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影戏”传统及其文化嬗变张振华电影是艺术,是商品,又是审美文化形态。诞生于殖民主义与封建残余并存、中外文化剧烈碰撞特定时代的我国电影,既要模仿、借鉴舶来的艺术经验与手段,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又力图迎合本民族审美趣味,摆脱受人压制、...  相似文献   

2.
吴武林 《探求》2010,(3):55-62
都市文化的魅力来源对于多元性的外来文化的包容、吸收与改造,从而呈现出自身文化的丰富性。酒吧,作为都市文化多面性的“夜色”一面,折射出广州亚文化的“半国际化”特点,其实也是这座城市主文化的特性。“自由支配性收入”和“自由支配性时间”使目前中国都市还不成熟的“中间阶层”的生活方式产生相应的变化。在目前中国社会人的精神生存处于进退失据的状态下,求得“生存缓和”的生活方式有其现实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类”形式的体现,具有整合性、功能性、符号性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的艺术包孕着文化的全部基因。因而艺术创造活动在创作动机及创造进程、功能实现、符号建构等方面就不可避免地受文化的整体制约。而另一方面,艺术又并非纯然出于对文化的顺应,艺术创造在个体差异性、审美超越性、形式独创性等方面显示出对文化模式、价值规范、符号系统的“反弹”效应。从而在对文化的顺应与反叛之间,艺术创造体现了自身广泛的自由品格和极大的自主精神。  相似文献   

4.
再谈“审美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再谈“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聂振斌(北京100732)什么是“审美文化”?它的涵义不是审美加文化之和。因为就广义而言,审美本身也是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审美加文化仍然是文化,那么审美一词便成了累赘。审美与文化二者不是并列...  相似文献   

5.
审美文化:历史与现实汕头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肖鹰(汕头515063)“审美文化”概念的历史,应当追述到席勒在1793—95期间撰写的《美育书简》[1]。在这部著作中,席勒首次提出了“审美文化”概念。产生这一概念的历史背景,是现代性启蒙运动在欧洲的...  相似文献   

6.
审美文化批评与美学话语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在发表于《文艺研究》今年第1期的一篇文章中提出过这样一个看法:“当代审美文化问题与我们现实生存活动相联系的性质,决定了它必然超出单纯审美经验范围而直接关涉当代文化的全部现实。以一种文化批评/建设意识来审慎把握其中的问题——这是一种较之类学研究本身更具有价值特性的理论活动。”这一看法的出发点中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经典形式的美学话语着重于从美(审美)的本体性质方面来逻辑地诠释人的生命精神现象,探讨人的生命价值实现的永恒理想,作为一种本体论的研究方式,它已经持续了数千年,并且至今仍不失其内在…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滕守尧在目前关于审美文化的讨论中,部分人把大众文化等同于审美文化,笔者认为,此种混淆不仅不妥,而且很可能为我国今后的审美文化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了使这种讨论更加深入,本文愿意提供当代英国人关于“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感性与审美的关系,在当代文化和文化活动的审美化景观中,不断引发出一系列新的话题。作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思辨性命题,“真实感性”必须从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和文化实践能力的主体性根据方面来加以领悟。它是对人在现实关系中的压抑性满足的冲破与挣脱,充分强化人的主动创造性和批判性,重新整合了人类审美文化领域中感性与理性的内在统一性。当代审美文化领域中的感性主义泛滥,其消解性危机可以在“真实感性”的命题中得到批判性阐释。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哲学的审美自觉是西方哲学理论走向深化的重要标志.对审美问题的自觉观照不能被简单理解为哲学的理论情趣问题,在生存论的意义上,近现代哲学的审美自觉蕴涵着时人的本真的生存方式和境界,即美的生存方式和境界的自觉,这一自觉有利于哲学克服科学和宗教等文化形式对人的存在的贬损,在对人的存在的召唤、呵护和守望中确证自身的合法性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雍  徐放鸣 《阅江学刊》2013,(5):137-140
随着审美文化研究日益呈现出开放的趋势,近年来,学者提出了地方审美文化这一新的课题。地方审美文化具有独特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加强对地方审美文化的研究,在拓宽审美文化研究范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审美文化厚今薄古的不足。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地方审美文化可以借鉴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方法,结合地方审美文化所具有的原生态性、历史传承性、地域性等特征,有助于我们建立起本民族自己的话语模式,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一方面指政治与经济的现代化,同时也指文化的现代化。文化,中国传统所指是“经史子集”,故如学界已形成的共识,探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无法绕开的史学现代化这个重要课题。通常,人们习惯将“五四”视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起始,其实2...  相似文献   

12.
西方审美文化的绵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文化概念在西方历史语境中经历了演化过程。斯宾塞最早从创造健康的文明生活角度提出审美文化概念。莫里斯接着从“人民艺术”出发阐释审美文化,让其服务于打破“富豪社会基础”的“社会革命”。盖格尔的“文化风”和利维斯的“文学文化”概念都具备了审美文化内涵。沃尔佩和阿多诺分别对“资产阶级审美文化”和“文化产业”作了批判。今日审美文化研究应当注重发掘其历史性与绵延之维,并从当代文化立场作出新的批判和创设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在广州举行“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理论研讨会,近4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着“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的主题,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功用、当前的文化现实、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社会基础、文化创新机制、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冲突以及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等有关文化建设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召开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理论研讨会@旭日  相似文献   

14.
范兰德 《社科纵横》2007,24(4):88-90
诗词意境审美具有朦胧性与不确定性,是“视而不见”的“无象之象”,是“玄之又玄”的难以言明的审美范畴;中国文化思维中的朦胧客体的“道”、“玄”、“气”、“禅”及其直觉思维方式,决定了意境创造及鉴赏的不确定性;意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意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及意境创造与欣赏过程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神游外象”直觉性与“空白”的独特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5.
“物感说”与“摹仿说”分别为中西古典审美方式。一般来说,“物感说”的形成是以《乐记》为标志;“摹仿说”的形成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标志。由于这两部著作产生的年代十分接近,也就成为中西古典美学寻根溯源予比较的最好样本。 由于人类共同的起源及接近的生理、心理结构,在审美思想上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同时,也由于生活环境、民族习俗、社会形态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审美思想的差异,也包括审美方式的差异。往往,审美思想的差异又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审美特色。“物感说”和“摹仿说”一定程度代表了中西方古代的文…  相似文献   

16.
于文秀  任毅 《学习与探索》2023,(7):120-126+2
对东北的书写,已成为近年来文学创作的热点之一。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会背景与“东北文艺复兴”的文化语境下,新世纪东北工业题材小说创作,既接续了自近代以来工业小说的创作思维、审美旨趣、工业精神内核,又在新的历史语境中,以日常生活、个人记忆触摸转型时代东北工人的生存与精神状态,突破工业题材固有的创作范式,用新工业题材创作、新人民性探索给予东北新的想象。  相似文献   

17.
当不同性质的审美文化、不同的审美观念碰撞在一起时,就必然出现审美的冲突。审美冲突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的冲突、时代性的冲突、民族性的冲突、阶级性的冲突和群体性的冲突。审美的冲突有利于促进不同的审美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并促进新的审美规范的产生。审美文化不仅有排它性,也有融合性。审美整合是审美冲突的后续现象,它体现了人类审美活动的“兼容性”,是不同的审美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是不同的审美文化的重新组合。审美文化的适应是不同的审美文化经过长期的接触、联系、调整而改变原来性质、模式的过程,也是建立新的审美模式、产生新的审美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东方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提出“东方现代化”这问题,是因为在过去若干个世纪中,现代化几乎与“东方社会”无缘。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在很多人看来,“东方现代化”是否可能,是一个只能“悬置”的问题。起初“东方”还只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而“西方”社会是从古希腊、罗马文明发展而来。在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做世界的“西方”,中世纪以后,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市民文学形象的塑造目标是什么?我以为,新型市民应该是“创造文化”和“为文化所塑造”的新文化品格;是驰骋于市场经济战场上的知识型或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告别了计划经济生存方式的人;是离开“一次性教育模式”,以“终生教育”优化自身素质结构的人;是勇于向自身负面人……  相似文献   

20.
文学批评的现代化转型浙江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徐岱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今成了海内外汉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比较起来,眼下更为热烈的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对“诗性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的讨论显得相对冷静了些。这自然是让人遗憾的。因为“文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