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词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推算词体的历史.唐及北宋尚无尊体的意识,迨至南宋,词人学者已有了尊体的萌芽;宋元之际,诗人们才有意识地推尊调体,出现了代表人物张炎和权威著作《词源人》。人以香弱、媚艳为词作之本性,创作成就不大.但明代把诗与词接在同一源头上,在词体推尊上又远过前人。明人文学以情为衡器,为调体的样式落实了地位.清代词学,等体达到空前高度.清代词人二千余位,超过宋代;词学在清代已作为一种严肃的学问;清人传承诗词同源说,对“诗象”之说批驳甚力.  相似文献   

2.
陈雪军 《兰州学刊》2007,(12):123-125
明末清初的梅里词人有很多,和朱彝尊年岁相近有缪永谋、李良年和李符等.《浙西六家词》刻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浙西六家中,梅里居其半.除朱彝尊之外,李良年、李符也同是梅里人.素与朱彝尊为文字交的缪永谋却没有入选,缪永谋其人其词也因此鲜为人知.《全清词·顺康卷》也失收其《南枝词》.文章粗略地勾勒缪永谋的生平、与朱彝尊等梅里词人的交游以及其词创作的风貌.通过考察缪永谋的词,可以了解梅里一地词坛创作的情况,亦可以明白早期浙西词派形成过程以及由云间词派向浙西词派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王鹏运在推动词学发展上,除了数量甚众、风格卓异的词作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词学思想及其对临桂词派其他词人的影响。他以词体为尊,推重词的比兴寄托,倡导“重”、“拙”、“大”“作词三要”,重词之体格,讲求体格与声律二者并重,推重空灵而厚重的梦窗词,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临桂词派的重要词学理论《蕙风词话》的建构与形成,为临桂词派形成自己独特的词学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唐宋词”是唐宋时“曲子”这一音乐艺术形式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以文案形式流传至今的“唐宋词”,是当时词曲一体的曲牌体声乐作品中的歌词。唐五代时,文人往往称“词”为“曲子词”,或简称为“曲子”。至宋代,词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曲子词”有了不同的称谓,如“诗余”“长短句”“乐府”“乐章”“琴趣”“笛谱”等,有的干脆将其简称为“词”。这些称谓,有的是词人对“曲子词”来源、性质的一种认识,有的则为词人的一时之兴。但是,曲子词是一种声乐艺术,其词体由音乐所规范,在唐宋是无疑的。所以,若从明确性质的角度出发,用“曲子词…  相似文献   

5.
张世斌 《江淮论坛》2005,(2):171-173
纳兰性德是清代词人中引人注目的一位满族天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被并称为“清初三家”,而朱、陈二人都曾提出了自己明确的创作理论,并开创浙西、阳羡二派。纳兰虽未开宗立派,但其词学见解、思想在诗、词、文中亦多有涉及,而目前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本文将重点论述纳兰词学思想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宋词体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将词体作为最基本单元的话,则词体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层:词体、种词体、亚范型词体、范型词体。亚范型词体约有六种:花间体、柳永体、东坡体、美成体、稼轩体、白石体。在六大亚范型词体中,只有三种堪称词体范型:柳永体、东坡体和白石体,分别代表了三种词人和三大词性:市井词人、诗人词人和职业词人以及伶工之词、士大夫之词、职业的工艺化词。  相似文献   

7.
清代的词论,比了词的创作,成就要更大一些。而在浙派词人占统治的清初词坛,徐釚的《词苑丛谈》,可说是在“家白石(姜夔)而户玉田(张炎)”(《静志居诗话》)的一片卑弱的词风之中,透露了一点要求补偏救弊的呼声;对后来兴起的常州词派,在思想和理论上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徐釚(公元1636—1708年),字电发,号虹亭,江苏吴江人。据朱彝尊《徐电发南州集序》及《清史稿·朱彝尊传》载:釚于康熙十八年与朱彝尊等同试博学鸿词,并同授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徐釚与朱彝尊不仅同入史馆,而且“又僦舍同居”,在  相似文献   

8.
从词集选编及校评角度对"清季四大词人"的词学理论与创作做整体研究,探讨四人的词学思想与艺术旨趣。他们重视词学基础文献的搜集、整理,且成果显赫;注重词学理论的阐发、弘扬,将理论与创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其丰富的词学思想主要通过序跋与评议体现,大致表现在尊词体,重情性,倡重拙大,主寄托,彰显出自觉的词学流派意识,并有开阔包容的词学观。四大词人将选编、校勘、理论、创作四者结合,尤其是比兴与寄托手法的运用,使"清季四大词人"在词集选编与艺术创作旨趣方面达到审美趋近。  相似文献   

9.
空间是词体描绘的重要主题和物象,也是其内在的形式肌理,两者有机融汇在词体文本中,构成“词空间”。它经由感官开启、心理幻构、符号物化三个维度,在情感抒发、情态叙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并为词境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境界”以“境”即诸识所开启的感官空间、心理空间为基础,经过词人精神气象、胸怀志向的陶铸凝定,最终表现于词体的符号空间之中。读者穿透符号的帐幔,与词人同情共志、心气相通,境界方豁然显现。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一出现即以其深婉的情思和柔美的境界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婉约因此而成为词之正宗。在众多婉约词人中,秦观的词,“辞情相称”(清朱彝尊《词综》卷六引蔡伯世语),写出一种纤细幽微的柔美之境;而作为旷世才女的李清照,力主“词别是一家”,推尊婉约词风,其词作也清新俊丽,柔婉细腻。二人因此成为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作为婉约词的杰出代表,秦观李清照的词有许多相同点,首先,风格上秦李词都具有清丽的特点,秦词柔婉清…  相似文献   

11.
司空图首先提出“豪放”这一审美范畴并用于诗歌批评。随着苏轼的进入词坛,“豪放”一语被引入词学批评领域。它初指词的形式“不入律吕”,但其内涵迅速扩大至包括词的内容逸出传统范围,表达豪壮之情,阔大之景,词人的性情具有“豪放”的特征,等等。明代张(?)将“豪放”与“婉约”作为词的两种典型风格提出,这在对词体的认识上迈出了一大步;清代的词学家们从词调的要求、词的内容及词人的素质等方面论证了“豪放”作为一种词学风格存在的必然性,并进而探讨了“豪放”词风的艺术内蕴。  相似文献   

12.
试论贺铸词风格的多样化李维新明人张在《诗余图谱·凡例》中曾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其后谈词者便习惯按风格把词人纳入豪放派或婉约派。由于词体以及词学发展史的特殊性,这样的分法对大多数词人来说,基...  相似文献   

13.
刘熙载的词品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词学极盛,词的创作也很繁荣;而且词的理论批评和创作实践又能互相结合,成为这一时期词坛上的特点。这期间,主盟词坛的,中叶以前为渐(江)派;以后为常(州)派。浙派以朱彝尊和厉鹗为代表,提倡清空俊快而宗白石,尊南宋;常派以张惠言为代表,提倡比兴寄托祖清真,尊北宋。虽然各与其所尊有矛盾,但他们的理论、创作都是为了补弊救偏而发的。浙派提倡清空以救明末词流为纤巧之失;常派提倡寄托则防当时的“淫词”、“鄙词”和“游词”之患(金应珪《词选后序》)。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社会的主要矛盾已逐渐由民族矛盾转为阶级矛盾,清政府“恩威兼施”,封建知识分子在清廷的淫威和利诱之下,甘愿为异族统治政权服务,讴歌它的“太平盛世”。这样的社会政治条件孕育了和培养了浙派词人,他们宣称“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朱彝尊《紫云词序》)这就走上了脱离现实,追求声律之美的道路。自嘉庆、道光以后,阶级矛盾愈来愈尖锐化,终于爆发了太平天国伟大的农民  相似文献   

14.
马洪词补目     
马洪字浩澜,号鹤窗,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著名词人,创作态度非常严谨,自称“四十馀年,仅得百篇”(转引自杨慎《词品》卷六)。明人对其评价很高,如杨慎《词品》卷六评其:“善吟咏,而词调尤工。”可是,自从清代朱彝尊加以批评以来,马洪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连其词集《花影集》也  相似文献   

15.
顾贞观是清初的重要词人,与陈维崧、朱彝尊有“三绝”之称。光绪四年(1878),秦赓彤在《重刻弹指词序》中指出,“唐宋以来,词格凡几变矣,先生之词,穷其变而会其通,而极其至,神明变化,开前人未开之境,洵乎为一代之词宗”①,对顾氏之评价不可谓不高。但总的来说,经过近三百年的历史积淀,顾氏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实远逊于陈维崧、朱彝尊。顾贞观曾无限感慨地说:“古今名迹,显晦有数存焉。”(《水龙吟》词序)由其生前自视己词“可信必传”的信念与身后己词颇受冷落的现实之间的反差,我们完全可以顺着他的话说:古今名人…  相似文献   

16.
宋金元间词体创作明显地经历了雅化和返俗的过程,在这中间有两个值得注意的词人,即北宋后期的黄庭坚和金元之际的元好问。黄庭坚的时作俗词以及元好问的常作雅词,反映了词体风格转型时雅俗流变的情况,也表明了他们都是恪守词体特质的词人。  相似文献   

17.
北宋初期词人张先以其丰富而颇具革新意义的词体创作成为一代名家,影响了当时和其后的词坛,尤其是其词作中表现出来的“以诗为词”倾向,直接影响了苏轼的词体创作。从环境、组织、创作、个性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张先对苏轼词创作产生影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清代论词绝句组诗是一种特殊的词论类型.不少论词绝句组诗系统地评论历代词人,包含着对于词史及相关问题的见解,体现了论者的词史观.从词史的角度看,清人的论词绝句有词通史、唐宋词史、当代词史、地方词史、女性词史等不同内容.论词绝句特别注意在词史上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大词人,如李白、温庭筠、李后主、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张炎、元好问、杨慎、朱彝尊等.清人论词绝句通过对个体词人的评论,对词史发展嬗变的关键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对词史演进历程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论宋初体     
宋初体是由刘熙载首先提出的与瘦硬体相区别的一个词体概念,它主要指宋初时由词人群体写作集团所构成的词体范畴。从其词人构成来说,宋初体词人属于松散的士大夫词人集团,却有着近似的时代特征,一是承传着早期文人词的某些特点,书写士大夫的怀抱;二是效仿花间,词写艳科,从而具有了花间和早期文人词的双重品格。宋初体体现了北宋士大夫群体觉醒前夕的词体状态,为晏欧体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另外,就应体特征而言,花间体主要是为宫廷贵族的应制应歌,宋初体呈现应制应歌向应社的转型,瘦硬体则实现应社之特征。宋初体与瘦硬体无论在词人的创作动机、词体特征、词史地位等方面都存在种种差异,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生年晚于瘦硬体代表人物张先的宋祁被归入宋初体词人阵营。  相似文献   

20.
论晏欧体     
木斋 《中州学刊》2006,(3):210-215
晏殊、欧阳修所共同构成的晏欧体,是北宋士大夫词人的初祖,晏、欧共同具有“以诗为词”、“诗人之词”的一面,从而保证了词体有别于诗的独特风格;欧阳修首次对柳永实现了接纳,接纳的原因主要在于欧阳修不同于晏殊的人生态度;晏、欧作为北宋士大夫阶层的代表人物,改造艳科之词而为士大夫词。以诗为词的尝试,深致的情感表达,构成了晏欧词体士大夫化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