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食品供应链条越来越长、环节越来越多、呈现出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等特点,进一步加大了食品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食品安全监管必须着眼于整个食品供给链的监管。但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恰恰割断了供应链体系的完整性。文章主要从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特征出发,就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思考,认为食品安全风险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应由传统的直接监管逐渐转向直接监管、安全信息交流与管制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的信息传递机制。由于可追溯体系能有效解决食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协调食品供应链成员间利益与风险,进而从整个食品供给链来管理食品安全,实现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逐步推进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应该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改革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跨境电商进口食品B2C的主要模式包括网购保税进口模式与直购进口模式。我国跨境电商进口食品B2C模式下的食品安全监管规制包括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政策以及平台层面的规则、标准等。以跨境电商进口食品流程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不同模式的监管异同,从监管规制角度指出该模式下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执法落实与监管信息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从而为保障跨境电商环境下进口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食品信息标签是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载体,合理规制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公共健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相关国家标准的发布,我国食品信息标签法律制度已初步形成,但食品信息标签仍存在信息不完整、理解困难等问题,为食品安全风险埋下隐患,也变相导致了消费者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应当深刻检视当前我国食品信息标签规制现状,充分反思法律规范的健全程度和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以维护公共健康和消费者知情权为落脚点,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优化进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分析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口食品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复杂性。针对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通过对发达国家典型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其特点——美国以品种为主的分散型食品安全监管、日本以食品环节分类的分步监管、德国分级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分析,结合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不足,提出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是以规范监管职责为内容,以惩治食品违法行为为手段,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目标为目的的。然而我国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映射出我国现阶段规制食品行业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性,表现在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食品召回制度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不仅要研究造成这些问题的背后成因,同时根据这些成因找出各自解决的办法,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这对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越来越反映人民的生活质量、国家的管理水平和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但是食品安全监督存在部门重叠、权责不清、监督标准严重滞后、监管法规体系不健全、地方政府不能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经费足额到位、流通领域监管不力、缺乏食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快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机制,从而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掌握主动权.国家必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大力开展并形成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环境,逐步完善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科学披露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风险信息,政府部门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的投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社会共治视角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以双向沟通机制、风险素养培养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为核心,形成了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但在核泄漏事故中仍呈现出交流手段陈旧,交流方案滞后,专家与公众的风险认知差等问题。我国应在总结日本经验的基础上,以“社会共治”理念为引导,通过明确风险交流主体的定位,搭建多样化信息沟通平台,建立风险交流公众参与机制,加强风险交流的国际合作来推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不是《食品安全法》出台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欧盟和美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比较研究,提出引入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综合运用立法规制、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三重架构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网购食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的信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网购食品安全问题普遍较为关注,但对网购食品的食品安全状况缺乏信心;消费者网购食品的频率、网购食品的花费、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态度、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是影响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因素.由此建议通过健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建立网购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等提升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信心.  相似文献   

10.
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对我国实体经济贡献巨大。对我国民间借贷进行立法规制和监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民间借贷规制中存在未能体现融资公平、适度竞争等原则,缺乏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和民间借贷风险控制等原则的规定,立法数量少且法律位阶低,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范围及如何规制不确定等法律问题。应当对民间借贷的概念加以界定;明确规制和监管原则;加强立法进行规制;明确监管主体;明确监管范围等以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食品生产领域潜在的安全风险十分巨大,食品安全监管也成为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从国际经验来看,食品安全保障的核心是政府监管职能的实现.为此,不仅要克服我国传统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弊端,而且要落实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机制.这就要坚持食品监管公共利益原则,合理安排现代风险社会条件下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分配.同时,也必须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监管的局限性,避免对行政监管的过度依赖,早日实现从单一行政监管体制向复合的市场化监管体制的转变,实现市民社会食品安全法治,使食品安全保障机制之上永悬利剑.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作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灵活、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之一,具有监管部门职能明确、监管环节相互衔接、注重食品的风险分析与控制、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透明等特点,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可以模仿一门式行政审批服务模式,构建集中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同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和食品安全预警与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析制度以及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真正实现有效的全程监管.  相似文献   

13.
激励相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监管效率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核心议题。信息不对称、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只有妥善处理好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食品安全目标上的激励冲突,形成他们之间的激励相容机制,才能真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文章首先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相容理论;然后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指明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激励不相容情况突出的问题;并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激励不相容食品安全监管的弊端——当监管政策体制激励不相容、博弈方违规行为收益更大时,无论监管部门如何调节人事结构,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经济理性的博弈方往往仍会采取违法违规的行为,三聚氰胺奶粉这样的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还会不断重演;最后对我国建立激励相容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专家理性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种理性因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二重性,从而偏离理性。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世界组织及各国多通过立法来弥补专家治理模式的缺陷,如 FAO/WHO 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欧盟的独立性原则和预防性原则,以及日本对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任职资格的限制等。我国可通过转变风险规制模式、保持专家独立性、引入同行评审制度、明确专家责任并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来规避专家理性二重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食品监管渎职罪只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在食品监管渎职罪中,行为人对违反食品监管法规持故意的过错心理,行为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发生没有认识或者行为人认为这种危害结果不会发生,其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发生持漠不关心的情感态度。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食品监管渎职行为因法规竞合所生诸罪名的认定,也要注意区分食品监管渎职罪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现行法律规定的食品安全监控模式的不足谈起,在分析了食品安全监控与保障的关键问题后,提出构建有别于一般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食品安全评价制度的见解。重点对食品安全评价制度构建的可行性、现实状况和路径选择做了详细的分析论证,主张以公众评价制度作为现行食品安全监控制度的补充机制,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体制效率提升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体制性弊端表现为披露主体的"缺位",政府的"权力幻觉"及组织机构的分散。提升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体制效率可采用三大策略: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俱乐部"式合作策略、食品安全信息风险评估机构独立化策略、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社区化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严重损害。引起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食品生产的垄断性、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仅靠市场机制无法得以根本解决。为此,有必要从构建独立监管机构、公共治理模式和行政问责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严峻现实,从食品供应链的视角出发,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涉及到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及实际调研分析结果,在对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概念阐释与辨析的基础上,探讨食品质量安全的定义与内涵,提出并深入分析供应链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的风险感知与消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的案例研究为例来探讨食品安全风险背景下中产阶级的风险感知与消费策略。研究发现,由于秉持健康主义身体观、专家系统分裂以及媒体霸权存在,中产阶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呈现出高度焦虑。为了纾解焦虑,他们使用了减少、挑选、品牌和人际信任四大策略。但由于受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的双重制约,消费者焦虑是无法消除的。因而,在加强客观风险治理的同时建立科学的风险交流机制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