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壮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吴玉章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际,他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主张,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在国内,向全国人民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主张、伟大意义,揭露投降派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号召全国各阶层人民积极参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努力建立了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广泛的民众性、相对的稳定性、在共同纲领统一下的一致性、坚持抗战的坚定性、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具有典型性等。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早于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国抗战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胜利,为我党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论两广事变中中共与桂系的合作王树祥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侵略的步步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逐步认清这一形势,于1935年8月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发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这一号召不仅得到全国广大下层...  相似文献   

4.
左红卫 《理论界》2012,(10):114-116
抗战时期是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发展的重要阶段。新疆督办盛世才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制定了六大政策,成为后来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新疆各民族的传统文学艺术,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文学艺术实现了完美的交融与结合,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繁荣的抗战文艺。本文着重分析新疆抗战文艺的繁荣的原因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滇南抗战坚持五年之久,最终取得了拒敌于国门之外的胜利。滇南战场虽是以国军为主力,但中国共产党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多次派人进入滇南,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并在滇南个旧等地建立了地方组织,建立抗日游击武装。共产党人朱家璧,在滇南抗战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和影响下,滇南地区各族群众、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参与了抗战,李公朴到滇南进行了积极活动,他们都为滇南抗战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高正礼 《江汉论坛》2001,2(5):40-43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统战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二者在抗战中的军事合作,构成了国共两党军队并肩抗日的主体;抗战相持阶段,中共通过争取地方实力派的同情和中立,粉碎了顽固派的三次反共高潮,维系了中国的抗战局面;抗战后期,中共与地方实力派,尤其是与西南地方实力派的合作,推动了大后方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抗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振奋精神,团结抗战,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精神文化体系,构筑起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精神文化基础。我们党正是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赢得了人民大众的支持和拥护,才构建起了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党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就是以先进的文化引领时代潮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抗战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薄一波等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山西省国民党当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了牺盟会和决死队。牺盟会的成立,对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巩固和团结国民党抗日起了重要作用,对我们党组织和实现发动群众抗日起了重要作用。通过牺盟会和新军我党发动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参加抗日队伍,对培养训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历史证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全民族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条件下进行的,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高举民族解放的光辉旗帜,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为建立和保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到底作了不懈的努力,它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以至成为抗击日伪军的主要力量,为夺取抗战性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台湾出版的一些书刊,在论述中国的抗日战争时,大肆歪曲历史真相,极力抹杀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他们把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团结抗战所作的努力和让步,说成是对国民党的“投降”,是“为挽救其灭亡的厄运”;攻击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并非为了抗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经历了整整十四年,前六年为局部抗战,后八年为全面抗战.在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作用首先表现在倡导和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我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历了酝酿、确立、促成和最后形成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唯一取得胜利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伟大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抗战的最前列,担负着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高举抗战大旗,以民族大义为重,动员全民族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进行英勇的抗日武装斗争.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了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坚持最久而又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在全民族的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评述曲新英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把国际反帝统一战线和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合起来,以独立自主为基础,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对外政策,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一、抗日民族统...  相似文献   

15.
舒醒 《江西社会科学》2008,2(3):144-149
江西抗战文化是中国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有力地推动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极大地打击了日寇和支援了全国抗战,为江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全国抗战中发挥独特作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西北回族的政策和回族人民的抗日爱国活动高占福,李荣珍一、抗战时期党对回族的政策和在陕甘宁边区的初步实践“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主张和号召下,全国很快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由于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  相似文献   

17.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掀起了举国抗战的高潮。在这种形势下,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实行第二次合作,由我党大力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一条片面抗战的路线。它仍旧坚持一党专政,既不给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以民主权利,也不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抗战,不利于抗战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各民主党确实行全面抗战,积极主张民主抗战,设立一个包括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在内的民意机关。国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新疆地方实力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人、爱国民主进步人士的影响下,新疆各族民众、各族各界爱国人士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新疆作为抗日战争的西北大后方,一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 山东省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7月28日至8月1日在泰安举行。会议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抗日战争的评价。会议认为,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族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必须确认: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这一战争是民族抗战,不是党派抗战。这一观念的确立,对  相似文献   

2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宋庆龄在抗战期间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主要支点。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宋庆龄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最初主张建立工农群众为主体的下层统一战线,发展到建立一切不愿作亡国奴的爱国同胞的统一战线,又从以国共合作为统一战线的中心内容的思想,发展到反对国民党的分裂活动,维护和巩固统一战线,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思想。宋庆龄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同步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