原生态主义的思想和智慧.  相似文献   

3.
生态功能区森林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功能区森林生态效用的呼唤日益迫切,如何防范、减少和规避生态功能区森林风险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生态功能区森林保险的发展,考察生态功能区森林保险的经济学属性,对于区域森林保险发展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生态功能区特殊的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因素限制,只有明确生态功能区森林保险发展途径及政策工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并行,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在辽宁彰武县阿尔乡的林海沙丘间,经常能看到一个护林员骑马巡逻的身影。这名护林员叫李东魁,52岁的他已默默守护这片森林30年,行程超过23万公里。李东魁管护的8500亩森林,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是三北防护林的一部分,也是阻击风沙南侵的重要屏障。作为一名护林员,李东魁不仅要制止在森林里垦荒或乱砍滥伐等毁林行为,还要承担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预警任务。由于林区都是沙地,而且范围极广,崎岖难  相似文献   

5.
森林旅游的竞争力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是森林旅游业所具有的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竞争优势的能力总和.森林旅游业作为营利性行业,生存和发展必然充满竞争,同时也会因森林资源环境的破坏而逐步丧失竞争力.黑龙江省的10个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践表明,森林旅游的负外部经济性决定了森林旅游业获得持续竞争力必须要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谋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满足是持续获得政府经济效益的前提.提高森林旅游竞争力的对策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开发具有资源特质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加强政府政策保护措施;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强营销力度.  相似文献   

6.
区域品牌是以一个行政区域的地名为标记,以特定的产品为载体,以"国家地理标志"为依托,借以辨认本区域的产品、服务、企业或产业的利益符号。区域品牌是区域内的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集体行为的综合结果。它具有区域性、外部效应和产业群特征。森林食品区域品牌的经济学特征主要有公共物品特征、外部经济性、产权属性特征。影响森林食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因素具体可以分为产业要素、区域要素、品牌要素、支持要素四个方面。发展森林食品业是加快结构调整、实现林区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发展接续产业、促进林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脱贫致富的可靠渠道,是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点。地方政府是森林食品品牌建设过程中的投资者和受益者,区域品牌的形成是地方政府、中介机构、企业和消费者长期营建的结果。如何将森林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森林食品产业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营建森林食品区域品牌。地方政府在森林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和维护进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森林旅游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热点,浙江临安县森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地区近代社会的基础是有清一代所奠定的。黑龙江是我国东北边疆各族人民世代劳动、生息的地方,自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就和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历史上,先后有 、契丹、女真、蒙古等族在此建立过封建政权,但是都没有不间断地延续下来。清代流人开发黑龙江,特别是流民反封禁斗争,使这一地区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 清初,统治者为了巩固后方,独占东北特产资源,防止满族汉化以维持其军事统治力量,曾一度对包括黑龙江在内的东北地区实行封禁,不准汉族人民移居开发。康熙七年(1668)停止施行辽东招民例。二十年(1681)又将…  相似文献   

9.
长城区域的森林是我国历史上森林分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历代对这一区域的森林都有过破坏,但在明代以前,这一区域的森林还是相当茂密的,明代曾把这一区域的森林看做是阻挡蒙古骑兵的藩篱,从自然角度来看,它又是阻挡北方风沙的屏障。但这一区域森林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也是从明代开始的。明代长城区域森林破坏及禁伐失败的原因何在?至今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森林的破坏和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的扩充和增加有密切的联系,明代长城区域森林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北方生产的发展,如冶炼业以木材为燃料对森林的破坏最为明显、突出。明代的遵化铁厂于永乐年间在砂坡谷开建,后迁至松棚谷,正统年间又迁至自冶庄,“彼时林木茂盛,柴炭易办”,但经过百余年的采伐,“山场树木砍伐尽绝,  相似文献   

10.
正森林,精神家园。森林充溢着峦气氤氲的意境,它散发着滋润灵动的生气,春水萌发,夏云缠绕,秋霭枯林,冬寒傲骨。我仰望森林的庄严,触摸它磅礴而伟岸的身驱,走进静谧而幽深的诱惑。森林是孕育生命的摇篮,用她母亲般的胸怀拥抱四季,无私地把生命献给了大地。冰融燕来,悄然缠绵,春意在森  相似文献   

11.
林芙美子是日本昭和时期著名女作家,在日本的近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林芙美子的文学记述中呈现了若干森林元素,表达了她对森林的挚爱和向往,客观再现了日本殖民时代对森林资源的攫取与侵蚀,并流露出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直觉意识。林芙美子曾是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积极支持者,但对于日本殖民造成的森林灾难,她有一种源自内心的悲哀和抵触。这种森林情怀成为整体把握林芙美子文学思想不可忽略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学问》2010,(6)
清代黑龙江的关内移民主要是来自山东、直隶的贫苦农民,时间大体集中在19世纪后半期。他们多从事农业并逐渐向工商业领域扩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移民文化。他们促进了黑龙江的开发和近代化进程,也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3.
张锡勤教授 ,1 93 9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1 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先执教于黑龙江大学历史系 ,两年后转入哲学系。现任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黑龙江省伦理学学会副会长等职。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张锡勤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 ,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哲学史和思想史以及中国伦理思想的研究上成绩斐然。近些年来 ,他先后出版了《中国近代哲学简史》、《中国近代思想史》、《陆王心学初探》(合著…  相似文献   

14.
关于拓展中保黑龙江寿险业务的深入思考常世华人是社会的主体。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人寿保险,在某一地区展业的深度与密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黑龙江地处边陲,以其大农业、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的丰富资源优势和大边贸的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15.
十六世纪以后黑龙江人口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历史人口于古无征,16世纪以前资料匮乏,1771年始有记载。所以近代是黑龙江整个历史人口发展的高潮时期。它的显著特点是人口迁移,它的总趋势是由南而北,愈波愈远,越来越多。人口的不断增长,使黑龙江这块美丽富饶的地方,日益开发,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一、清初、中期黑龙江人口的停滞在16世纪以前,黑龙江人口的特点是人口稀少、起伏不定、无人口统计。到了16世纪后期,人口问题才被当时统治者所注视,但在人口发展上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 16世纪后期,女真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发展,势力日益强大。1616年(明万历44年)努儿哈赤称汗,建立了后金政权,1636年(明崇祯9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公然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日益明显,城市森林建设也愈加受到重视.由于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属于公共产品范围,因此,一般主要由政府提供.我国在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环境改善的资金投入偏重于污染治理、绿化形式单一、缺少统一协调、养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区域之间绿地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在政府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从市场化供给和自愿供给的视角出发,应采取的对策为:实施城市森林生态补偿,有效保证城市工程项目绿化和企事业单位绿化任务的完成及促进社区居民参与,以此来推动城市森林建设.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在新千年之初喜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为黑龙江大学校庆 60周年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也为黑龙江大学和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动力。黑龙江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由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和中国文化思想研究所构成 ,共有教师 1 0人 ,其中教授 7人 ,副教授 3人。该学科实力雄厚 ,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 ,发展潜力巨大。学科带头人张锡勤教授是国内外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史 ,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方面有重要影响的专家 ,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获黑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一等…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森林面积约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木材产量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五分之二。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几大山脉围沿边界走向。山区茂密森林,构成了松嫩、三江平原的天然屏障,因之建国三十年来,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林业建设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采育失调已成为主要矛盾,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林业建设就无法前进。发展下去,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生态平衡,还将给黑龙江大农业基地带来严重后果,危及国家四化建设。一、对林业建设出现重采轻造、采育比例失调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早在六十年代初期,林业的重采轻造就存在问题。但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破坏,把正确路线说成是修正主义路线。营林机构队伍遭到严重削弱,加重了采育失调。到今天,林业的采育失调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森林资源减少了,质量变坏了,黑龙江的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威胁,森林的永续经营遇到了困难。不仅给林业本身带来了严重问题,而且将影响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特别是由于森林覆被率的下降,影响了  相似文献   

19.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的人气持续上升,并且已经改编成电影.自我救赎的成与败的探讨是小说的核心意境,两条线平行交织是小说成功的写作手法.<挪威的森林>歌曲和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文本从互文性的角度,构成了小说<挪威的森林>的两条主线的支持,即前者支持了直子的幻灭主题,后者支持了绿子的光明象征主题.  相似文献   

20.
1911年我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至今已七十周年了。这次革命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却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黑龙江是祖国东北边陲的一个省分,发端于中原地区的这次革命在这里也同样有强烈的反响。考察 “辛亥革命”时期黑龙江的历史,不论对我们了解这一阶段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还是对研究我国整个“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是很有意义的。一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世界列强,对我国加紧了侵略。由于腐朽的清政府实行对外国帝国主义屈膝投降和对国内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