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永昌 《社科纵横》2023,(1):114-122
先秦诸子以“身体”论君臣具有一定普遍性,体现着人们对理想权力结构运行的理论建构。先秦诸子君臣“身体”论对理想权力运行虽有“无为—有为”“分化—协助”“指令—执行”等模式建构之别,但均共享着“大一统”权力结构观。这一权力结构观认为,权力结构各组织部分应是“分职一体”的,君是“分职一体”权力体系健康运行的关键,臣则是君权的分化、延伸或执行,体现出君权优先、整体利益至上的政治体制设计理念。诸子君臣“身体”诸论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既是中国传统政治走不出专制的重要思想原因,也是近代中国接纳西方民主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愚民"的主要内涵,涉及知识、性情两个方面。就知识方面的"愚民"而言,先秦诸子普遍认为社会大众在是非辨别、利害判断方面存在愚昧无知的不足。"民愚"判断既是先秦诸子政教思想的社会基础,又是一种最早的国民性批判。性情方面的"愚民"则是先秦诸子理想社会状态中的民风民俗,蕴涵着先秦诸子对现实"狡诈奸猾"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意识,不能简单地认为先秦诸子在具体政策措施层面提倡"愚民"、"反智"。探讨先秦诸子,尤其是几乎已成学界公论的法家"愚民"思想,应对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和前提预设作一具体分析,反思"愚民"论的相对性和历史性。先秦诸子"愚民"论的话题,不仅关涉对先秦诸子思想内涵的重新认识,而且对于提升当代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贤秋 《唐都学刊》2003,19(2):48-53
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产生于先秦社会转型时期。尽管由于学派不同 ,但各派对廉政的认识几乎是趋于一致的。廉政必须解决好爱民、举贤和法治等问题 ,这是先秦诸子的一致共识。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达到了相当水平 ,而且在今天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如珍 《生存》2020,(11):0011-0012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其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内在的思想内涵以及外在的语言论辩形式。这对高中生学写议论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它的论辩艺术。  相似文献   

5.
《汉志》的"九流十家"之说深刻影响着历代学者对先秦学术思想的理解,但这一观点却并非是对先秦思想的忠实还原,而是基于其时代思潮与自身学术立场所作的理论建构.先秦学者多以人论学而不称家派,至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始以家论学,将诸子分为六家,并欲以道家统摄诸子.《汉志》又扩展为"九流十家",将司马谈口中的"道家"降格为"杂家",并以六艺统摄诸子,以"诸子出于王官"说为其羽翼.然据《庄子·天下》篇所论,六艺与诸子并非相互统摄的关系,由此可见《汉志》"以六艺统诸子"的观点是基于其时代立场所作出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6.
秦汉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什么,或者说秦汉思想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没有一贯之道?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和深入探讨的重大学术课题。从先秦诸子到汉代,在思想文化方面有一个巨大的缺环或断档,前后难以联贯起来。所以,我们只能讲先秦诸子思想和汉代思想,而汉代则...  相似文献   

7.
李继珍 《学术交流》2004,(6):146-148
战国是寓言繁荣和迅速发展期。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庄子、韩非子两大寓言家及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题材、体制结构、语言及表达手法上的不同及原因有助于揭示这一时期寓言的特征,即:题材多样化趋于单一化,诸子文章由散而趋向结集,篇幅趋向短小,语言趋向凝练。这些特点标志着先秦"哲理寓言"的结束,预示着具有"劝戒"特点的两汉寓言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大师,也是先秦诸子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有深刻影响,要言之,可分"继往"与"开来"两方面."继往"角度说,荀子在诸子中突出的批判继承了先秦学术;从"开来"角度言,荀子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发展方向,并影响了中国传统儒家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孔学堂》2015,(3)
最素朴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前逻辑或原逻辑,预设着一个民族逻辑思想的发展方向。先秦时代具有丰富的素朴辩证法思想,辩证思维已然成为了先秦诸子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从先秦名学的角度看,先秦时期辩证思维对先秦名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诸子在对名实关系的探讨中,认识到了"名"本身蕴含着的矛盾对立面的关系、名与实的运动变化性以及在新的条件下原有的名实对应关系会发生改变等情况,这些都蕴涵着辩证思维的精神。以先秦儒家为例,探讨先秦时期辩证思维对先秦名学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展现先秦时期逻辑思想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且对先秦时期逻辑思想的拓展和深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先秦诸子之大禹观试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诸子之大禹观试说黄朴民黄朴民,男,1958年生,历史学博士,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研究员。在大禹形象的复原和再现过程中,先秦时期的典籍记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尚书》、《诗经》、《左传》、《国语》等主要追述了大禹的生平事迹以及历史贡献,而儒、墨...  相似文献   

11.
利欲问题是先秦诸子论战中的重要论题。儒墨道法等派在此问题上各持已见,莫衷一是。其辩论深度与实在性,正是当时社会变革各种社会集团及个人之间利益相撞击较为深刻的反映。这场辩论虽然距今已经成为久远的历史,然而,重温先秦诸子们在利欲问题上的卓越见解,对进一步深入理解现实中的利欲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一、见利思义“见利思义”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观点。利即利益、功利;义即儒家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一种总的概括。儒家试图利用道德的功能作用来限制人对利益的欲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语言学源远流长。先秦诸子讨论哲学问题时,就涉及语言学的理论问题;及至汉代,以《尔雅》、《方言》、《说文》、《释名》为标志,我国传统语言学正式建立了起来。其后发展递嬗,止于清代,我国传统语言学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光辉的过程。因此,明确其特点,并加以批判地继承,这对今天的语言科学的发展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打算就我国传统语言学的特点和批判继承问题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在先秦农业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诗经》与《易经》交互影响,共为中国文化之根。区别在于认知自然、社会、人生的方式不同而已,一为感性的、艺术的方式,一为理性的、逻辑的方式。在先秦社会制度剧烈变革时期,《诗经》与《易经》在思想上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影响及于诸子各派思想。《七月》是《诗经》中一首比较突出的农事诗,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易学中"变"与"和"两大观念,就受到《七月》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程芳银 《学术交流》2005,(10):163-167
中国古代小说是什么时候成型的,这个问题近年来争论颇多。可是过去大多数的学者都遵从鲁迅先生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才起步,才成型,而到唐传奇时才有真正虚构的成熟的小说作品。其实不然,从先秦的神话传说、诸子杂论以及史传著作三个层面来具体考察,那个时代成型的小说作品很多。原因是神话的虚构,故事化;史传的虚拟,演义化;诸子的编造,文学化。所以中国古代小说的成型期不管是从事实上,还是理论上看,都应是先秦时期。无视悠长的先秦时代大量成熟的小说作品,把这一段视为空白,那实际上就是把中国古代小说完整的历史割断,形成了不衔接的断层。  相似文献   

15.
汉代儒道的力命之辨黄铭力命问题作为天人关系的一个层面,先秦诸子曾展开过争论。孔子鉴于当时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的局面,力图通过主体自觉,恢复周礼以致社会稳定、他一生游说各国,栖栖遑遑,最终不得不承认有自己所无可奈何之命的存在。此后,无论是孟子的"立命",...  相似文献   

16.
李元 《求是学刊》2003,30(4):105-110
探讨中国文化的源头,先秦时代的"诸子文化"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当先秦的"诸子文化"被视为世界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源头之后,搞清它产生的文化背景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扬弃了陈旧的一元论的思维模式,进入多元化的探讨,并且通过比较文化学的方法,提出了"贵族文化"、"官僚文化"、"征服者文化"、"被征服者文化"的新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到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浅谈教学语言的要求孙瑞华我们常常碰见这样的情况:两个教师的知识水平相仿,教育对象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相近,教学内容也相同,但教学效果却迥然不一样。一个讲得情趣横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一个讲得平淡无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是不...  相似文献   

18.
郭丽敏 《生存》2020,(9):0081-0082
21 世纪初,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对培养英语人才的需求,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英语这一科目作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并同时提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知识和词汇讲解的现状,强调要让学生通过真实的语言情境体验来习得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由于我国英语课堂大多受传统外语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视英语的书面作业而忽视学生在真实语言交流环境中的语言习得,所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之后的效果与当初的期望之间仍然是大相径庭,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章理论观念的提出与变化,往往有学术思想变迁的理论基础和推动作用,诸子学的影响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清代诸子学研究逐渐兴盛,章学诚、刘师培身处不同时期,二人自觉将诸子学与文章学的思考结合起来.章学诚明确提出战国文章在文章发展史中的地位问题,刘师培则承接章学诚,明确阐发了战国文章的价值,这一论述直接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散文史研究;章学诚围绕战国诸子对文章体貌流变的论述略引端绪,之后刘师培则站在文章发展史的高度,由“辨章学术”从而梳理文章发展之源流、规律,这是当代研究值得借鉴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求是学刊》2019,(5):64-71
先秦诸子的政治哲学以儒墨道法为大宗。其中,儒墨道皆有复古主义思想倾向。儒墨两家同尊封建,不同之处在于孔孟复古以阐扬经典文物的精神为主旨,墨家复古则流于空泛。道家复古的实质是反对一切社会制度,主张复归于自然和人的天性。法家反对将古代道德混入当世政治,试图构造一种更为纯粹的政治哲学,但是缺少政治人格的"先天不足"导致其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缺陷。总体看来,先秦诸子的政治哲学缺少纯粹的逻辑原点,不得不依托理想典范的历史预设进行历史和逻辑相混合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