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两个转变王启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了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行两个转变,既是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方式与统计改革杨忠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大变革。在经济体制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变革过程...  相似文献   

3.
“两个转变”中的国有企业改革张颖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  相似文献   

4.
加强金融监管是市场化改革的现实选择杨忠海赵景乐市场化改革是我国“九·五”和2010年远景规划确定的目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这一前提下,探讨金融监管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加强...  相似文献   

5.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求推进经济体制的转变,而且需要推进社会和政治体制的配套改革。因此,以社会事务行政管理为己任的民政工作也面临着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民政管理体制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管理新方式转变;二是民政事业发展方式从单纯福利型向公益型和效益型转变,进一步提高民政事业的社会效益和民政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上述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政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此问题我们走访了广州市民政部门,并调查了部分区、街和民政福利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各级政府肩负的历史重任。新的形势需要新的服务,新的  相似文献   

7.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难点及对策刘长青当前,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我们总结了专业银行体制多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后得出的结论。国有专业银行必须向商业银行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济实...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势在必行。当前,转变增长方式应首先处理好新上项目和现有基础间的关系,抓住技术改造这个着力点;从长远看,转变增长方式则取决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同时.必须深化改革,为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必要的体制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财政状况,指出1998年我国实行从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向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变,具有扭转市场疲软局面的重要作用,但我国的财政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财政信用的体制建设是化解财政信用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论学术理论期刊的市场边缘化现象与未来发展的理性抉择张振华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作为期刊出版部门,已经从传统体制下的政府出钱,编辑部出刊的机制中被推进市场,向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转变。期刊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竞争机...  相似文献   

11.
培育和发展中国农村市场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和发展中国农村市场体系徐柏园农村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必须培育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市场体系。回顾中国农村改革17年的历程,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从1985年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决策体制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中枢系统,也是决定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决策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创建新中国的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具有其历史合理性。决策体制从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决策权力日趋集中的体制,存在着决策结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制度化程度低、偏重经验决策、决策过程封闭和缺乏自我修正与调节机制等弊端。改革开放后,决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决策结构、决策方式和决策机制三个主要方面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建设。决策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以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为导向的决策体制改革,成功应对了中国由经济和社会迅速变迁所带来的各种挑战。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决策体制改革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是:从个人决策向民主决策、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从决策组织高度集中向决策组织结构分化、从封闭式决策向开放式决策、从被动参与决策向自主参与决策、从决策非制度化向决策制度化转变。一个中国共产党主导、多方参与、科学论证、过程开放、依法运行的决策模式在决策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主导包办向社会、企业、个人多元参与转变;由管办不分、政事不分向管办分离、政事分开转变。为此,政府需要实现从经济目标优先向社会目标优先的转变,建设型财政体制需要向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转变,实现依法行政,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建构适合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与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人民内部矛盾面临的新课题──利益群体矛盾靳连芳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传统意义上的阶级和阶层发生了新的分化组合,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利...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家在实现“两个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陈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微观经济的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是实现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题中应有之意。现代企业家,是企业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的直接操作者和内在驱动力,培养和造...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尽管目前儿童福利机构的职能转变仅是刚刚起步,数量还不多,但是它让我们看到了儿童福利院的改革开始触及体制、职能等深层次的问题,表明儿童福利机构的办院形式通过扩散、辐射,开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受益人群从单纯的孤儿、弃婴向社会众多有需求的儿童和家庭转变,服务内容从注重儿童基本生存权益向注重提高儿童生活质量,保障儿童合法权益转变,服务队伍也开始从经验型、保姆型向专业型转变,由此昭示出了儿童福利机构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先试先行者和首善之区的广东,理所应当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穿2010年广东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三大体制条件姜作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也涉及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需要各种条件与之配合。本文试图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条件及其改革对策选择作...  相似文献   

19.
银行储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选择岳万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必然趋势。储蓄做为专业银行的主要融资渠道,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银行储蓄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们亟...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育改革也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刘锦东,李春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高校教育如何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就是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