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覃怀文化”称谓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兼与谢东方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作地区历史文化的称谓 ,曾出现了多种概括。本文针对“山阳文化”这一地域文化称谓 ,以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史实 ,从文化发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军事地理环境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焦作地区地域文化称谓的界定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 ,以为 :还是以“覃怀文化”的称谓来界定焦作地区的历史文化为最佳的称谓。也只有“覃怀文化”的称谓 ,才能体现焦作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灿烂 相似文献
2.
“山阳文化”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东方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25-26
现今的焦作地区,古为怀庆府辖区。它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物产以及特有的方言、戏剧和民俗习惯。焦作地区的传统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焦作地区的传统文化如何明确地称呼,这个称呼如何来界定,用"山阳文化"能否代表和涵盖其全部意义,本文从焦作地区的历史沿革入手,从社会发展、古为今用、地域文化等角度界定了"山阳文化"及其含义。 相似文献
3.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76-386
抗战前,覃怀地域有教具充裕、实验仪器和图书资料较为齐全的大学1所、省立中学2所、私立中学3所、职业学校3所、师范学校7所、公私立小学上千所,以及众多的民众教育机构;有技术和设施先进的恩赐医院、中福医院、铭德医院、民众医院等多家西医机构和数百家中医中药机构;有藏书丰富的豫北图书馆、孙甲荣藏书楼、王世云藏书室等多家公私立公共文化机构,等等。沦陷后,这些机构均遭到日军的毁灭性打击,教具、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医疗设备、药品器械被焚烧掠尽,其目的就是为了从思想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以文化侵略促成其在华之阴谋。 相似文献
4.
李岩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1):140-147
在全球化过程中,每一个民族如何在坚持自己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同时,又使自己在全球化的文化场中获得认可,这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当代问题.美国总统布什的清华大学演讲事件是一次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实践,也是全球文化认同的场域.① 相似文献
5.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焦作民间歌谣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是地方民间文化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大量运用传统"比"的修辞手法,即强化修辞主体的切入,渲染其对立意义,将不同性质的事物在对比中突出其差异,使比较、比喻和比拟的修辞艺术交相辉映;以日常生活经验为立足点,广泛使用明喻、隐喻、借喻修辞手段,使之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格调;把抽象的事物纳入人类社会的情感世界,使歌谣中的民间特质具体可感。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诞生的地域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
理清太极拳诞生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地域文化内涵;以资料分析和历史史证相结合的手段,阐述太极拳诞生的地域文化背景;太极拳诞生于焦作地区,焦作地区厚重的地域文化乃是太极拳诞生的文化基础;焦作地区武学传统悠久,武术文化、道教文化源远流长,为太极拳的诞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彩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2(5):19-22,37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人格的检视与发掘,对当代知识分子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唤。余秋雨言说的知识分子文化人格汲取了浙东地域文化的精神元素。讲究经世致用、追求实事实功是浙东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余秋雨的人生设计和生命选择中承袭了浙东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余秋雨对强健人格的看重和对知识分子驾驭现实人生能力的强调都具有浙东地域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与文学小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伯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68-72
任何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都受区域环境所制约,而表现出区域性特点。一个民族的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区域性必然影响到文学。这种影响涉及到某地域的自然环境、传统风习和社会历史诸方面。中国早期文学,如《诗经》、《楚辞》具有浓郁地地域文化色彩。在秦汉统一、地域文化融合之后,地域文化与文学仍然有着某种联系,只是其存在形式及其表现产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杨光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当今文化传播领域中的重要资源。文学的地域性书写是中外文学界普遍存在的一种文艺现象,自古以来,呈现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为地域文化代言和传播的作用。在这个媒介高度发达的传播时代,文学文本仍是地域文化形象建构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当代作家要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承担起凝炼和传播地域文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丁钟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0-83
自重庆市决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伊始,地域文化的符号标志便与其紧紧贴合。要使文化创意产品有明确的特征和较高的识别度,结合地区的精神属性是不二选择,但当两者真正并肩携手之时。他们强烈的文化特性差异也显露无疑。围绕融合之后的产业发展提出问题并加以分析,试图找出求同存异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吴美卿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8(1):123-126
称谓,顾名思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称呼。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一部描写中国封建时代末期的社会风俗画似的小说,可谓是集中国丰富称谓的一个“大观园”。《红楼梦》称谓主要存在于下面三种情况:第一,直接亲属关系之间的称谓;第二,旁系亲属关系之间的称谓;第三,配偶间的称谓。《红楼梦》中不同关系人物的称谓的细微之处无不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内外上下有别、长幼尊卑有序”的实质。《红楼梦》给我们留下的这份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腾辉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01-103
教材招标的采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材采购中许多混乱的局面,其利好表现为:有利教材经销商的公平竞争,规范教材市场,杜绝教材管理部门不足之风。但是,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也蕴含着很多弊端,如:招标流程不规范、评委会成员构成不合理、评标指标不够完善、权利义务不公平等,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探索和实践中加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方子剑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27-32
称谓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代表了一定地域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心理。但是由于地域方言的不同,各地区的亲属称谓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休宁话作为徽州方言的一个分支,其亲属称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特点。休宁话亲属称谓的划分、休宁话亲属称谓的特点及其泛化的一些问题是本文讨论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汉俄称谓习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英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1-103
在跨文化交际中 ,称谓具有重要的社交功能 ,恰当的称谓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俄汉称谓的对比 ,目的在于使交际的双方在言语交际中选择恰当得体的称谓 ,克服由于不当的称谓给交际带来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唐克胜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4)
词语的语用意义指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蕴涵的意义,或者说话人要通过这些词语意图表达的意义。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说话人在同一场合对同一对象采用不同称呼的情形。这种不同称呼方式在对话中交替出现的现象,我们称为称呼语的替换使用。本文结合《爱情的故事》中Oliver对其父亲称呼的频频转换的分析,指出其蕴涵着丰富的语用含义--拉近或疏远了说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不是社会距离。这是称呼方式的替换使用所包含的一个重要的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16.
王松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96-99
言语中发话人称谓语的选择及意义是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往的研究注重从形式或语义入手对称谓语的类别和次范畴进行静态系统的描写。本文认为发话人视点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发话人主观倾向和客观维度“张力”互动的结果。全文着重以发话人为立足点 ,从二维制约机制入手 ,研究视点的选择和变换所产生的社交含义 ,建立动态研究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富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16-22
近代以来,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说法,“岭南三大家”合称始于王隼编选《岭南三大家诗选》之前。文章详细追溯了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三人合称形成的时间,纠正了这样一个似乎无可质疑的说法。屈、陈、梁三人的序第,自王隼选诗之后,即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分别以屈、陈、梁为首者各有其人。文章通过对数百年来不同说法的统计和归纳,得出的结论是首为大均,次为恭尹,梁殿其后。这一序第,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是综合数百年间人们多种评价的结果,而非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曾毅平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9(1):96-100
语言时尚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大众语言行为的风尚。本文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语言时尚,并从语言学、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这些语言时尚的成因。认为,语言时尚反映了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语言时尚对语言自身的规范与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语言时尚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广泛的社会性,应当辩证地分析语言时尚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语言自身规范、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oulemon L 《Revue europeenne de demographie》1995,11(4):333-342
The author examines some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revised rates in demography. This is done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ir application to data on divorce in Sweden in recent articles by Jan Hoem and Gunnar Andersson. 相似文献
20.
钱激扬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3):101-105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英语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对英语语言规范化的高度重视。讲一口标准的英语成了体现人们社会身份的重要标志,英语发音的规范化对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