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施行“新经济政策”,开始了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初步探索,最后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通过对合作社问题的切实研究,列宁的市场思想获得重大的发展。列宁晚年已不再认为市场经济关系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它也可以是社会主义的,从而非常接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两方面来理解列宁公开性民主原则的含义及其内容:其一,什么时候实行公开性;其二,实行什么程度的公开性。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的公开性原则,对于我们今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国化传播学体系的几个根本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真正的中国化传播学理论体系是当务之急。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特别注意解决几个根本性问题其一是从基本用语和学术概念到总体理论框架的独立创造;其二是要全面吸收本土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其三是传播学理论的哲学化提升;其四是注意传播学的学派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对列宁《论合作制》一文的分析,认为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行过程中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思想转变,即把合作制看作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制度.这是列宁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时,从以利用自由工商业原则为思路的构想,向以公有制建设为思路的构想的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要讲求效益 ,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初见端倪的今天 ,尤应如此。其一 ,讲求效益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价值的肯定 ,这有利于坚定人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到底的信念 ;其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讲求效益 ,可以防止各类负面效应的发生 ;其三 ,讲求效益可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物化”,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其四 ,讲求效益可以促使人们更自觉地去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部各方面的互利共生、特别是条件互补 ,从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或物质保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讲求效益 ,一定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 ,要正确认识效率与获益的辩证关系 ,并坚持以获益为核心 ,以效率促进获益 ;其次 ,要正确认识物质效益和精神效益的辩证关系 ,在二者兼顾的基础上 ,尤其要重视实现精神效益 ;再次 ,要正确认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 ,要以经济效益服从于社会效益 ,并努力实现二者的并进和发展 ;第四 ,要正确认识眼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的的辩证关系 ,以眼前利益服从于长远利益 ,以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明礼”的现代含义是什么 ?有礼就是要明白、明确社会的基本的礼节、规范 ,按礼的要求行事。表现有四 :其一表现在有礼貌 ,广泛地尊敬他人 ;其二表现在遵守秩序上 ;其三表现在待人谦和 ;其四表现在文雅、文质彬彬上。“明礼”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飞跃。表现在 :其一 ,明礼突出了道德建设中的文化品位 ,能提高国民的素质和整体形象 ;其二 ,明礼增强了道德建设中的全面性 ,使社会主义道德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民国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等五个阶段研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逐步深入发展的历史进得到初步探索,改革开放初期逐步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深入发展,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基本成熟。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发展历程,对充分认识和理解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必然性,切实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责任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列宁前后有两种构想。在苏维埃俄国 1 92 1年春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 ,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 ,列宁完全追随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直到 1 92 1年初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以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思想为指导 ,实行的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路线 ,是用“强攻”战术来领导苏维埃国家。从 1 92 1年春起到 1 92 3年初 ,列宁对于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 ,形成了新的构想。新构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但是 ,列宁的新构想并不是完整、系统、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提出了几个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晚清时期他积极参与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与时俱进,力主实行民主共和制。马相伯对中国近代的宪政建设进行了思考,其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其一,宪法中的制度设计要合理;其二,中国宜采用联邦制;其三,中国实施宪政的关键是实行民治。他的见解虽有局限性,但也不乏真知灼见,尤其是关于民治的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早在十月革命前 ,列宁就开始思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其完善 ,标志着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初步形成。概言之就是一个中心 :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为中心 ,奠定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两个中介 :以商品交换为中介 ,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 ;以合作社为中介 ,将小农经济逐步引向社会主义经济。三项措施 :改革国家机关 ,发展文教事业 ,实行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现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凯歌行进”时期 ,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充分认识和发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现实功能 ,推动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 ,引领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进一步加强和增进民族团结 ,以一步一步地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境界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逐步开创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农业思想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个体小农经济和农业合作社经济的共同发展,其中农业生产合作社因其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应该领导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为将来向社会主义农业过渡做准备。运用新民主主义农业思想指导农业经济建设,反对两种倾向,即民粹主义倾向和资本主义倾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回顾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农业思想,对解决三农问题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就是向善选择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不仅可以在经济领域中合理地选择先进层面的善 ,也可以在非经济领域中实现超私利的善。  相似文献   

1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实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建成及人得到全面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和管理机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点,发展人性化的科技。  相似文献   

15.
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导致苏联社会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在所有制改革中要吸取苏联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教训,继续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宏观上看,首先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而经济基础本身则依赖于各种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和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强调经济基础的和谐,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潼南农村公路建设为例,阐述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推动“五个重庆”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把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区分开来,揭示出市场经济不是社会制度范畴,而是经济体制范畴;强调市场经济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把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制度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范畴;把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位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上。这一理论突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也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有着质的区别。要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不能互相替代,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不能轻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应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存在的必要。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必须形成动态的合理结合关系,经济资源才能真正达到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