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教师,确实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压力是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出现的变动,不安、破坏、威胁等刺激有所感觉,而产生的心理生理及行为上的反映.压力可分为两种,一种使人愉悦、精神振奋,给人力量与鼓舞,称之为正向压力.正向压力可以提高人的意识水平,增强心理警觉,唤醒高级认识、敏捷思维和积极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2.
陈璐  高昂  杨百寅  井润田 《管理学报》2013,10(6):831-838
基于对57个高科技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中的配对数据分析,对家长式领导行为、心理授权、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影响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创造力的方式进行探究。研究发现,CEO的家长式领导行为对团队成员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成员的心理授权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家长式领导对不同价值取向的团队成员的心理授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即团队成员的权力距离取向越高,或者集体主义取向越高,威权领导对其心理授权的负向影响越弱;团队成员的集体主义取向越高,仁慈领导对其心理授权的正向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34家企业的60名主管和366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讨论内源性和外源性时间压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心理距离的中介作用和敌意归因偏差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源性时间压力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外源性时间压力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距离中介了时间压力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敌意归因偏差调节了外源性时间压力与心理距离之间的关系,并调节了外源性时间压力通过心理距离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但对内源性时间压力和心理距离以及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本文从调节员工时间压力、重视员工与组织间心理距离和有效利用敌意归因偏差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康超 《领导科学》2021,(2):82-84
压力传导机制通过层层下传压力和责任,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提升了下级成员的工作效率和执行进度。但压力传导机制在对组织成员个体发挥作用、施加效力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正负两方面效应:正向效应即产生积极推动力、适度压力转化为奋进动力、全面提升员工综合实力;负向效应即产生阻碍不利影响、压力过度转化为心理负担、导致员工困滞不前。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压力传导机制的正向激励作用,可以通过甄别抗压心理、分类部署工作,量化权责清单、限定压力边界,问责激励结合、转压力为动力等举措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512个中国管理者样本检验了组织沟通、组织公正和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对管理者感知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沟通对管理者感知心理契约违背不存在显著影响;直接上司沟通对管理者感知管理型心理契约违背存在负向影响。对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存在正向影响;程序公正对管理者感知管理型心理契约违背有负向影响,对管理型和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有正向影响;人际公正对管理者感知管理型和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有负向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管理者感知心理契约违背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656名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以科研注意力和焦虑情绪为中介变量,探讨了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科研非伦理行为和教学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科研考核挑战性压力和科研注意力正相关,并通过科研注意力对科研非伦理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对教学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科研阻断性压力和科研注意力负相关,并通过科研注意力对科研非伦理行为和教学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这2种压力都通过焦虑情绪对2种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网络结构嵌入理论,研究了网络结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利用331份企业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本文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网络位置和网络密度均对渐进式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突变式创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网络异质性对渐进式创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但对突变式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广义交换理论、印象管理理论、进化心理学对组织公民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影响被众多学者所忽略,将三重理论视角与组织公民行为动机相结合,以环境作为变量,对工作家庭冲突与角色超载两种组织公民行为负向影响进行重点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组织公民行为负向影响的相关建议,即加强组织文化与制度建设,提升领导者压力管理能力和环境管理能力,提升组织公民行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312名企业员工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中国情境下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和威权领导3种家长式领导型态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交互和中介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皆有显著正向影响,威权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德行领导与仁慈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交互作用;心理授权在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威权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正心理失衡是一种与心理平衡相对应的心理状态描述,其往往表现为个体负面的情绪或情感。这一不健康心理状态将直接导致下属具体行为取向的偏失,导致无效甚至是负面的工作行为。因此,对于领导者而言,在规范下属具体工作行为前,首先要确保下属的心理健康,通过对下属心理感知的适时掌控而实现对其变化趋势的正向引导,进而确保其行为取向的正确性与高效性。一、单位成员心理失衡的诱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通过对404个二阶段问卷样本的实证分析,探析时间压力对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压力通过促进型调节焦点负向影响工作退缩行为,通过防御型调节焦点正向影响工作退缩行为;员工感知的过度工作氛围在时间压力与员工防御型调节焦点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了防御型调节焦点的中介作用;触发工作退缩行为的前因构型包括:低收入×防御型调节焦点、时间压力×防御型调节焦点和低收入×低过度工作氛围×时间压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企业"80后"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领导行为的四个维度对"80后"员工心理资本的影响。通过对327位"80后"员工的调查发现:员工的出生年份、学历、岗位级别和工作年限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人员关系导向领导行为、参与创新式领导行为对员工心理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毒性/破坏性领导行为对员工心理资本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领导者自恋人格特质具有正负二元维度,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也存在着双重影响,任性、自利的负面维度能够削弱组织公民行为,自主、魅力的正面维度则能强化组织公民行为。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解释了心理授权在二者关系中的正向调节作用,而主动性人格在自恋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此,应辩证地评价自恋型领导,通过强化积极作用、削弱消极作用的方式发挥自恋型领导的有效性,并对员工实施强化心理授权和差异化管理策略,提升其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14.
赵健宇 《管理科学》2015,28(3):63-76
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影响决定组织知识创造的绩效.基于组织激励理论、心理学理论和行为学理论,以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作为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和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前因变量,探讨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心理所有权和知识创造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选取上海大众汽车一厂技术中心的研发人员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附加知识产权激励、知识心理所有权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知识心理所有权对个体知识创造行为产生正向影响,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和附加知识产权激励对知识心理所有权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心理所有权在R&D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附加知识产权激励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理清了知识产权契约激励、知识心理所有权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间的三者关系机理,打开了知识产权契约激励影响个体知识创造行为关系的黑箱,为知识产权契约激励的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在如今公开透明的公务员招录背景下,一些家庭条件欠佳、成长经历单一以及从政资源匮乏的大学毕业生有机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这一群体往往被社会大众视为"草根公务员"。而后随着工作经历日益丰富、工作经验不断积累,这一群体中的一些人又极有可能获得提拔,进而成长为社会大众眼中的"草根干部"。对"草根干部"既要以正向激励鼓励其保持行为优势,又要用恰当的负向激励杜绝其心理劣势的产生。一、"草根干部"现状:基数大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逐渐关注组织生活中的负向行为。领导者的破坏性领导、虐辱性领导、家长式领导等负向行为,以及员工在工作中的负向行为,如工作欺负行为、工作报复行为等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在以往的负向行为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显而易见的行为表现,即热暴力行为,而忽视了员工之间微妙的心理感受,即冷暴力行为———职场排斥。  相似文献   

17.
高锡荣  罗扬 《中国管理科学》2016,24(10):117-123
针对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对禀赋穹顶效用的忽视,提出了禀赋相关的心理承受能力假说,并以企业共享信息价值指数作为决策变量,构建了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短板优化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通过不断提升短板企业的信息共享价值指数,达到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研究显示,供应链上企业信息共享价值指数与信息共享成功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而与心理脆弱度成本弹性、社会风险水平、信息共享成本之间存在负向关系。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一是将收入成本比引入到投资价值的制约因素集之中,强调投资收益率或者利润率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引入心理承受临界点概念,指出投资行为在该临界点的两侧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这一结果可以用于设计推进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政策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115份专职导游的问卷调查,采用阶层回归分析模型研究顾客欺凌行为对导游服务破坏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讨感知组织支持在顾客欺凌行为与导游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之间的边界作用。研究发现:顾客欺凌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导游服务破坏行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顾客欺凌行为与导游服务破坏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组织支持可以有效缓解顾客欺凌行为对导游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负向影响,并且调节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顾客欺凌行为与导游服务破坏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搜集到的关于教师职业的调查来看,教育体系普遍存在职业倦怠这一状况。大多学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长期处于高水平的压力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两个时间段对260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家长式领导与员工不道德亲组织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上下级关系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威权领导和仁慈领导分别对员工不道德亲组织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德行领导对员工不道德亲组织行为产生负向影响。此外,上下级关系在威权领导、德行领导与员工不道德亲组织行为之间起到了强化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