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在原始社会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没有这个东西,只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大分工,第一次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分离,这次分工以后,出现了商品交换;随后又出现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这时,“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59页)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历史上已经存在几千年了,它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它的最高阶段,在那里,“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誉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们所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120页)商品货币关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产品是商品,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一切都商品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成金钱关系。  相似文献   

2.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早在封建社会就已存在了,而且不断发展。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鸦片战争以前,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社会分工,也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内部进一步的社会分工,因而手工业中商品生产日益扩大,农产品的商品化也日益扩大。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特别是对我国东北农产品的掠夺,并在中国开办了一些农产品加工工业和轻工业,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元代“汉地”赋税制度的来源与商税的种类、内容、收入,以及统治者为保证商税足额所采取的政策,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元代商税是一种交易税,它只有住税而无过税,商税是三十取一,商税收入主要来自全国三四十处大中城市,但在财政收入的钱钞部分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仅次于盐课  相似文献   

4.
宋代经济法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虽没有经济法这一部门法意义上的称谓,但有关经济法制的内容在史籍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以史料为基础,从农业、手工业、商税、货币管理方面阐述和分析了宋代经济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代商税法律制度及历史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统治者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商税法律制度。宋代商税法律制度在商税的征收机构建立、相关立法、禁止非法增收商税、重惩商人偷税漏税、临时的特定减免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宋代财税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宋朝的统治者注意把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颇值得我们现代的税收制度借鉴。  相似文献   

6.
早在夏代(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我国已产生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了商人阶层、货币和市场,并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得到发展。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相适应,货币经济也得到发展,尤其是货币理论更为引人注目,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与借鉴。本文就此谈点个人认识。 (一) 我国古代的货币理论是极为丰富和宝贵的。在众多的货币理论中,单旗的“子母相权论”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元前524年,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意义,认识更为深刻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生产资料是商品,全民所有制经济之间的交换是商品交换等一系列问题上,已经没有很多争议了。但是有些同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之外的东西,认为充分利用价值规律会导致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是与计划经济相矛盾的。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必须突破,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明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商品是用来交换和出卖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就是以交换和出卖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商品和商品生产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因为社会分工,人们需要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人们需要经过买卖来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商品体现着不同所有者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经济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出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私有制,才开始产生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经过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末期,从商品生产中产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是“特种的商品生产”,这是斯大林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相区别的一个提法。列宁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斯大林的提法正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具体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人们知道,商品作为直接用以交换的劳动产品,早在原始公社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就出现了,尽管开始的时候商品交换还带有偶然的性质,以后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发展成为最高的形式,达到了顶点,但它并没有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而消失,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仍然存在。但是,能否就可以根据这种历史  相似文献   

10.
商品经济是一种很古老的经济形式。它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后,跨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种社会生产力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它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同各社会生产方式的生产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经济理论界有不同的理解。谈点管见,向同志们请教。要说明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商品经济是种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交换不是一  相似文献   

11.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实质,是要求得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社会主义经济是用计划调节的经济”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社会主义的实践(从苏联十月革命算起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尽管在具体的计划管理体制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些甚至是严重缺陷,但是,我认为还不可能从根本上去否定这一命题。诚然,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对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我们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总是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看作是同社会主义异己的东西,不是要加以消灭就是要加以限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教条主义的理解,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机械地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把商品简单地看作是私有制的产物。我们没有看到,商品生产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固然要以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依托,即以生产者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某种形式的占有为依托,但另一方面,商品生产又是同生产社会化紧密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2.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转型阶段的两宋,其商品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虽然当时主导性的经济仍然是自然经济,但宋代商品经济无疑呈现出划时代的发展变化:坊市制度的打破,商业大都市的形成,草市、墟市的繁盛与经济型市镇的崛起,商业活动的活跃,坊郭户籍的出现,社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商税比重的增大,都表明当时的商品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封建国家惠商政策的实行以及宋代经济观念的转变和富商大贾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规律,亦称“价值法则”,它是商品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最基本的、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恩格斯指出:“价值规律正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挥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原因,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差别;而全民所有制也还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全民所有制:其一,这种全民所有制还不能占有社会全部生产资料,而只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其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企业各自都具有自身的局部的经济利益,企业内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批发商业是商品流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商业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由于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地区不断扩大,物物交换逐渐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正如马克思所说:“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马思选集第二卷第102页)社会化的商品生产,要求有大规模的商品交换,而大规模的商品交换就更加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随着商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决定;商品交换过程中必须根据等价原则来进行。这是贯穿在商品经济中的一种客观必然性。不管人们是否承认价值规律的存在,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就必然有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九年无锡举行的全国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讨论会后,我国经济学界的许多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基本上肯定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单位,企业之间的交换是商品交换关系,多数人还突破了生产资料产品不是商品的框框,认为生产资料产品也是商品,并进而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我国多年来组织生产资料流通的实践来看,是否承认生产资料产品的商品性质,不仅是关系着能否按客观经济规律组织生产资料流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也是关系能否建立科学的生产资料流通的经济体系(物资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国广大的物资  相似文献   

17.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毛主席指出:“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毛主席的这个重要指示,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商品制度及其价值规律的作用,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德。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决定;商品交换过程中必须根据等价原财来进行。这是贯穿在商品经济中的一种客观必然性。不管人们是否承认价值规律的存在,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就必然有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过去,有一种传统的理论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是计划经济,不应有竞争,把竞争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其实,竞争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而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特性,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就必然存在竞争的。近几年来,我国实行了搞活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市场的调节作用也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步开展起来了。正确认识和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对于搞活经济,促进生产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两宋时代,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使得宋王朝渐次有可能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商税网。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虽有所认识,但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对在宋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商税网及其管理制度略作一番考察,以期从一个侧面来了解商税网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