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卢卡奇早期著作<心灵与形式>和<小说理论>是20世纪美学的重要文献,其所包含的文艺理论思想反映了卢卡奇早期世界观、美学观形成的渊源与特点.这两部著作是在卢卡奇信仰马克思主义之前完成的,受到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的影响,也受到狄尔泰生命哲学的影响,但他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正确的,而且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又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些思想,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哲学、美学和文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3.
作为“理解心灵”一文的续篇,本文将进一步展开对心灵、理解及其相互关联的考察。第一,作为被理解的对象,心灵现象本身可以带有或不带有理解性的内容,我们对这两类心灵现象的理解方式有何不同?第二,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以私人的、孤立的方式被感受到的“现象性质”?第三,我们又是如何以同样的模式来理解感受起来有所不同的诸种现象的?围绕这几个主题,本文对如下论题做出了一些研讨:他心之知(1节、13节);带有或不带有理解内容的心灵现象(2-4节);理解对象与理解内容的区分;单向性的理解与对当性的理解(3-4节,9节,17节);对心身现象的原因解释与理由解释(5-8节);自由意志与自主控制(6-8节);qualia、现象性意识(10-14节);类比与理解的关联(15-16节);几乎所有段落都涉及对“理解”概念和对“心 身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星云大师著,中天主播李晶玉小姐提问的《与大师心灵对话》是开启我生命对话之窗口,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美好的景致——有时并不用浓墨重彩描绘而成,也许是一个淡淡的印迹,但它深藏在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它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它的密码,它便潮水般涌来,浸泡你,柔软你,感动你。《与大师心灵对话》给我印象最深的、最美的、最受启迪的,是大师在这本书中,他对社会诸多现象,如对教育、文化、读书、慈善、家庭、财富、生死、人生等16个“生命”的基本问题,大师在本书中都一一解惑,都有详细的陈述与建议。尤其他为带动国内整体阅读风气,和李晶玉…  相似文献   

5.
形式美学与文学形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研究应当通过形式阐发意义,而不是超越形式直奔主题."文以载道"传统和对"形式"概念的狭隘理解是漠视文学形式研究的重要根源.建构以形式研究为对象的形式美学是可能的和必要的;将形式美学的方法践行于文学研究必将展现广阔而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韦桂琼 《社区》2012,(2):53
很少有年轻人会想自己衰老之后是什么样子,也极少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当中国已向老龄化社会迈进这个现实摆在人们面前时,大家不再无动于衷,关心老人,已是个越唱越响的社会旋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老年人最需要什么。北京玉蜓桥畔的松堂临终关怀医院里,有这样一位老人,她刚入院时,神思恍惚,嘴里经常语无伦次地嘟哝着什么。院长李伟经过反复琢磨,方知老人很喜欢小孩,家中新添了一个小外孙后,老人想尽一份力照看小孩。可家人特别是孩子的母亲生怕老人年老体弱,会摔  相似文献   

7.
韦桂琼 《社区》2012,(3):53-53
很少有年轻人会想自己衰老之后是什么样子,也极少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当中国已向老龄化社会迈进这个现实摆在人们面前时,大家不再无动于衷,关心老人,已是个越唱越响的社会旋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老年人最需要什么。 北京玉蜓桥畔的松堂临终关怀医院里,有这样一位老人,她刚入院时,神思恍惚,嘴里经常语无伦次地嘟哝着什么。院长李伟经过反复琢磨,方知老人很喜欢小孩,家中新添了一个小外孙后,老人想尽一份力照看小孩。可家人特别是孩子的母亲生怕老人年老体弱,会摔伤孩子,坚决不许老人接触小孩。  相似文献   

8.
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交流过的感人事。习作中,同学们要选一些能感动自我内心的真人真事,并根据与大家交流的将特别的感动的地方详细地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丰富真实,能够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在本书中,我的目的就是倡导对心身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以避免上述困难。这一办法以传播理论中专门地定义过的信息概念为出发点。我们将看到,这个概念已超出了它原来的范围而有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它还可被应用到比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追溯蒙克作品风格的艺术史地位,并对其作品风格中关键的形式要素——曲线的表现加以具体、深入分析,以说明曲线是蒙克作品风格确立的重要的形式要素。最后阐述了导致蒙克选择曲线这种形式要素原由。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在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的对立与互补,渗透到各个学派的思想探索之中。在20世纪的上半期,美学已经发生了从心灵到形式的演变。无论是精神分析、格式塔,还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都将心灵的形式作为探索的主题。这是从19世纪的彼在的形而上学模式,到生命此在的形而上学模式的转变,为后半期美学的形而上学的消解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2.
抽象与形式     
本文旨在探讨原始艺术和现代派艺术之共有的抽象特质,并叩问其共同的赖以发生的心理机制,即马斯洛所称的“生存和安全”的人类第一级的心理需要,并针对东方艺术对原始抽象美的认同,及现代派艺术向东方抽象美的心理回归。论证了抽象与形式之间的心理“互文性”。  相似文献   

13.
“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概念。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公有制实现形式”如何定义?如何去发现、创新出公有制实现形式?为此,本文首先论述“所有制的存在形式”,继而论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最后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涵作出了界定。  相似文献   

14.
由贫而求富,人之常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就说过:"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于是为致富,人们"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使各的招数。然而,金钱或财富是否能当作一个人幸福的主要表征?视贪财为产生社会邪恶的人,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人们以财富为生活目的,个人成了财富的工具,为财富所奴役,他会逐渐失掉正当使用金钱的能力。一个被财富所束缚的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本期刊登的几篇文章就是围绕"富贵"话题阐发的各种见解与主张,文笔犀利,见解深邃,可为同学们提供思考与写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意义与心灵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由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兴起,认知模拟(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的心理活动)已成为揭示人类精神生活的过程和本质的有力手段.这个认知主义的思想在当代西方哲学中产生了一种观点,即精神活动是在非语义的内在精神表象(mental representations)上进行的的形式操作,或者,简单地说,精神活动就是一种计算.本文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角度分析精神表象概念的本质,进而批判把精神活动当作一种纯粹的形式操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形式是翻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是原文风格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翻译中,如果只传达原文的内容,而没有形式的传达,那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完美的。因此,在翻译中,要在忠实地传达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完整、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形式,才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神似和形似兼顾,再现原文的神韵。  相似文献   

17.
方法是从工具中演绎出来的理性认识,或者说是一个从工具的理性认识中抽象出来的哲学概念。方法是从人类的工具形式——工具形式的认识和思考中而来的。它在进入人类文化的构建时,与其他因素一起,成为人类文化中文化形式的重要因素。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多样性和相似性在这里有一定的解释,人类文化的相似性主要由文化内容决定的,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主要由文化形式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的形式,因此,文化形式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命题及命题形式的分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传统的分类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为了对命题的种类和形式作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明,笔者提出三个原则其一,不同系统区别对待;其二,主逻辑词决定命题形式;其三,种类服从形式.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对话的重要性,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次在厦门马巷中心小学召开的生命化教育研讨会上,孙绍振教授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有“文本内的对话”和“文本外的对话”。给了我们极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居住着小三,甚至小四、小五的世界。口口声声打着爱的旗号招摇过市,也不过是假爱之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