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时期的学术发展中,学术期刊为学术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平台和基础,我们不能设想没有学术期刊的学术发展、繁荣,因此可以说,学术期刊在新时期对推动学术的发展、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肯定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学术期刊实际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根据我的观察,我认为,学术期  相似文献   

2.
我今天想谈的问题。可简单地归结为五个方面。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学术评价机制?对此问题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有个问题我始终没有搞明白,即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学术评价机制。它能否成立或者是否应该成立?看一下教育部制定的一些评价机制.我们基本上看不清楚它的目的所在。教育部自己说是为了促进中国学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陈祖武 《文史哲》2007,(2):78-83
在中国学术史上,乾嘉学派活跃于18、19两个世纪间的学术舞台,其影响所及,迄于20世纪中而犹存。最近一二十年间,董理学术史之风复起,乾嘉学派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各位先进较多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论证乾嘉学派如同历史上众多的学术流派一样,也有其个性鲜明的形成、发展和衰微的历史过程。准确地梳理和把握此一历史过程,或可窥见18、19世纪间,中国学术之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4.
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迄今已三十年了;为富国强兵而上下求索、引进马克思主义学说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从徐光启算起,西方学术传入中国已经有四百多年了……中国学人当前面临着相当多的机遇和挑战、问题和困惑。 这些挑战,从哲学层面说,表现为究竞如何才能彻底打破“中”“西”“马”间的森严壁垒,通过融会贯通而找到21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方向和道路、进而实现对现代文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创新;从人文学术角度看,如何对'-3今现实生活之中的人生意义进行恰当的理解、把握、探讨和研究,而非停留于简单化的“引进”或者“集体失语”;而且,从社会科学的视角来说,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国际问题研究等如何确定其学术前提、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真正恰当地探讨和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当今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各种维度。 只要不再满足于完全唯洋人的思想学术马首是瞻、努力从“照着说”走向“我要说”,只要正视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所提出的各种真问题、力求使学术研究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原创性,我们就有必要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彻底批判反思既往的学术道路、通过直面追问并厘清当今的学术困境和机制,祛除形形色色的伪问题伪学术和伪思想,才有可能正本清源,继往开来,探索并逐步确定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现实出路。 为此,本刊以“中国学术研究的问题与出路”为总话题,本期特刊王毅、唐磊《如何思考中国——有关“中国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对话》一文,并诚邀海内外有识之士,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本刊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重写"问题是近10多年来中国音乐史学界影响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重写"问题的提出与讨论,从有何原因、有何学术智识以及如何健康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重写"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有着深层的学理原因,以及"重写"的讨论积累了诸多学术智识的光华。同时,也指出要使"重写"问题的讨论健康发展,学界应该以平和的学术态度、宽宏的学术视野和双赢的学术效益观来把持我们的对话空间,应该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目标,真正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与中国理论创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好哲认为,理论创新应当关注三个维度,即面向社会现实或人文事实,形成具有现实解释力度的理论话语;面向理论传统和历史发展,生成新的理论观念,设定新的理论命题和原则;面向价值评判和理想规则的建构,发挥理论对于现实实践活动的规约和导引。崔平认为,从原创与学术积累的各种关联可以看出,学术积累是一个逻辑有限的因子,究竟在哪一点上完成终结而实现向原创的转换因人而异,不可硬性划定;悟性和创造力是原创认识的重要相关变项,它们在个体中非常态地不均衡分布,所以,学术积累的量化指标不能科学地转化为原创资格。金健人认为,由于理论原创的相对性,理论家应该选准适合自己的理论空间,在思维方法上拒绝“减法思维”,认识中外不同理论资源的互补效用,在多元化、多方法、多视角、多取向的理论对话中保持学科规范,发现原创机缘。吴晓东认为,在进入现代之后,中国问题就与西方或者说世界问题紧紧纠缠到了一起,因此,我们在寻求中国自己的本土化理论创新的时候,需要充分意识到,我们的理论如何摆脱西方的逻辑陷阱;因为我们所追求的理论创新,最终是与我们自己的生存困境和问题纠缠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7.
把握时机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李培正(《西部经济时报》总编辑)邓小平同志在《文选》第三卷中多次强调要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  相似文献   

8.
学术与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德雄 《云梦学刊》2008,29(4):19-20
什么是学术?我认为学术其实就是对生活的追问:生活总会产生很多问题,一直追问下去,并尝试解答,就是我们所谓的学术.所以,学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学术一定要能够解释生活、指导生活.  相似文献   

9.
"法理学应关注国家和社会现实"王勇(以下简称"王"):刘老师您好!我想借此机会,通过我们之间的对话,来向读者展示近年来您的法学研究的主要脉络和基本观点。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我在法学所作访问学者期间,在您的指导下进行访问学习。那段时间,我陆续阅读了您的大部分著述和文章,同时也聆听了您的多次现场学术演讲,对您的法理学思想主旨有了一些初步理解和领会。您的著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许多论题都是事关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了能够更为深入、更加准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道德教育要引入回归生活世界这一话语,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视域下开展才能突破现有瓶颈。值得注意的是,在引进和借鉴西方学术成果的时候,不能简单借用和效仿,而是要保持清醒的本土问题意识关注中国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现实关系,使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和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各项工作的主题.改革要升温,开放要扩大,发展要加速,这已为学术理论界普遍关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全面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把经济搞上去,指明了方向. 今年初,小平同志在深圳等地的谈话,阐明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诸如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基本路线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也片面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要敢试、敢闯、敢冒风险;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是“三个是否有利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人民性,就是要从价值观上牢牢把握"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谁之需要"这四个基本维度。在现实维度上,要从市场经济与道德原则的二律背反中把握人民性的哲学依据;在认识论维度上,要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关照中把握人民性的价值旨向;在实践维度上,要在"剧作者"与"剧中人"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人民性的价值驱动。只有回归群众生活直面当代中国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人民性的价值维度才能够得以真正显现。  相似文献   

13.
文艺学不应回避艺术本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博士生的学习,我向他们提三个要求:1 .人文情怀。要关注社会现实,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益于世道人生。2 .问题意识。要明白所研究的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应在掌握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的难点、疑点、争论的焦点和突破的关节点来开展研究。现实意义并不排除研究古代的东西,但不要把它们当作化石、当成一种死的东西而是当作活在我们今天的东西来进行研究。3.文学本位。要阅读文本,反对“逃离文学”。即使最思辨的研究也应建立在对作品鉴赏的基础上。关于文学学科的边界问题,我认为这要基于对艺术本性的研究,不是…  相似文献   

14.
董京泉 《云梦学刊》2009,30(4):11-13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当代学术史?这当然有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因为今天的中国当代学术史,在一百年之后也许会变成中国近代学术史或中国古代学术史。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更重大的意义是通过对中国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学术发展的历程,通过总体的和个案的研究,纵向的和横向的研究.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探索中国当代学术的发展规律,为现在的以及今后的学人提供借鉴.促使中国今后的学术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考察卡尔.J.弗里德里希的学术历程和理论观点时,可以看到他的学术研究集中在极权主义和宪政国家两个方面。在这两方面的研究中,弗里德里希呈现出两条不同甚至矛盾的研究进路,即对现实政治的制度分析和对思想史的理论探究。然而,如果我们洞悉到弗里德里希理论研究中强烈的现实关注,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弗里德里希这两方面观点的统一之处,也能把握到其学术进路上发生歧异的缘由,更能体会到他们那一代人身上所共同具有的对文明的忧思。  相似文献   

16.
张文定 《云梦学刊》2006,27(4):23-24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一个时代的学术的发展与学术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在去年的发言中曾提到学术发展环境问题,当时没有机会细说。这次会上,我主要谈谈学术发展的环境问题。我以为,学术发展的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国际环境、文化环境。一、学术发展的政治环境讨论学术与政治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十分敏感和复杂的问题,很难说清楚。学术研究是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要讲理性、讲科学性。学者在研究中要有独立性。学术与政治的不分或者学者在学术研究上看“风”使舵,是学术的悲哀,政治的悲哀,时代的悲哀。徐思彦主编讲述1963年…  相似文献   

17.
编辑职业化--当前学术刊物的病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寅 《学术界》2001,(6):167-169
中国一直在努力建设一个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学术也一直在走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我看来 ,有特色的中国学术之最大特色就是“功夫在学外” ,学术界的兴奋点永远是在学外之物。自八十年代以来 ,先是新方法的可行性 ,然后是学术规范 ,然后是评奖 ,然后是学术腐败 ,现在轮到“核心期刊”了。下一个节目我预告是学术刊物的稿酬问题。不过话说回来 ,对中国这么一个“初级阶段”或者说百孔千疮的学术界来说 ,这些讨论或许还真是必不可少的针砭药石。惟此之故 ,就《学术界》第四期“核心期刊”论争 ,发表一点谬见。首先我想强调 ,当前学术所…  相似文献   

18.
现在提出“厚今薄古”,也就是说应该克服偏重研究古代的偏向。为什么今天一般偏重于古代的研究呢?我以为这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学术而学术的思想还未得到彻底批判,还未清除的结果。科学工作者不关心当前的社会实际,忽视现实社会翻天复地的大变化和一日千里的大发展,当然谈不上研究工作如何为政治服务的问题。厚今薄古就是要我们多研究现代的东西,我的体会,也就是要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尤其是现代的、当前的社会实际,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又要回归实践,对实践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实践总是具体的、现实的。现实的实践具有属人性即人民大众性和时空性即变动性、空间差异性等特点。这样,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世界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时,自然就有一个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是我们理解或把握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的一把钥匙。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进程中,应当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和实践决定理论并促进理论不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笔谈——学术期刊的空间与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贺卫方 《云梦学刊》2004,25(4):14-15
学术期刊的发展是与整个国家的学术发展密切关联的。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讨论“21世纪我国学术期刊面临的发展空间”这样的问题还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重要的是,就意识形态而言,学术刊物跟其他出版事业一样,面临着的是一个很微妙的时期。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时间,我们的言论环境越来越趋于宽松,私下里,大家的议论是相当开放的。不过,在出版以及新闻方面,我们的现实制度与宪法中所承诺的自由权还有很大的距离。之所以如此,应当说是跟过去那种社会主义政治哲学有关系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在政治权利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