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是国家权力和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因此政府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其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为社会公众谋取利益。但是,我国当前一些政府行为在某些方面偏离了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政府自身利益的出现,造成了政府的公正性和超越性的降低,使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扭曲,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追究其根本原因是由政府利益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执行是将国家、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由此可以知道公共政策的执行与公共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公共政策落实的主体是政府的工作人员,这就意味着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种势必会受到两种利益关系的影响。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相互之间的冲突问题,找出其冲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找到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互惠的路径,避免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产生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领导干部的利益得失历来是复杂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在全面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大背景下,领导干部作为利益的调整者与被调整者,如何对自身利益诉求进行科学统筹,达成与公共利益的平衡,是改革是否公平公正、民众是否满意认同的关键点。一、领导干部利益诉求的主要内涵从本质上来看,利益诉求是指一定的社会集体、组织或个体为获得自身在生存、发展和心理上的满足而对经济、地位和权力的申诉与请求。总体来看,当前领导干部的利益诉求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政治参与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核心因素,是公民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弱势群体争取、维护、实现自身利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界定”弱势群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约瓶颈和原因, 认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善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势在必行。从政府理念、监督机制、组织建设、文化教育等视角出发,提出了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政府存在自身利益追求,客观存在着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的混淆,对其中的利益分析及对公共利益内涵的明确极为重要。通过建立保障公共利益实现的民主参与机制等相关制度,才能有效地抑制利益错位,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和有效性,更好地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贺军 《决策与信息》2009,(11):50-50
本文是从利益法学的理念出发来研究法的利益基础的。从利益发学角度出发,法律的任务是维护特定利益的。历史上公法在利益选择方面是维护公共利益。但伴随着时代的呼唤,现代公法也必须维护好私人利益,其利益基础应当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并立与整合。  相似文献   

7.
政治环境、战略利益与公司政治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何企业都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政治环境对企业的战略利益产生巨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积极地参与政府进程能够降低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赢得竞争优势.基于这种认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司政治行为显著增长.从商业战略理论出发,将政府变量引入五种竞争力模型中,并对西方公司的政治战略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国家认定的公共利益就是真正的公共利益?大多数人认定的公共利益就是真正的公共利益?在现今国内有一些热点事件,人们把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相混淆,偷换概念,利用国家权力行使私人利益。笔者对现今热点事件及其背后影射的"公共利益"进行分析,以期界定和识别广泛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公共利益的实现.本文从公共利益的实现主体和公共利益实现的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了两个认识的误区;从社会利益中的不和谐、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及其政策博弈、政府官僚科层制、政府公共行政权力的扩张、政府的自利特性、对公共利益理解的差异、公共利益实现主体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公共利益实现的障碍;并在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克服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话语是一种关于语言传达和交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又是改造世界的工具,当人们对话语的分析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深入到语义分析的领域时,话语便成了人们表达自我的一种权力,即“话语权”。在现代多元民主社会里,人民群众应该充分行使自身的社会话语权,政府应不断倾听社会的声音,使各阶层话语权得到均衡与整合,将国家利益内置于社会公众利益之中。只有以公共利益为为价值取向,政府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公共政策,社会才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  相似文献   

11.
追求公共利益是公务员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公共利益为信仰,以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职业标准。然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揭示出,市场经济下私人选择活动中适用的理性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政治领域的公共选择活动,政府及其公务人员也具有自身的利益目标。在我国机构改革中,不应忽视公务员的现实的、物质的需求,应设法在健全和完善制度约束的同时进行制度激励,奖罚明晰,将公务员的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组织中的政治行为,是指不是由组织正式角色所要求的,但又影响组织中利益关系的行为,涵盖了那些影响决策目标、准则或过程的行为。个人和群体的政治行为包括影响他人行为的企图和组织中的事件发展过程,目的是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满足自身需求和实现自身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确保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彰显,而政策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执行。  相似文献   

14.
杜辉 《决策咨询通讯》2008,(6):27-27,31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层面和法律层面的社会责任。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是维护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保障机构,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鼓励、引导、监督、考核、奖惩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领导科学》2012,(32):1
吕承文在《派系政治的成因及改造路径》一文中指出,派系政治是一种特殊的利益政治现象,本质上是社会利益导向的混乱及利益疏导机制缺失所引发的各利益团体在非制度化框架中的无序竞争。社会内部的利益分配不仅要做到归属清晰,还要保障公平正义。欲将派系政治合理改造并制度化,应当处理好评判标准与利益基础两组变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使派系政治在法治框架内呈现有序竞争状态,杂而不乱,人们的趋利性得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长三角为例,认为漠视或规避多元主体利益阍的冲突是传统区域规划失败的根本原因,雏护公共利益是区域规划的本质要求。从地方本位入手,指出长三角地区各个行政主体间由于利益不协调的一些。表现,阐明协调政府间利益是区域规划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调整若干建议,从而提高区域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李斌 《领导之友》2012,(5):24-26
网络参政是指社会政治主体为了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和政治主体自身权利的价值追求,目标指向现实社会政治体系,并以网络为载体和途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行为。在网络参政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参政犹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成果,也是中国政府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却是现实社会主义艰难探索的永恒主题.总体看来,新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经历了从政治职能与公共职能并重,到以政治职能为重心,再到偏重经济职能,然后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下,包括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内的各种利益关系能够得到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创新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启示在于:政府改革创新必须依据本国国情,以国家利益为重;必须遵循渐进原则,综合利益平衡;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公利压倒私利;必须高度关注民生,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19.
赵颖 《经营管理者》2012,(3):195+194
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确立有力的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正当权益,防止了权力机关滥用行政权,对于树立诚信政府,维护政府和法律权威,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政府权力扩大、法治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适用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如适用范围狭窄、"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缺乏司法保护等,本文旨在运用行政法相关理论对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进行阐释,希望能对后来学者完善信赖保护理论和机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政府监管的目标是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公共利益。基于利益偏好、资源禀赋与行动能力三个维度来分析政府监管的行动者体系,具体探讨政府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受益者、行业协会和媒体的行为逻辑,以此对政府监管失灵做出解释。为此政府监管改革,应正视不同行动者的利益差别,在此基础上促进其合法合理的利益诉求,平衡不同行动者的行动能力,从而提高政府监管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