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丽 《社会科学》2001,1(6):38-40
马克思在晚年的时候 ,把目光投向了古老而陌生的东方世界 ,作出了这样一个战略预测 :东方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的科学预测 ,对未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辟了新的途径 ,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准确理解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全部内涵  一代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倾毕业的精力都在艰苦地探索着无产阶级的革命之路。最初 ,他们曾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放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恩格斯甚至明确提出英、美、法、德四国将首先并同时向社会主义过渡 ,即“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  相似文献   

2.
朱旭红 《文史哲》2002,19(5):94-99
俄国社会发展的世界性意义 ,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社会革命形势的急剧高涨 ,是马克思晚年关注俄国的重要原因 ,而当时俄国国内围绕着俄国社会发展前景问题所展开的激烈争论则是其直接原因。马克思关于俄国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设想 ,讨论的是俄国走一条不同于西欧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问题。事实上 ,在俄国社会发展前景问题上 ,马克思始终没有得出明确的和最终的结论。当代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完全超出了马克思当年的设想和思考 ,马克思的晚年思想并不能为后来东方落后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 ,它仍然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晚年研究的焦点之一,在这个问题上,他提出了著名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中国革命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这一跨越论思想在社会制度上的伟大实践,但中国并没有跨越资本主义的发达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又好又快发展是中国继续这一道路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后,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面临着非常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它之成为紧迫问题,在于俄国的国情。俄国不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落后的农业国。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社会主义指的是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和进行,革命后建设的道路也是以发达的大工业占国民经济绝大比重,农业亦是与之相应的大生产(小生产只占极小比重)为基础而设想的。如今,革命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爆发了,无产阶级在这里夺取了政权。当它站稳脚根以后,面对的是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完全不同的经济状况。怎么办?能否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和模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呢?如若不能,那么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5.
赵家祥 《河北学刊》2003,23(4):189-19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学术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展开过热烈的讨论 ,在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思想的同时 ,也在不少方面误解或误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笔者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是否提出了在落后国家首先发生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思想、马克思在“跨越”问题上早年思想和晚年思想是否相互矛盾、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否在“跨越”思想上相互对立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否对马克思、恩格斯“跨越”思想的证实等四个方面的冷静反思 ,得出了与不少学者不同的结论 ,意在澄清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跨越”思想的误解。  相似文献   

6.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社会主义理论,即东方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上继承、印证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至关紧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全国胜利以后,要采取各种得力措施,“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当时,这是指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任务说的。后来的革命进程表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不是首先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而是首先在资本  相似文献   

8.
“开放性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唯物史观最主要部分的社会形态学说则为之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二者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作者首先阐释了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理论是一种包含着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完整的科学理论,指出马克思在晚年和晚年之前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的关系;继而又进一步论释了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东方社会落后国家虽然有可能超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但不可能超越资本主义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和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所以,东方落后国家要从根本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就必须打开国门,对外开放,进入世界普遍交往体系,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成为“开放性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9.
人类智慧的明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百年来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在一批国家里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学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世界无产阶级纪念马克思的最好行动,是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继续用革命的批判的武器去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开拓共产主义新世界。一马克思在国家学说方面留下的遗产,尽管没有象经济学方面的《资本论》那样的鸿篇巨著,但他在研究无产阶级的解放条件时,对旧国家和未来国家都有许多重要论述,特别是在革命实践中,一有机会就来总结工人革命的经验,研究未来无产阶级国家的内容和形  相似文献   

10.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往有这样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45页)。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失之偏颇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时,总是把阶级斗争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结合起来;认为阶级斗争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道路,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  相似文献   

11.
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率先夺取政权并不违背历史辩证法;但是,由于过渡的起点发生了改变,因此,落后国家就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的直接过渡理论,而必须寻找一条新的过渡道路。新经济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即利用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质上是承认落后国家不具备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条件;但新经济政策不是对十月革命的否定。“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率先夺取政权与迂回过渡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2.
韩巍巍 《理论界》2005,(7):39-40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晚年研究东方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对于落后国家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0世纪上半叶,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使马克思晚年跨越理论从理论变为现实。因此,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充分理解跨越理论的基本内涵可以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困难,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率先夺取政权并不违背历史辩证法;但是,由于过渡的起点发生了改变,因此,落后国家就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的直接过渡理论,而必须寻找一条新的过渡道路.列宁所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即利用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质上是承认落后国家不具备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条件;但新经济政策不是对十月革命的否定."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率先夺取政权与迂回过渡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东方社会构想”,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逻辑必然.这一构想的提出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逻辑前提,以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深入探索为逻辑支点,以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为逻辑基础,以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逻辑结论,完整而严密地阐释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和民族直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一生研究论述得较多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设想 ,他晚年把注意力转向研究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 ,思考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形成和提出了关于东方国家可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设想。这一思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并在后来的东方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不断得到证实、丰富和发展。1.在 19世纪 5 0— 60年代 ,马克思基本上还是设想东方社会将沿着“世界历史”的共同道路 ,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然后再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列宁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了新中国,使我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些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实践和发展。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国家政权之后,怎样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实力方面赢得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这在马列主义和国际共运史上是未能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共产党人在列宁领导下,曾实行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都十分明确地把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划分为彼此衔接而又不同的三个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那么,我国现在是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呢?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们天天在说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依据马列主义关于这一方面的基本理论来研究我国当前社会的性质,就发现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还不是马克思、列宁称之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晚年借用“卡夫丁峡谷”这一古罗马时代的典故 ,谨慎地提出了落后国家有可能“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天才设想。毫无疑问 ,马克思晚年天才设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晚年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入手,研究了东方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创新思想,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的问题,从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发展有两个模式而不是一个模式,一个是人们熟知的“阶级斗争模式”,另一个是马克思晚年在《资本论》第3卷提出的“技术进步模式”。这两个模式都以唯物史观为原理,但在解释和指导现代社会发展上各有侧重。“技术进步模式”认为“让科学忠告资本退位”,工人阶级的知识化将使资本家阶级‘成为多余的人”,“技术进步模式”适合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马克思“技术进步模式”的理论自觉和实践回归。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看法,他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素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的期望,都是“技术进步模式”的展现和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