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毅瑾 《上海统计》2000,(12):36-37
宝山区是全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区域内拥有以宝钢为代表的特大型钢铁企业,1999年底,黄菊书记在视察宝山后,对宝山的发展提出了“一业特强,多业并存”的区域经济思路.“一业特强”就是要依托宝钢,做大做强宝山的冶金延伸业,大幅度提高冶金延伸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其在全区工业(村及村以上工业,下同)中的比重,培育龙头型、明星型企业,本文将依据1995~1999年我区工业冶金延伸业的统计资料对我区工业冶金延伸业的发展趋势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上海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琳 《上海统计》2001,(11):36-38
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将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体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上海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又是重要的工业基地,认识上海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层次与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谢旭 《上海统计》1999,(12):28-32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的经济、贸易中心.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992年到1998年七年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1%,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上海的外贸出口额七年间增长了300%多,即使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7年、1998年两年,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由此可见,外贸出口已成为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基础,也是最复杂的环节,开始了改革的进程.20年来,上海的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按照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有领导、有步骤地深入进行,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一、1997年上海工业发展的回顾1997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工业生产保持适度增长,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逐月提高,但市场制约影响仍然较大,企业面临各种减利因素较多,工业企业利税仍然负增长.1各种经济成份工业企业总产值全面增长.1997年,上海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60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68.39亿元,比上年增长3.8%;集体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7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59.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相似文献   

6.
金珉 《浙江统计》2005,(2):30-31
嘉兴市在2003年提出了"工业立市"发展战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经济的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如何科学评价我市的产业竞争力,准确把握我市产业在全省市场内的优势地位、状态及程度等,已经成为我市"工业立市"战略实施过程中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使我市企业在全面参与国内外竞争和合作中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群体,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工业企业资金相互拖欠已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这不仅使社会资金循环受阻,同时也严重困扰着整个工业经济的正常运行。湖北省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主要生产资料产品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资金拖欠显得更为突出。据1994年统计,湖北省工业企业相互拖欠达407.63亿元,其中人欠资金244亿元,欠人资金163.63亿元。1995年4月底,全省独立核算工业应收款帐净额达333.49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7.4%。若按人欠和欠人1:1的比例推算,则拖欠总额已达666.98亿元。由此可见,解决企业资金拖欠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曾建民 《统计与决策》2004,(10):105-106
一、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与竞争优势,把握湖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历史机遇 第一,湖北老工业基地已初步摆脱了困境,出现了新的增长.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国企改造,湖北老工业基地以武钢、武锅、武船、大冶特钢、青山热电厂等一大批大中型国企已基本完成了债转股、产业主辅分离、下岗分流、技术改造、分离企业办社会等改革,武钢、大冶特钢、华新水泥等上10个企业实现了上市融资、资产重组等改革任务,使武汉、黄石老工业基地初步完成了产业转型和接续产业的发展,部分国企也扭转了亏损状况,出现了增长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一、导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的企业在贯彻党中央“两个转变”方针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上海新三年大变样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上海率先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目标,以及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扩大上海经济对全国的辐射,促进东西部经济的联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海的产业结构正处于内部有效的调整和向外的强烈辐射之中。单纯发展工业显然已与上海的战略目标相悖,实际运作结果也表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内在的互为因果关系,日益表现为第三产业的不适应和超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宁夏凭借丰富的电力、原材料、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把发展高耗能工业作为发展宁夏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位于宁夏北部的石嘴山市已建成高耗能工业基地。截止目前,全区71%的高耗能企业集中在石嘴山市,工业产值占全区高耗能企业产值的3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宁夏资源、能源优势的延伸与转化,为促进宁夏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11.
上海工业企业在“三年大变样”过程中,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力度,使全市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投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为推动上海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作出了贡献,也使工业企业科技开发工作步入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科技开发新机制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12.
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桑塔纳轿车正式投产以后,使上海的汽车制造业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上海工业六大支柱产业之首,并成为上海在全国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对上海的经济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不仅带动了汽车零部件、金属冶炼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商业、金融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到1999年底,上海汽车制造业资产总计已达642.61亿元,年总产值598.01亿元,年产品销售收入584.2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9.66亿元,上交税金51.87亿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上海工业生产增长走势前低后高,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恢复,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呈现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缩小、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回暖速度领先全市工业等特点,由此判断2010年上海工业经济总体将比2009年有所增长,全年走势呈现"前高后低"、缓慢下行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建设,已拥有近四十万个工业企业,这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主要基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再指出,在经济建设上要坚持从外延为主转变为以内涵为主的方针.最近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江苏考察乡镇企业时指出,乡镇企业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也是党领导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项巨大成就.他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搞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是一项重大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根本的方针.上海的乡镇工业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70年代在城市大工业的带动下,有了较快的发展,80年代中期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发展,乡镇工业的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时至今日,上海的乡镇工业已成为全市工业总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近两年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与整个工业发展速度减缓的趋势相一致,上海的乡镇工业增速也有所减缓.减缓的原因何在?怎样再塑上海乡镇工业生产发展的辉煌?上海市企业调查队对此进行了专题的走访和问卷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1.3万家,虽然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但它们的销售收入却占48.5%,上缴国家利税占60%以上.国营大中型企业生产的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这些企业是我国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是各经济部门主要装备的提供者,也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基地.我国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8116个,科技人员77万人,仅1990年一年就完成万元以上的技术开发项目20375个,投产率为89.3%.  相似文献   

17.
张远军 《中国统计》2005,(11):21-2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共中央做出重要战略决策,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实施这一决策的重要保证。特别是目前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处于经济增长和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金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仅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同时也是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东北老工业基地非公有制经济在金融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国有经济和国有控股经济以外的所有经济成分,它主要包括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在东北金融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东北老工业基地非公有制经济对金…  相似文献   

18.
“八五’时期,上海工业面向市场,迎接挑战,取得了工业生产的伟大成就.1994年上海工业总产值比1990年增长94%,年均增长18%,工业对上海国民经济的增长继续保持着强大的推动力.在工业生产不断增长的同时,上海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业结构层次持续提高,培育了汽车、电子信息设备、电站成套设备、石油精细化工、钢铁、家用电器和电子计算机、生物及现代医药工业等一批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这些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强大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对 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加的今天,我国大部分企业仍对技术创新活动重视不足,相当—部分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而在西方国家技术创新活动已成为众多企业内部化、日常化和制度化的技术经济活动。这些国家70%—80%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在企业中完成的,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活动最主要的“创新基地”。大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紧迫要求。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分析企业是否有追求技术创新的欲望和能力,关系到我国工业是否具有走上集约化增长的微观基础,企业的科研…  相似文献   

20.
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当前的热门话题。那么,企业的统计工作在其中能发挥或已经发挥了哪些作用呢?为了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的决策机构又是怎样重视和利用统计信息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最近记者走访了上海市荣获1990年全国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光进单位的部分企业。留给记者一个深刻的印象是,统计工作在这些企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对搞活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信息使企业管理者耳聪目明我首先来到了建厂已有37年历史的上海手表厂,30多年来,这个厂从第一块国产手表呱呱坠地到日前已牛产出1亿多只手表,已上缴国家利税50多亿元。“不掌握统计数据根本就无法组织生产!”这是上海手表公司(集团)副总经理、上海手表厂总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