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考察李建成、李世民在初唐军政格局演变中地位的变化,认为李建成在李渊当权时期的地位始终高于李世民,他担当的责任也始终重于李世民;李建成本来是一位心中有天下格局的优秀帝位继承人,是李渊重点扶植的对象;李世民玄武门政变夺权后,必须妥善安抚李建成多年经营的势力,同时继续沿着父兄对峙突厥的战略执行国家大政方针;李建成的优秀,迫使李世民不断努力追赶方能服众;从某种程度上讲,唐太宗的伟大是由同样伟大哥哥的历史存在促成的。  相似文献   

2.
李世民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常常在处理政务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书法家虞世南在宫中任职。虞世南博古通今,书法精妙,下笔如有神,因而李世民一直很尊敬他,还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李世民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  相似文献   

3.
老翁朝廷献假“字”,李世民密谋真墨宝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尤重王羲之的墨宝。他在未登基之前就曾立下誓言:日后若手中有权,一定要把王羲之的耀宝全部弄到手。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正足百废待兴的紧要关头,却不忘寻找王羲之的真迹,开出重金收购《兰亭序》。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大家早有所闻,至于他的书法造诣,也许知道不多。在我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李世民(公元599- 649年)是极力提倡书法并且身体力行的一位。他  相似文献   

5.
部分论者认为李世民延续梁陈余风,大量制作宫体诗,是唐初诗坛宫体诗的提倡者。解析时下对宫体诗的两个具体界定,无论是以"宫体诗即艳诗"还是以宫体即新变体的界定来剖析李世民的诗美,都不能得出这一结论——李世民的诗歌是宫体诗。李世民走出了梁陈宫体,"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其诗"欲崇重今朝冠冕",已经具有了唐代的诗美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对河西走廊一带的经营方略和具体举措,以及围绕这一经营活动在朝廷内部所展开的论争。文章认为,李世民着眼于经营河西、开发西北的政治实践,表现了他高人一筹的远见和智慧。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李世民创“贞观之治”,其政务决策体制在“议政、参政、司政、揽政”四个基本环节上颇具特色。一、君臣共同议政,总结历代政务得失,统一治国方针的认识。政务决策,首先是治国方针的决策,这是政治的基础,也是政务决策体制的首要环节。如何统一君臣思想认识,确定基本的方针政策,这对草创唐朝基业的李世民来说,无疑是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李世民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治国的启动链,从而开拓了有贞观特色的政务决策通途。隋末战乱的斗争实践,引导执政伊始的李世民反复思索着“明君治国”、“暗君误国”的  相似文献   

8.
怀旧的成本     
李世民是个超级强人,他的性格上面,颇有好胜心态。甚至小事上也是如此。曾经有一次,西域进贡来一个胡人,善弹琵琶,创作了一个曲子,弹起来极为华丽复杂。李世民不想输了场面,于是就搞了一次酒会,在酒会上让这个胡人音乐家当场演奏一遍。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李世民现存诗歌98首,其诗歌用韵,可以归纳系连出21个韵部,基本与王力先生考证的隋一中唐音系相吻合,但是偶有出韵之处。李世民诗歌用韵情况对于全面地考察隋一中唐音系,特别是初唐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世民作为开国之君,戎马倥偬一生,民情、军情谙熟,加之雄才大略,使李世民成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用兵方略在于固本求远,以争天下;其战术思想是见利速进,自背反击之。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与李建成在兵力和政治地位的对比中居于劣势,以及李世民800勇士入大安宫被建成等人察觉,为了杀兄逼父两事万无一失并避免全面内战,李世民采取了宫内伏兵计。收买监门卫中郎将常何和北门守将敬君弘、以及李世民身居“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一职使伏兵计得以成功。世民及其部属早在武德七年已有伏兵宫内袭杀李建成的初步设想。史载高祖以“天象预言”警示世民实为以建成、元吉状告世民蓄养800勇士图谋不轨之上表警告世民。使伏兵计得以成功的关键人物常何实为监门卫中郎将,北门守将敬君弘亦为世民同党  相似文献   

12.
李世民宗教政策嬗变的思考顾自奋唐太宗李世民(599-849)既是咤叱风云的马背君王,又是颇知“理政得失”的明主。光焰熠烁的:“贞观之治”使初唐社会进入君臣共谋,人心思定,“圣哲施化、上下同心”的政治局面。贞观以来,举凡“天下大治”的重大决策,大多在太...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代明君.在他统治期间,从安人宁国、锐意改革、知人善用、纳谏改过等四方面着手发展经济,加强统治,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展示了一个封建帝王的领导谋略,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李世民领导谋略的分析,以期为当今执政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一位功业卓著的帝王。他不仅以武功定天下,以文德致太平,还以其诗作揭开了唐诗风流的篇章。唐太宗处在梁陈以来浮艳柔弱的诗风向唐代刚健宏阔的诗风转变的时期,他的诗风,既是对前朝诗风的纠正,也是对唐代诗风的开创。正如《全唐诗》(卷一)所评说,李世民的诗“天文秀发,沈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然而,以前的文学史家对李世民诗歌在唐代诗坛的地位,却肯定的少,贬责的多,认为他喜爱齐梁文风,指责他的诗是“淫靡浮  相似文献   

15.
评《贞观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政治家之一,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辉煌的一页。对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的研究,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有大量的论文及专著问世。学术界新近又增加了一部新著:《贞观盛世·唐太宗·李...  相似文献   

16.
太原市晋祠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习惯称唐碑)系唐太宗李世民亲书,历来被视为珍品,模拓流传,自古至今,其风不衰。清乾隆时挂匾称为“贞观宝翰”,今人又盛称它是仅次于王羲之《兰亭序》帖的行书书法珍品,但此碑究竟何时所撰?书法究竟如何?今试撰文论之。要了解唐碑,还得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书写经过谈起。唐王朝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年间(627—649年)后期,已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国内统治秩序也基本安定。李世民便把称雄的矛头对准了邻近的国家。唐王朝实力  相似文献   

17.
太宗皇后长孙氏,长安人,是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她少小的时候就喜爱读书,并深识礼法。十三岁时就入宫为太宗之嫔。武德元年(公元618)封为秦王妃。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她被封为皇太子妃。不久,李世民即皇帝位,她被立为皇后。  相似文献   

18.
《虬髯客传》之主要人物、故事背景和情节设计都与唐初河东道历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其选择李靖为侠客兼开国功臣的角色,与李靖在河东道的历史活动和民间影响有直接关联。灵石作为初唐开国著名战争的发生地,在李靖与虬髯客旅店邂逅情境中起着重要的气氛烘托功能。虬髯客邀请道士为李世民相面,有隋末李渊太原起兵时道教徒在舆论方面协助的历史基础,李世民相貌特征转嫁于虬髯客的艺术再创造,亦受到太原侠风之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公元625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发动者是当时仍为秦王的李世民,这场大规模的流血性政变,使初唐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清除了竞争皇位的劲敌,成功地奠定了其继承大统的基础,继而才有鼎盛繁荣的贞观之治。“玄武门之变”既能抢在李元吉进一步瓜分其兵权之前,先下手为强,完好保存保留...  相似文献   

20.
李勣为唐前期著名军事家和地位特殊的重要政治人物.唐太宗在其晚年贬时任宰相李勣为叠州都督,这不仅仅关涉到李世民与李劫的君臣关系,在史料基础上的逻辑推断分析还可能有其他考虑.其一,是李世民设计的一次特殊安排,利用李勣的军事才能起到一定的安边效应,以稳定可能潜在的外部威胁;其二,以贬任的形式合理的把李劫排除在辅政大臣之外,这一方面是对其地位的无奈,同时也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更信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二人,亦有可能是对山东豪族的一次变相打压.综合来看,李世民对李勣的贬任,效果上并无不妥,只是其所采取的具体理由究竟为何无从查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