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通过对社会制度创新过程的逻辑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逻辑规律;读者将会看到政治家是怎样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的.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今天,制度创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原创性的逻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笔者通过对科学技术史和人类创新活动的长期研究,概括出了一个创新模式,并将这一模式命名为“创新逻辑”,这是笔者三十多年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一个崭新的逻辑模式——创新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篇原创性的逻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笔者通过对科学技术史和人类创新活动的长期研究,概括出了一个创新模式,并将这一模式命名为"创新逻辑",这是笔者三十多年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 ,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 ,逻辑规律是思维活动应遵循的准则。遵守逻辑规律是有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创新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前提的正确选择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特征的重点转移,从以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全面推进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深入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成果和清晰的实践逻辑脉络。  相似文献   

6.
蒋光贵 《南方论刊》2010,(4):4-6,10
新世纪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有一个逻辑发展过程,体现出科学的逻辑层次。本文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执政能力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又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结果。这几者有内在的逻辑发展关系。从而到理论创新在逻辑上的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探索从严治党规律的历史逻辑与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2-20
从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战略考量,尤为重视从严加强党的建设,并且提出了一系列从严治党路径方案。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从"传统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型、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思维转换,我们党面临着困扰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关于落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三个主要难题,即如何处理好"市场经济与从严治党"、"转型期社会主义国家与从严治党"、"长期执政治理与从严治党"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这些难题,结合"宏观战略"与"微观规范"两大层面,对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的关系、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制度治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预防惩治腐败等方面提出了较多的新思路新观点,把对规律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作为一套特定的思维形式以某种特定的对象为内容。从形式和内容统一的角度看,历史上有三种具有特定对象的辩证法,即意见的逻辑、幻相的逻辑和思辨的逻辑。意见的逻辑和幻相的逻辑分别是"意见"和"先验幻相"之不确定性在形式上的表现,因而具有消极意义。思辨逻辑作为辩证方法、辩证形式与辩证之体(内容)的统一,既是真理在其形式之运演中的自身证明,又是真理在其内容之发展中的自我完善或自我证成。这决定了辩证法在思辨逻辑的形态上第一次成为形上真理的确定性的形式,成为"真理的逻辑",摆脱了通常人们所理解的贬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制度具有德育特质,它把社会期望的善加以制度化,引导个体德性,形成社会伦理,建立社会良序.当前,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从社会制度上寻求突破,通过社会制度促成伦理精神的清晰化、权威化与结构化;通过社会制度对冲社会转型为德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通过社会制度突破德育产品公共性困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以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作为哲学基础并贯穿始终,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为逻辑起点,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逻辑展开,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理论课题作为进一步推进,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逻辑归宿,并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自己真实的逻辑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从疫病演变的自然界发展逻辑来看,史前的“地方性”疫病发展到“区域性”疫病,进而演变到全球“公共性”疫病,成为威胁整个人类生命健康的现实问题。从国际社会应对疫病的实践逻辑来看,“区域性合作”发展到“全球性合作”,大国合作而非大国地缘政治竞争,是战胜疫病的历史选择。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到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揭示了各国相互联系、依赖不断加深的“客观规律”,文章指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解决全球“公共性”疫病问题的根本路径。根据上述逻辑理路,当今国际社会应当顺势而为,加强交流合作,共同维护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卫生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从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出发,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价值主线,从思想上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逻辑和时代特征,自觉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原则,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之基和动力之源。坚信科学真理、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坚定自信自立,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形成的党的创新理论的价值主线。从理论发展的主体自觉、价值自觉和思维自觉上探究其内在的学理逻辑,坚持人民至上和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和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深刻表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逻辑。党的创新理论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在主体性维度、历史性维度、关系性维度、实践性维度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创新理论实践不是刻板说教和机械套用,而是以实事求是、融会贯通为根本,真正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史理脉相承、责勇为共担,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  相似文献   

13.
14.
创新思维的发展是一个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过程,在揭示创新思维的逻辑结构和理论框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握创新思维要素的历史特征和发展趋势,而在揭示创新思维的历史线索和发展轨迹的过程中,可以把握创新思维的演化规律和系统属性。在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性中透视创新思维的本源;在逻辑与历史的相对性中把握创新思维的定位;在逻辑与历史的开放性中深刻理解创新思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高校理应进行和加强学术管理,但其指归应该有利于学术创新。现行学术体制化的诸种弊端,根源在于注重效率的科层化管理模式主导了学术管理的诸环节,行政逻辑取代了学术逻辑主导学术管理的运作。学术管理体制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学术创新,关键不在于某种管理手段的应用或某种权力的主导,而在于学术管理是否遵从学术逻辑,是否坚持学术卓越原则。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7,(7):42-50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与资本逻辑瓦解之间的内在关系,被诸多研究者错误地否定。这种否定肇因于他们未能从总体性方法论来理解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将总体性方法论贯彻到底则可以发现,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应当是"规律本身"和反作用因素的辩证作用。考察这种作用不难发现,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存在着被隐蔽的一面,即工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以及工人为满足这种需要而进行的分配斗争。一旦揭明了被隐蔽的一面,就可以进而揭示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本质含意:资本越来越依赖工人自身的发展,劳动主体性则日益增强。由此,"资本—劳动—资本"开始向"劳动—资本—劳动"转化。这一变化使得由资本、劳动和二者相互作用辩证构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整体逐渐发生性质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实践之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也是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概念和类型的分析中,可以概括出其规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必须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式和必须在互动中进行。  相似文献   

18.
苏富忠 《东岳论丛》2003,24(5):52-57
逻辑史上多把逻辑界说为思维的规律与方法,特别是思维的逻辑形式,20世纪的数理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规律与方法。本文宽泛地把逻辑界定在思维成果的结构范畴,提出逻辑的思维成果结构观;逻辑是思维成果的结构,是由思维过程中遵循特定逻辑规律的思维方法及其所操作、运用的心理工具的结构和相应外物的结构转化来的。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始终以寻求、论证和批判本体作为自身的理论任务,固有着一种本体论意义。实体本体论是资本逻辑的本体论基础。黑格尔辩证法的逻辑本体论虽然扬弃了实体本体论却局限为觉解资本的逻辑。立足于对本体论存在基础的创造性阐释,马克思把本体论的事实改造为本体论的追求,完成了对实体本体论和逻辑本体论的双重批判,实现了辩证法本体论意义的革命,相应地,辩证法的理论形态也从觉解资本的逻辑转变为瓦解资本的逻辑。  相似文献   

20.
国民精神是一国国民所共有的气质品格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是在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生成的,其中的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塑造了国民精神并决定其性质。通过对乌托邦中社会制度与国民精神的考察以及对乌托邦的经济、政治、法律、宗教制度等方面的辨证分析,探索社会制度是怎样塑造国民精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