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取得不少进展,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应不断扩大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同时向农村推广,最终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次,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是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方面,我国目前完善养老保险资金筹资模式的目标是做实个人账户,在适当时机逐步加大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最终实现现收现付制下的“给付确定”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  相似文献   

2.
美国、瑞典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和瑞典分别为投保资助型和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典型。本文通过对这两个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结合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状况,借鉴其成功经验与不足, 提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必须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规,严格基金管理制度,实现养老保障筹资方式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根本转变;大力整治现存体制中的拖欠、拒缴、逃避缴费现象,确保基金能够得到积累并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从养老保险基金的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两种基本筹集模式优缺点比较着手,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后实行的所谓的部分积累制,对实行这一制度后所产生的“空账”问题做出客观评价。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养老保险基金的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两种基本筹集模式优缺点比较着手,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后实行的所谓的部分积累制,对实行这一制度后所产生的“空账”问题做出客观评价,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保险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养老保险需要以充足的资金作为其运行的基础性条件。文章由养老基金入手,考察了国外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积累制和部分基金积累制三种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模式的优势和缺陷,阐述了我国现阶段"统账结合"型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模式的选择和特点,分析了该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旨在通过梳理多支柱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总结OECD国家经验及在利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精算的基础上,推演中国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路径。分析显示:第一支柱是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制约因素,中国特有的经济、人口与制度发展路径,使公立养老金制度短期内对其他支柱形成了较强的制约作用,因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发展宜采用多阶段策略,首先完善第一支柱,同时扩展第二、第三支柱,做好应对未来制度变革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的惯犯是实施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目的从统治阶级为维护政治稳定的无奈之举到公共财政的有力工具,该制度实施的宏观有效性曾一直受到争议.从社会保障制度的两种筹资方式讨论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有效性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存在困境,难以实行积累制;现收现付制有其适应当前现实环境的合理性,我国应在目前基础上完善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建议从调整退休年龄,提高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开征社会保障税,增加政府一般预算补贴四个方面进行政策规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人口结构相继出现老龄化倾向,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中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选择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成为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通过对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两种筹资模式的经济学分析及对中国“统账结合”的运行机制进行评价,可以得出向基金积累制过渡不是惟一的选择,但基于中国老龄化的特殊性等原因,中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应实现向基金积累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养老保险筹资的两种基本模式.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统账结合制,在本质上是部分基金积累制。现收现付制可以实现养老金的代际转移,在支付规模小、人口负担较轻的情况下这种养老制度具有可行性,而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此制度受到严重挑战,于是各国养老金制度纷纷向基金积累制过渡。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现收现付制与统账结合制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结果显示统账结合制会使储蓄减少25%,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养老金制度变迁过程中转轨成本的消化会对城镇居民储蓄产生负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瑞士、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后,指出其各自的优缺点,并结合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启示: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保基金筹集出发点;将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核心;我国历史债务数额巨大,只能在较长时期内积极寻求筹资渠道,逐步偿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1997年起实施的统账结合制与原先的现收现付制对个人福利的影响,首先用叠代模型对上述两种制度的运行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具体数据对两种制度下的个人福利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个人福利水平的因素有个人账户收益率、人口增长率以及由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导致的工资增长率;将现收现付制改为统账结合制实际上是对个人福利水平的降低。在现阶段的中国,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资水平的上升和城市人口的增多,使得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城镇仍具有存续条件。结合国际经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将来,积累制将成为较优选择,因此,现阶段需要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多元化投资以提高个人账户收益率,从而使居民福利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实施,甘肃民族地区养老保险改革中的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现收现付代际转嫁模式出发来分析其问题,并就建立和发展民族地区养老保险制度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瑞典旧养老保险制度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是以规定受益制为特征的现收现付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政策,直接导致巨额养老金难以支付的结果,迫使政府将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体制部分地向规定缴费制的基金制转型;新执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为每个工人建立由瑞典政府代表个人管理的名义个人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账号上的资金可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并可以以遗产的形式继承给相关的受益人.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应该改变养老金受益的计算方式,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分离,开辟养老保险基金按账户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确保个人账户上养老基金的投资增值;并且要加强和培养养老保险的精算人员.  相似文献   

15.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产物,该笔债务的透明化管理已经成为制约养老保险机制转制成功的关键。从会计的角度出发,采用权责发生制和基金会计模式两种方法,可以实现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透明化,从而加强政府债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存在三重侧面,即法规文件上的"统账结合制"、实质规范上的"完全基金制"和现实运行上的"现收现付制",表现出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规范与事实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极大阻碍了制度的有效运行。养老保险制度应促进劳资协作和社会团结的制度目的,决定了"统账结合制"区分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并由用人单位承担绝大部分养老保险费率的做法,很值得商榷。尽管现收现付制在面对人口老龄化时会相对较快地表征出支付不能,但出于互助共同体的本质要求,养老保险融资机制也应恪守"保险原则",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以使养老保险基金能在最大程度上远离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确保养老保险收支的稳定性,减轻政府的政治和经济风险,避免国家被资本垄断所绑架,故而现收现付制相比于基金制更为可取。在充分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之后,未来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应考虑通过废除"个人账户",贯彻养老保险收支当期平衡,以实现单一账户制下的现收现付。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养老金体系改革呈现出鲜明的参数改革特征,即围绕缴费人口数量、缴费基数、缴费率以及养老金待遇领取人口数量、养老金待遇水平等收支参数进行改革。从养老金参数改革的视角,可以发现中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的独特线索、成就和问题,进而找到持续深化养老金体系改革的关键对策。我国基本养老金制度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并迈向“保基本”的目标。由于现收现付制的固有缺陷和人口老龄化挑战及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中国养老金参数改革面临巨大挑战,如收入参数难以上行、支出参数刚性提高、可持续问题凸显等。主要应对策略包括:深化基本养老金参数改革,加强养老金结构改革,参数改革和结构改革相结合,探索合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  相似文献   

19.
养老保险制度应遵从代际正义为基本价值要义,代际正义包括代际公平和代际正义,其中代际公平是代际正义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和基本要求,而代际效率价值则无法担此重任。伴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普惠性正得到日益明显的体现,然而代际之间的负担不公问题尚未找到有效解决方案,代际冲突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步入老年社会 ,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 ,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养老保险制度 ,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运作实践上都面临一系列新问题 ,诸如 :制度框架、基本结构、资金的筹集管理运用及回报率 ,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举措如何 ,将决定我们能否在新世纪建成一个公正、合理、高效的、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