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慈善捐赠机制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经济社会领域的整体进步,中国慈善捐赠机制在捐赠主体格局、募捐筹资机制、捐赠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监督透明机制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发展趋势.在慈善捐赠主体格局方面,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社会捐赠网络,个人与企业捐赠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传统基金会格局被打破,私募基金会迅速崛起.在募捐筹资机制方面,逐渐向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在捐赠组织管理体制方面,逐渐由"偏紧"的控制走向"宽松"的管理,由"条块分割"开始逐步走向"综合协调".在监督透明机制方面,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体、民间评估力量参与的慈善组织评估机制,完善慈善捐赠的公开透明机制.  相似文献   

2.
个人捐赠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国胜 《中州学刊》2007,(1):133-134
无论是慈善机构,还是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个人捐赠,特别是个人的小额捐赠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这里,首先是慈善机构本身要转变观念,要有战略眼光,要从公民慈善、道德教育等基础性工作做起。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居民的人均慈善捐赠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通过对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居民80%以上都曾经向慈善组织进行过捐赠,其中超过六成的人是自愿捐赠的。回归分析显示,居民的慈善认知、利他主义观念、税收减免、居民对慈善组织的关注等因素会影响到人们对慈善组织的捐赠;利他主义观念、税收减免、对慈善组织的关注、普遍信任程度、捐赠后是否获得收据和信息反馈等会影响到居民的自愿捐赠。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治关系、企业捐赠与财务绩效关系。结果发现,民营企业捐赠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分组后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无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捐赠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捐赠与财务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支持基于政治动机的民营企业捐赠与财务绩效无关的假设,表明有政治关系民营企业通过捐赠这一显性"租金",来建立和维护与政府的政治关系,以换取其它经济利益。研究结果意味着,在民营企业捐赠中,政府的影响削弱了捐赠经济后果,不利于我国慈善事业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捐赠基金的功能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捐赠在国内外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捐赠收入是许多大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更是推动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学捐赠基金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前沿热点问题,但是对捐赠基金的功能进行深入分析的并不多见.文章分析了大学捐赠基金的主要功能,并为大学如何荻取更多的捐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赈灾捐赠与公司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国的一次重大灾难,在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活动中,人们都希望能够为灾区人民贡献一点力量,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由于不可能人人都前往灾区作志愿者,所以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包括公司)都选择以捐赠的方式对灾区进行支持.其中,各个公司在捐赠问题上的态度和表现差异较大,引起了人们对赈灾捐赠与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普遍关注和讨论,笔者就此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对个人捐赠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捐赠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对基于Cobb-Douglas效用函数假设下的完全刺他主义和部分利他主义模型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考虑税收因素,推导了税收与捐赠的关系.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捐赠制度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公益捐赠的运行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公益捐赠事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近年来出现了假捐赠、强制捐赠和捐赠款物滥用等不良现象,围绕公益捐赠活动的纷争不断.本文抓住社会公益捐赠是法律和道德共同调整、认可行为的特点,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公益捐赠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公益捐赠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传承、信用体系和法律制度三个角度,对导致我国公益捐赠运行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同时在法律制度和信用层面进行了相应对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公司有无捐赠的权利能力,对我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公司的对外捐赠将会涉及到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只有在对公司是否具有捐赠能力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规制措施。笔者认为,基于我国现状,对公司政治捐赠应采取禁止态度。这是因为公司捐赠有弊端,且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10.
汶川震灾发生后,不同的企业做出了不同的社会责任的危机响应,引起了激烈争论.本文在赈灾捐赠案例的启示下,阐明了企业赈灾捐赠是一种应然的责任担当,是公益性与社会性的双赢.灾害时刻,企业应该科学制定危机响应机制,要做到:响应迅速,响应行为得当,同时要有反馈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社会捐赠存在着捐赠的观念不够普及、重视程度不够、捐赠政策和制度建设有待加强、教育捐赠资金的社会监督机制存在"缺位"、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缺失、高校法人责任的缺失、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足,应通过积极倡导捐资助学,形成全民参与捐赠的社会文化;借鉴商业营销模式,拓展捐赠市场;完善捐赠管理制度,规范捐赠工作开展;政府提供配套资金,刺激捐赠数量增加;实行税收优惠,体现政府支持;高校采取激励措施促进吸进社会捐赠;转变理念,明确校长社会捐赠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选聘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促进社会捐赠的有效开展等加大我国高校社会捐赠力度.  相似文献   

12.
SARS危机中慈善捐赠的特点与动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危机期间的慈善捐赠是继我国1998年抗洪赈灾捐赠以来最大的一次集中型捐赠活动。非常时期的慈善捐赠与以往的捐赠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形态,政府在慈善捐赠规范化与组织协调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慈善捐赠的动机表现为多样化和复杂化。以SARS事件为案例,可以看出公共危机中慈善捐赠的特点与动机。  相似文献   

13.
华侨在中国捐赠公益事业是华侨爱国爱乡的一种表现,长期以来也成为一项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支持和鼓励华侨继续捐赠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华侨捐赠政策。在不同时期,这些政策的内容有所不同,所反映的政府态度和政策特征也有所区别。当然,期间也存在着一些一以贯之的做法,并体现了保护捐赠人、教育先行等整体政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公益事业的发展程度与税收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公益捐赠的税收政策主要涉及捐赠者的税收政策和社会组织的税收政策.捐赠者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国外捐赠、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赠的税收政策,个人捐赠税收政策和企业捐赠税收政策.我国公益捐赠税收政策的主要特点:一是社会生成是政策生成的基础;二是从差别待遇到国民待遇;三是还存在政出多门和乱开口子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校社会捐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社会捐赠属于公益捐赠,是捐赠者的一种经济社会行为。运用经济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到开展高校社会捐赠的重要意义;高校社会捐赠既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有效形式,又是社会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因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对我国高校社会捐赠事业发展的现状,尚需采取对策,促进这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个人捐赠行为作为国家慈善事业的基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个人主观感受的视角来考察个人生活满意度对其捐赠行为的影响。个人生活满意度较高的居民,不仅更有动力进行慈善捐赠,以获得自我实现、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而且有能力进行慈善捐赠,其较高的收入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因此生活满意度越高其捐赠意愿也越强。本文采用2017年上海大都市调查数据对此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数据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越高、其捐赠意愿越强,但是生活满意度高对是自发捐赠、还是单位号召捐赠并无影响,对捐赠的金额也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从捐赠行为个体的主观感受视角丰富了我们对个人捐赠行为的认识,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慈善捐赠事业提供了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益捐赠的整体水平不高,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主要原因是中国人缺少投入公益、慈善捐赠的传统;从政府角度看,中国政府对公益事业的不当介入一方面挤占了公益组织的空间,另一方面对公民捐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负面影响;从公益组织自身角度看,大量公益组织在一般民众中缺乏知名度、美誉度,导致捐赠渠道不畅,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捐赠水平。为了扫除这些不利因素,为公益捐赠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为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使有实力、有活力的公益组织成为接受公益捐赠的主渠道;另一方面通过执政方式的转变引导公民文化的形成,使公民养成对社会负责,积极捐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的普遍捐赠基础之上的,政府应合理界定自身在捐赠中的角色问题:制定政策和法规,鼓励和保护民众和组织等积极参与捐赠;引导社会开展多元的捐赠,推动捐赠的大众化与民间化;履行对慈善机构的监管角色,促使慈善机构面向社会开展募捐活动,提升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捐赠是均衡财富分配、弱化收入两极分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社会捐赠机制是指国家对捐赠事业的管理及运作模式,由社会捐赠的鼓励,社会捐赠的管理,社会捐赠的回报三部分构成。基于我国现行社会捐赠机制三个构成部分的缺陷与不足,本文提出三点建议:一、完善社会捐赠鼓励机制,为我国社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确定一个合适的记扣比例。二、完善社会捐赠管理机制,大力扶持、发展、培育社会捐赠事业的载体非营利组织,规范管理,建立配套可行的法律政策体制和监督机制。三、完善社会捐赠的回报机制,建立正确的社会评价体系并完善捐赠的表彰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益捐赠的整体水平不高,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主要原因是中国人缺少投入公益、慈善捐赠的传统;从政府角度看,中国政府对公益事业的不当介入一方面挤占了公益组织的空间,另一方面对公民捐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负面影响;从公益组织自身角度看,大量公益组织在一般民众中缺乏知名度、美誉度,导致捐赠渠道不畅,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捐赠水平.为了扫除这些不利因素,为公益捐赠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为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使有实力、有活力的公益组织成为接受公益捐赠的主渠道;另一方面通过执政方式的转变引导公民文化的形成,使公民养成对社会负责,积极捐赠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