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区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文中针对重庆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貌,以重庆丰都—忠县高速公路为例,对重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进行分析,进而针对高速公路工程的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等不同建设阶段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重庆其它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分析了典型的人工植被、三维植被防护、客土喷播、网袋工程等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重点介绍一种新型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植被毯技术,阐述了植被毯生态防护技术的防护原理。结合六潜高速公路植被毯边坡防护工程实例,分析了这种防护措施的可行性,对其生物防护的机理、特点、设计原则、施工工艺进行探讨。为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的生态防护,尤其是劣性土质和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申报成功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共有18家。经过6年努力,2014年9月,国家级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成功。按照《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及规定,结合目前保护实验区内各区县现状,现阶段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保护一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遗产项目;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旅游相结合的基础设施;打造一批特色文化生态景区;扶持一批特色文化保护研究传承宣传展示项目;发展一批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同时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建设保障: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完善配套措施;强化监督问责。  相似文献   

4.
思小公路是中国第一条经过热带雨林的生态高速路,也是云南省的第一条“生态高速公路”。对思小公路建设中的文化内涵,包括环境保护理念、生态恢复理念、民族文化保护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等进行分析,希望思小公路建设的“生态公路”模式,在云南省乃至全国的公路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所借坚  相似文献   

5.
武陵山区的渝东南地区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核心,在建立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做到“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与旅游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五个结合,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并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代世界,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的共识、人类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世界各国普遍以生态经济为其发展的根本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也逐步确立了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和战略选择。从实际情况看,武陵山区必然要以生态经济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选择。因为武陵山区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客观现实需要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必然会牵动发展全局。因此,武陵山区必须迅速制定《武陵山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规划》,全面构建“武陵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全面修复、保护和建设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制定考评、生态补偿、金融、信贷、税收等特殊政策;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生态经济的坚实依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从安徽高速公路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出发,归纳总结了安徽高速公路文化的特点:融入徽风皖韵、遵循生态理念、倡导微笑服务和实行综合管理,探析了安徽高速公路文化的塑造策略:构建了内涵鲜明的行业价值观、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创建了独具匠心的微笑服务品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重点探析安徽高速公路文化的提升战略:全面融合地域特色、拓宽微笑服务领域、加大公益文化建设和健全综合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认识高速公路企业的文化内涵和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卓越质量的基本理论,分析了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文化结构,设计了基于卓越质量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有别于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论述企业文化建设的视角,本文从卓越质量的角度来论述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对高速公路企业追求卓越质量、更好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态经济怎样发展,山区小康建设如何振兴,这无疑是新的时代所赋予的新任务。实践业已证明,在面广人多且条件落后的山区农村发展生态经济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条可行且有效之路。从农村整体协调与生态经济发展、贯彻以人为本与山区小康建设、落实科技兴农与推广机制创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介绍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福建北部山区的南平市开展联合攻关的进展,以及示范推广的成效,提出了山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开展山区综合开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简述山区综合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命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两者的关系,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山区综合开发向度。  相似文献   

11.
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地区。森林资源是山区重要的生产资料,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基础。然而山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必然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研究林业生态建设对山区减贫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地处武陵山区的湘西自治州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同时也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在特殊的地域环境下,该区域的林业生态建设与山区贫困的关系较为复杂。湘西自治州林业生态建设对山区减贫既有贡献,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具体而言,湘西州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山区低收入的农民有一定的经济贡献,但对较高收入的农民收入影响并不十分明显。此外,林业生态建设对当地农民林业资源的利用产生了诸多限制,从而对当地农民的减贫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绿化包括景观绿化、人文绿化与生态绿化三种类型。当前流行的生态绿化也存在三种类型——近自然绿化、去人工化植被恢复和抗污染生态绿化。以外环高速的车流及导致的污染为依据,论述重庆外环高速公路路域生态建设需要推行以降低污染的绿化为主的生态绿化,而不应该片面强调近自然绿化。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武陵山试验区拥有生态优势,又面临严峻挑战。必须根据武陵山区的实际,创造性地寻求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湖南山区经济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山区发展,振兴山区经济,是湖南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和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湖南山区经济发展的途径有: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调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往对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的研究,是将高速公路视为一种交通设施,很少从文化传播通道进行深入分析。从交通文化入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路域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路域文化是人们依赖一定路段内的交通活动和交通资源,创造、传承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其存在机制做了一定程度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速公路路域文化建设应当融入整个地方形象建设和交通安全建设之中,加以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16.
南川属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日益严重。针对这种现象提出:草食畜牧业是南川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产业,加快草地建设、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是南川地区解决经济贫困与生态退化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南川地区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有利条件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建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的重大目标,在我国西南地区实现这一目标的严重障碍在于这里的众多地区被学术界定义为脆弱生态区,其中有代表性的脆弱生态区之一就是喀斯特山区,现有的研究者主张将这样的地区封闭起来,拒绝任何形式的利用。通过对贵州麻山、广西都安、以及乌江沿岸石漠化地带的民族调查,发现当地的苗族、布依族、瑶族拥有成套的地方性知识。他们能做到在高效利用脆弱生态系统的同时,避开脆弱环节高效利用与生态维护两全其美,发掘利用这样的地方性知识就可望实现人地关系和谐社会建构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