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认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共性.政治的公共性包括公开性、复数性和共同性三个基本的特征.现代"社会"领域的出现,极大地破坏了政治的公共性本质.阿伦特主张通过重拾勇气和捍卫行动的途径复兴政治的公共性.然而,有批评家认为,阿伦特关于政治本质的理解太过形式化,因此面临政治"内容"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思想中,阿伦特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理解独树一帜。她认为,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的歪曲,由此发展出来的政治哲学是一种“非本真的”政治哲学。而这一歪曲源自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阿伦特关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及其调和这一政治思考主题的论述,展现出其独特的政治哲学运思和其别具一格的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3.
原意、文本原义和读者所悟之义是诠释学的三大要素,同时诠释学要立足于诠释的对象、主题,来探寻理解活动的本质.政治思想史要理解和叙述的是一切关于“政治之事”的思考,即对阿伦特所谓的“言说与行动”的思考,这一主题刻画使政治思想史的诠释具有了专门性质.首先考察阿伦特站在现象学诠释学的立场上,对政治思想的史学叙事的认识;然后论述波考克受语言分析哲学影响,将政治思想史定义为“政治论说史”,并引入库恩的范式框架,带来了从语言分析到历史重构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白刚 《东岳论丛》2012,33(7):56-60
“哲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主题.马克思和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都来源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但马克思通过对哲学的政治经济学阐释,走的是“哲学的政治实现”之路,最终超越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而阿伦特却是对政治进行哲学阐释,走的是“政治的哲学实现”之路,最终又回归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5.
阿伦特的政治理论常常被认为是非现实的以希腊城邦为政治标准的怀旧的理想主义。要阐明它的现实性,需要从阿伦特对极权主义的研究着手。在对导致极权主义的多余人机制的分析中,《极权主义的起源》详细考察了一战后中东欧国家重建的历史实情,彰显了阿伦特提出的“拥有权利的权利”的观点的现实性。哈贝马斯对这一点的错误理解,是由于他忽视了阿伦特的“无凭借地思考”的政治态度中所包含的政治世界观念。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政治哲学重新兴起的过程中,作为“爱这个世界”的阿伦特和“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是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政治观”都对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阿伦特对“政治”的理解,走的是一条从哲学“沉思”开始,最后又回到哲学“判断”的“政治的哲学解答”之路,所以她无法根本跳出“沉思生活”的领域。但阿伦特对人类“黑暗世界”思考的背后,却巍然耸立着马克思的形象。而马克思通过其在现实“经济”领域中阐释“政治”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根本上实现了对“政治的经济学解答”,使政治问题在现实经济事务中得到了实现,从而在实践中“直接左右政治的发展”。在此意义上,当代政治哲学的走向,必然是一个从阿伦特“复归”马克思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概念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政治”的概念是理解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思想的关键。阿伦特对政治与支配、政治与社会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在此基础上表达了她对政治的真正经验的理解。阿伦特所说的政治,是指自由平等的公民以言行就重大议题进行协商讨论的活动,其目的一方面在于表达一己真性,另一方面在于和他人进行交往沟通。阿伦特的政治概念中包含了她对政治主体、政治行动、政治议题的明确而独特的界定。  相似文献   

8.
白刚 《人文杂志》2013,(1):10-15
马克思和阿伦特都是现代性的强烈批评者.在马克思这里,现代性的本质是“资本统治”,现代性的危机是失去个性和自由的“人的异化”;而在阿伦特这里,现代性的本质是“技术控制”,现代性的危机是失去公共政治自由空间的“世界异化”.对于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阿伦特走的是一条单纯“复归政治生活”之路,而马克思则走的是一条彻底“变革生产关系”之路.比较而言,马克思的道路更为究竞.  相似文献   

9.
“无思”是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理论的核心,也是贯穿其晚年思考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初脱胎于阿伦特对极权政治之恶的考查,反映了人的“多余性”,后来被阿伦特视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问题。在道德层面,“无思”意味着个人道德判断能力的缺失。在政治层面,“无思”意味着盲目的服从。而思考活动作为人回避恶、参与公民不服从的必要条件,能帮助人重获精神和政治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从阿伦特的政治概念看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阿伦特的“政治”概念重新审视文学和文学理论的政治性,对于长期流行我国文艺学界的文学——政治关系观进行了反思。文章认为把文学的政治性和文学的自主性对立起来的思维定势虽然广泛流行,但却建立在对于“政治”、对文学和政治之关系的狭义理解上,它把特定时期、特定语境——中国极“左”时期——中的“政治”理解为普遍意义上的“政治”,并进而把特定时期、特定语境中的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普遍化为文艺和政治的常态关系。而实际上极“左”时期的所谓“政治”指特定的党派政治乃至政策,所谓文艺学的“政治性”实际上是指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必须为主流意识形态政策服务,其本质是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所实施的控制。显然,这种特定时空语境中产生的文学理论和政治的关系,并不具有普遍有效性,据此而得出的文学理论自主性和其政治性不能共存的观察同样不具普遍有效性。如果我们像阿伦特那样把政治理解为在公共领域展开的自由平等的言行,那么,一种坚持公共关怀的文学和文学理论必然具有政治性,笼统地否定文学的政治性,或者人为鼓励文学理论研究的非政治化,存在着使文艺学知识非公共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王寅丽 《社会科学》2006,(9):126-132
阿伦特将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视为“他未写出的政治哲学”,她从康德对审美判断的考察中找到了一切实践判断得以可能的条件:趣味、共通感,扩大思考和范例的有效性,从而阐发了判断活动的政治意义。同时,阿伦特对康德判断力概念的接受也暴露出她本人政治思想的形式化、非认识化和审美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政治审美化是对阿伦特"政治判断理论"的总结凝练。政治审美化之所以可能,一是在于阿伦特对政治的理解:言说,行动和公共领域;二是在于阿伦特的人生境遇和政治诉求:极权主义,反犹主义和贯穿二者始终的判断;三是在于政治判断与审美判断的可通约性:共通感,扩展的思维方式和范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施米特与阿伦特对于现代政治正当性问题有着不同的论述,他们共同面对的难题是民主革命奠基政权的正当性悖论。对此,施米特以“主权决断论”提出了一种人民民主专政的论证,而阿伦特则建构了一种“政治行动论”的论证。阿伦特的论述较之施米特的理论对现代性条件具有更为敏感与切实的把握,对当代民主理论的发展也具有更为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庞楠  叶颖 《天府新论》2019,(4):59-65
柏拉图对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的划分奠定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基础。包括政治在内的积极生活属于感性易变的世界,哲学的沉思生活则属于理性永恒的世界。柏拉图确立起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对立关系,并赋予理性真理对事实真理的优先地位。阿伦特指出,哲学对人类事务领域的敌视以及哲学理性真理对事务领域的控制都对政治产生了消极影响。哲学和政治是存在张力的两个领域,适宜于政治领域的不是理性真理,而是带有公共性的事实真理。  相似文献   

15.
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朱士群美籍德育犹太血统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1906—1975)的著作多次成为争论的对象。有时,她甚至“激起了一片愤怒”。按其思想发展,她的成名作论述的是“极权主义的起源”,她最系统的著作则对作为“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陈海平 《河北学刊》2006,26(3):68-72
本文透过阿伦特所描述的政治图景,揭示这种政治图景背后的文化底蕴——公民文化。可以说,她的共和主义政治图景是建立在“积极参与”这一公民文化基础上的。阿伦特是一位重视“积极自由”甚于“消极自由”的理论家,她认为公共领域是人获得真正自由的发源地,公民应该积极参与政治,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公民。她认为政治行为的价值不在于达成实用性的协定,而在于它能实现每个参与者公民的主体性,锻炼他的判断辨识能力,并在与他人的关系和共同行为中成为群体有效成员。现代自由国家公共生活的萎缩、公民观的薄弱从根本上动摇着民主制度赖以生存的一些基本价值和观念。阿伦特的公民文化观对仍受“巨民文化”困扰的中国政治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政治哲学中,霍布斯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当代政治哲学中不同类型的思想家那里,因而呈现了一幅霍布斯复兴的景象。阿伦特从其极权主义的经历和反思出发,把霍布斯置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中,基于她自身对政治之为一种存在方式的理解,认为他既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家,又是本真意义上的反政治的哲学家。这个判断看似矛盾,却极为敏锐地揭示了经济盛行的社会现代的政治化倾向,也反映了阿伦特重申政治之尊严的匠心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公共性"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范畴。政治传播是政治信息在政治共同体内与政治共同体间扩散、接受、认同、内化等有机、系统的运行过程。公共性由于其政治品性与政治传播关联。政治传播作为由政治体系、传播媒介与公共舆论三个要素互动所构成的有机过程,其公共性体现在过程、内容和效果三个层面。政治传播过程的公共性是指政治传播是依据公共舆论调整政治活动、谋求公众支持的过程。政治传播内容的公共性强调政治信息在政务公开、政府新闻发布、政府危机管理、政府公共关系等政治活动中的公开传播。政治传播效果的公共性强调民意调查等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新时期,中国政治传播面临转型,急需政治传播的新观念、新话语体系、新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的发展,带来了公共性问题的凸显。在西方,研究公共生活理论的三个代表人物分别是阿伦特、哈贝马斯和桑内特。三人对公共性的理解各有差别:阿伦特眼中的公共性与"积极生活"紧密相连;哈贝马斯强调公共性的批判性;桑内特推崇现代公共性的非人格化。三人对公共性尽管作了经典性的阐述,但我们仍需注意中西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加恰当地引用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阿伦特政治判断理论(政治审美化)的合法性在于政治判断与审美判断的可通约性。阿伦特认为,判断是人的思想能力中最具政治性的,是典型的政治能力。判断作为一种政治性质的思想,体现了人的特殊性、多元性和人作为政治的存在。康德的审美判断重视人的特殊性,承认人的多元性,寻求公共可交流的基础,包含着其政治哲学中最伟大、最有创见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