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族在我国众多民族中属于形成较晚、居住最为分散的一个民族,她是公元7至13世纪期间伴随着伊斯兰教传入、蒙古军西征及大量外国穆斯林入华,同时又吸收中国其他民族成分而逐渐形成的,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至今伊斯兰教仍影响着回族人民经济生活、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本文试就伊斯兰教对回族艺术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回族作为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密不可分。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法与礼仪规范,深深影响着广大回族穆斯林的观念和行为。回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又赋予了伊斯兰教新的时代特色。本文试就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回族经济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回族伊斯兰教与21世纪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世纪之交回族伊斯兰教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伊斯兰教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关系问题。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点。中国现实社会和政治制度对伊斯兰教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伊斯兰教跨世纪的战略选择必须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保持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回族伊斯兰教的基本特点、规律性,探讨跨世纪发展的战略,必将促进回族伊斯兰教工作顺利跨入21世纪,树立回回民族崭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饮食习俗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饮食习俗是各民族在自己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饮食方面的喜好、风尚、习惯、禁忌等,是各民族社会文化的宝贵遗产。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观念、心理、文化的特点。回族的饮食习俗同样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点。 回族信奉的伊斯兰教注重和提倡卫生、洁净。回族的饮食选择,就是依据伊斯兰教规定的卫生原则来确定的。伊斯兰教在《古兰经》中规定:“准许人们吃一切佳美的食物,禁止吃污秽的东西。”教法学家认为,任何东西只要它本身纯洁,本质良好,且有益于人的身心,都是佳美的,从理论上讲是可饮可食的;反之,则均不可食用。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进入中国的方式是宗教与民族俱来的。伊斯兰教作为外来宗教,它在中国传播,必然面临中国化的选择和实践;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中国多元汇聚,一体融合为回族,伊斯兰教也面临着回族化的选择和实践。中国化和回族化既有区别,又是一个过程中联系紧密的两个方面,是共同在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展开和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是新疆十个穆斯林民族宗教文化的上层建筑,与各类自然崇拜、巫蛊风水、萨满信仰等共同构成各自完整的宗教信仰体系。其中,在萨满文化相对发达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中,伊斯兰教的象征隐喻及文化整合作用表现得尤其突出,形成一道丰富多彩的民族宗教的文化风景线。新疆穆斯林民族萨满信仰中伊斯兰教整合作用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各民族宗教文化中不同类型宗教信仰成分交融混成的具体状态及互动规律,同时也能使我们从一个独特角度认识且合理解释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7.
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以回族为主要载体。历史上伊斯兰教所以能够在中国内地扎根发展, 与回族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从回族文化认同角度探讨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 不仅可以对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融合有较清楚的了解, 而且可以从现实出发, 摸索伊斯兰教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 并进而探求回族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回族人是穆斯林,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中国回族的形成与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伊斯兰教传人中国之前,中国没有回族.西域各国穆斯林东进,骑着骆驼来华夏之地经商,在中国定居,初称"蕃客"或"蕃商",后来有了土生土长的"蕃客",他们繁衍生息,人数与日俱增,逐渐形成了回族.  相似文献   

9.
回族形成于元朝和明朝前期,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回族成员讲汉语,通用汉文,绝大多数都是虔诚的穆斯林。纵观回族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它有许多不同于汉族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宗教对回族的历史发展影响极深。 历史上,汉族社会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宗教,现在更是。而回族则有伊斯兰教的全民信仰。回族不崇拜偶像,他们的哲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文化对广州回族社区形成发展的作用马建钊唐宋时期,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蕃客,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广州从事贸易活动,使广州成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探讨伊斯兰教传入广州之后,对广州回族社区所产生的影响。伊斯兰教对广州回...  相似文献   

11.
从回族角度谈伊斯兰教的中国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 ,传入中国后经历了“蕃坊”、儒化和回族化阶段。在与中国主流文化的碰撞中 ,不断吸收汉文化的因素 ,实现自身的再造 ,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大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回族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 ,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包含着伊斯兰教的回族化和回族化的伊斯兰教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12.
明代是伊斯兰教发展的重要阶段,明政府对伊斯兰教实行优容与约束并行的宗教政策.相比于之前穆斯林多以“藩客”形式生活,明代的穆斯林更加本土化,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从地 域角度来看,明代伊斯兰教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遍布三级政区的格局;从民族角度来看,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新疆地区信仰伊斯兰教居民和以回族为代表的内地信仰伊斯兰教居民两大系统形成.  相似文献   

13.
北京伊斯兰教何时形成,虽然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但却一致认为北京自元代以来就已经是全国伊斯兰教的中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观察了解中国伊斯兰教的窗口了。伊斯兰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是一种文化。伊斯兰教在北京地区传播与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京伊斯兰与清真寺文化。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伊斯兰教既是一种信仰体系,又是一种社会力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回族穆斯林经济特点与西道堂经济发展模式敏生光回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一个民族,回族穆斯林遍及全国各地,而以西北地区聚居比较集中。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教精神的长期儒染熏陶,使回族穆斯林的性格中特别表现出了坚毅顽强、吃苦耐劳...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与回族服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回族文化的源头与核心。伊斯兰教对回族服饰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影响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伊斯兰教仍不失为回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明清两朝的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历史上,出现过4位视“以儒诠经”为己任的回族伊斯兰教大师王岱舆(真回老人)、马注(文炳)、刘智(介廉)、马德新(复初),他们以学贯中西(天方西域),兼通回、儒、佛、耶四教的深厚学养和磅礴气势,掀起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对话高潮,开启了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的文化运动。其中,生活在清代的云南滇西大理籍的回族伊斯兰教学者马复初,无疑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4人中最晚的一位学者,也是4人中承先启后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的贡献,奠定了他在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崇高的伊斯兰经学大师地位…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音乐:回回音乐的母体基因谈到回族音乐,人们不免会联想到那回荡在连绵群山中的“花儿”。那么,“花儿”究竟是回族所独有的呢,还是汉、回、东乡、撒拉、土等多民族共有的?是仅宁夏山区才有“花儿”呢,还是西北甘、青、宁、新诸省区都有“花儿”?回族除与其他民族共同占有“花儿”外,有没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花儿”?除“花儿”外,伊斯兰音乐对回族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有何影响?回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其他少数民族—样,回族音乐文化也是我国灿烂辉煌的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回族音乐的流传与回族在…  相似文献   

18.
清真食品的特点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瑞海 《回族研究》2004,(1):100-103
清真饮食是指按照伊斯兰教法规定、穆斯林可食用饮食。历史上穆斯林学者对“清真”二字的解释说:“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不二之谓真。”(王岱舆:《正教真诠·正教章》)清真食品不但为回族等各民族群众在生活上提供了美味佳肴,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随着时代的前进,清真食品已发展为一种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开辟了新的广阔的道路。那么,清真食品有哪些特点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悠久的历史性清真饮食由来已久,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元时代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回回民族的形成。中国清真饮食的起源,应该说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是…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回族妇女信仰伊斯兰教的心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族是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她的发展历史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伊斯兰教仍然在回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领域内产生着重要影响,并使其保持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某些特点。回族妇女除了具备回族应有的一切特性外,在社会心理、自身心理方面是否还存在着区别于本民族男性的某些特点呢?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已经从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心理差异方  相似文献   

20.
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回族,是在来自阿拉伯、波斯等西域各地的移民基础上吸收了中国当地不同民族成员而形成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扎根于中华大地上的一个民族共同体。但是由于伊斯兰教的强大凝聚统摄作用,回族在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一直保持着鲜明响伊斯兰文化特色。其民族心理也独特于其他民族,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几个世纪以来,无论是政府方面的官员还是民间方面国内外学者,都曾对回族民族心理发表过一些评说,这些评说对我们今天研究回族心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拟将16世纪到本世纪40年代这几百年间对回族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