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机关据以活动,人民权利据以实现的最高准则,宪政则是以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威而形成的一种以制约国家权力为手段,以保障人民权利为目的的政治运作。以有限政府和人权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立宪主义思想是实现从宪法到宪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宪政是宪政主义思想制度化的过程与结果,确立立宪主义思想,按照有限政府和人权保障的要求制定宪法、尊重宪法和实施宪法,是现代固家从宪法到宪政进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宪政建设中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许崇德,著名宪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一生参与制定了我国四部法律——54宪法、82宪法、香港特区基本法、澳门特区基本法。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整整50载的许崇德,独著、主编、参著的学术著作和教材共57种之多。他不仅是一位潜心耕耘的学者、一名桃李芬芳的师长,更是一位中国宪政建立与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  相似文献   

3.
许崇德,著名宪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一生参与制定了我国四部法律——54宪法、82宪法、香港特区基本法、澳门特区基本法。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整整50载的许崇德,独著、主编、参著的学术著作和教材共57种之多。他不仅是一位潜心耕耘的学者、一名桃李芬芳的师长,更是一位中国宪政建立与发展的参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世界各国的160余部宪法普遍尊崇人民主权、人权、分权与制衡、法治等宪法原则,宪法原则是民主精神的集中体现.然而有宪法未必有宪政,真正的法治与民主只能通过宪政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宪政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密切相关。本文首先界定了经济与宪政相结合的“革命经济”、“改革经济”和“宪政经济”3种形态 ,并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进行了新的判断;而后对宪政经济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即经济与宪政关系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宪政经济中的公民权利保护以及政府在宪政经济中的作用;最后 ,提出了以“宪政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公民概念是公民社会的特有概念,它界定了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平等、自由的关系,揭示了公民的权利对国家公共权力的本源性。公民社会构成了对公民个体的保护屏障,并同时对政治国家形成了有效的制约。公私法的划分对宪政具有重要的意义,私法是公民社会的基本规则。我国宪政建设应当以公民社会的建构为起点,将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相结合,并以经验理性为重点。公民社会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主要包括私人领域、社会组织、公共领域、社会运动等。宪政主义又称立宪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种主张以宪法体系约束国家权力、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或理念。这种理念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使政治运作进入法律化理想状态。良好的制度转型需要宪政制度予以保障,而宪政制度的形成依赖于宪政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宪政是防止公共权力侵犯公民个人利益的最高制度设计,是一切规则中的元规则。财产权是公民除生命权之外最重要的权力之一,现代文明国家都把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纳入宪法之中。税收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公共政策行为,必须纳入宪法之中,并依照宪法的规定,在与公民参与的对话平台上实现税收政策的合宪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从而有效地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美国独立、制宪及共和联邦制的奠基者华盛顿宪政思想的考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认为中国的宪政建设应该要符合本国的国情,要用不断发展的眼光来学习,重视权利的制衡,提升民众的权利意识,塑造中国的宪政文化。  相似文献   

9.
吕莎莎 《经营管理者》2011,(5X):218-218
宪政文化,是人类在追求和创建宪政的政治实践中,逐渐地形成的有关宪政的意识形态。宪政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代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就在于实行宪政。而宪政的实现,则离不开培育中国的宪政文化。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的宪政视角--《经济学与宪政秩序的伦理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寿宁 《管理世界》2005,(8):164-169
“Constitutional Economics”一词在中国先后被译为宪法经济学、立宪经济学、宪制经济学,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宪政经济学,冯兴元还提出比较合适的译名应该是宪则经济学,我是同意冯兴元意见的。不过既然现在流行用宪政一词,也不是不可,其实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如何理解这个词。关于宪政经济学,我在1997年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综述(当时译为立宪经济学),时过多年后再重读布坎南《经济学与宪政秩序的伦理学》这本书,仍然感觉有许多新的体会,因此才敢接受《管理世界》的约稿,作一篇关于这一经济学理论分支的述评。我的体会集中到一点,就是需要恰当地理解…  相似文献   

11.
宪法是法治的基石,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体制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宪政制度的协调配合。良好的宪政必须以健全的市场经济为前提。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的缺陷需要政府去弥补,市场经济盲目的发展需要宪政限制和束。  相似文献   

12.
徐华 《领导文萃》2006,(3):23-27
●立足于我国国情,落实宪法规定,通过制度创新,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以扩大人民民主为突破口,为问责制提供宪政意义上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西方宪法产生的根源入手,比较了近现代中国宪法与西方宪法之间的渊源。作者认为,宪法要在中国生长成熟必须将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适时适势结合,才能推动宪政法治。  相似文献   

14.
黄楠 《管理科学文摘》2010,(13):234-235
宪政这一人类文明遗产,由于其包含着对人类自身尊严的尊重,而使得宪政成为当今各国普遍的追求。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并非是丰富的宪政资源,相反却是一再的使我们陷入尴尬的境地。中国宪政建设之所以困难重重,关键在于宪政资源的缺乏。因此在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今天,在中国加快宪政化进程中积极开发宪政资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5.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演变的宪政背景分析 (一)"无标准"时期及其宪政背景 1949年~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前是"无标准"时期.1954年,<宪法>第9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或者口头控告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害的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司法审查的价值定位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包括了控权论、保权论、平衡论、效益,公正、自由价值说等等.事实上,我们谈论司法审查的任何一个价值都是有道理的,因为各圆根据自己的国情的不同,采取任一个价值都是合乎情理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各国的司法审查的价值观迥异,但这并不影响各国司法审查的正常运作的原因.我国推行的司法审查制度的价值观念从我国制定的〈行政诉讼法〉第1条中可以看出是多元的.该条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地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从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职权这一规定体现了监督控权说对司法审查的价值定位.体现了宪法中关于国家机关之间分工、制约与合作的精神.这也是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背景下司法审查的特殊之处.基于此,本文从宪政视角来谈司法审查,并分析了宪政视野下司法审查的价值,以及在宪政体制下司法审查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宪政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分权制衡的方式限制约束权力,以保障公民的自由与权利为目的的机制,同时联系民法上的民事权利,得出宪政与民事权利的关系,即民事权利催生宪政,宪政保障民事权利,两者之间应该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宪政经济学与宪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洪 《决策》2004,(2):46-47
在我的印象中,有两个经济学家对宪政感兴趣。一个是哈耶克,再有一个就是布坎南。哈耶克著有《自由宪章》,怀着对“人的统治”深深的疑虑。希望有一种“一般原则”制约立法机构。布坎南干脆就称自己的理论为“宪政经济学”。这本&lt;宪政经济学》就是他这一理论的综合性著述。宪政经济学的基础是制度经济学。它认为“制度是重要的”,即制度(包括规则、程  相似文献   

20.
张清先生近期专著《宪政的法理言说》紧密围绕宪政的经典基本理论问题展开论述,对社会阶层等热点问题进行宪政分析,是一部渗透多维学科思想和理论的学术佳作。笔者以作者颇为关注的村民自治问题为背景,对村民自治性质、乡村社会三角关系和产权制度等宪政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做一番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