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 0 3年 3月 ,中央教育审议会就教育基本法的修正案发表了最终报告书。报告书指出 ,2 1世纪日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内心丰富、健康的日本人” ,其中重要的内容有“尊重日本的传统文化 ,热爱家乡和国家 ,具有国际社会成员的涵养”等。日本的教育改革由来已久。 1 996年 7月 ,中 相似文献
3.
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举办的“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教学研讨会近日在该校举行,与会的50多名专家、教授、学者围绕着传统文化的内涵、人的现代化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首先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探讨,大多数与会者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许多相反相成的子系统的复杂体系,它以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而在汉朝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为主线,还包括了墨家、法家等各分支文化,是多层次、多内容的统一的体系。这要求我们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既要把握其主要的方面,同时也不能轻视其他方面的影响;从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人们谈起金庸,总要不由自主地谈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的俗文学,论证金庸作品必将取得和它们相类似的文学成就,以此来为自己的推崇金庸助威壮胆。但这种比照是否真能成立? 我时常在沉思这个问题。困苦经年,近几日,我突然豁然开朗。从情节的曲折完美、性格的丰富真切、思想的深远高妙等一切现代小说常具的因素来说,我敢说金庸作品比古代那些通俗小说还要高出一筹;然而,古代的通俗小说是从说平话,演杂剧、聊大天、讲故事等复杂活动中生成的,它凝聚了无数代平民的情绪与理想,积淀了众多集体无意识,因此必然更容易引起大众读者的共鸣。两者不能互相包容,也不能相互替代,而现代生活也不允许重新产生那些古代的伟大作品了。如 相似文献
5.
6.
从容淡定的背后,是卓越的质量和完美的细节。
我在沃尔沃公司瑞典总部工作了18年。其间,我感触最深的是公司这样一条规定:任何项目从立项、论证到投产都必须要经过两年的时间,即使再卓越的创意也不例外。在追求立杆见影的速效时代,这样的规定显得有些愚拙。然而,瑞典人正是这样从容不迫、慢条斯理地创造着经济奇迹。一个国土面积只有4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却拥有沃尔沃、爱立信、诺基亚等大批国际知名大公司。 相似文献
7.
前几年出版过《丑陋的中国人》,此书一度被禁,据说是“侮辱”了中国人; 后来又出了本《丑陋的日本人》,不少人叫好,因为贬低了日本人,似乎就抬高了中国人。这篇文章能否定名为“丑陋的上海人”呢? 正视现实,自我解剖一下确有好处。不过,为避免引起上海人的公愤,此文还是定名为——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9~10日,瑞士卢加诺大学通信科学院传媒与新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a andJournalism[IMeG],Faculty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s of the University of Lugano)召开国际研讨会,主题为“今日文化研究:问题与展望”(Cultural Studies Today: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文化研究是当今一个重要的跨学科学术研究课题,而本次研讨会重点关注的是文化研究的三个重要方面,即研究方法、性别与身份和活跃的受众。研讨会得到了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瑞士文化研究学会等机构的支持。“今日文化研究:问题与展望”@霓… 相似文献
9.
“渡来人”和日本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人历来将早期从中国大陆去日本列岛的中国人称之为“渡来人”。顾名思义,所谓“渡来”,即从海上而来之意。在隋、唐时期之前,中国人去日主要经朝鲜半岛小驻,然后穿过“对马海峡”抵达日本。而到了隋、唐时期及其以后,便直接经黄海、东海、南海去日本了。 “渡来人”赴日所形成的文化意识,在人类交往史中,堪称一种创举,他们那可歌可泣的举措,蕴含了人类的聪明和才智,坚毅和果敢。“渡来人”群体,起到了中国对日交流使团的作用,他们对日本的开发和建设功不可灭,他们对日本人的思想启迪乃至“大和魂”的形成作用甚大。因此…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问题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与文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哲学与文化思潮,内部立说各异,基本主题是研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特征与文化精神。80年代西方学者围绕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论争与研讨,是就社会进程、时代特征和文化样态两种涵义而言展开的,不同学派对当今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特征及其未来走向,见解大相径庭,对后现代主义文化也有不同的态度与论评,后现代主义文化中起首要理论核心作用的哲学,是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和美国的新实用主义,反一切哲学传统,抹煞人的主体中心,是它们的特征;也有另一些学派的哲学家根据不同的理论观点提出建设性的后现代哲学。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今西方各种文化有着强烈的冲击和回响。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有认识价值与借鉴意义,可以使中国现代化事业注意超越西方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避免有关的矛盾与问题,但不能将它简单地套用于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相似文献
11.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斗争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内容。本文揭露、剖析了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战略阴谋及其具体手法,论述了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并就建立一整套反“和平演变”的战略措施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据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2年第10期报道,苏德哲学家双边委员会于1982年5月举行第十一次例会,讨论“哲学与文化”问题。奥伊则尔曼院士在题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观》的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这个概念中的主要内容就是人的本性的发展,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能力、需要、技能)和人的活动客体化和具体化的多样形式的统一。文化要求它的客体具有特点。我们谈到生产 相似文献
13.
人的文化“内化”及“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关于个性主体的文明精神建构及其外化、群体化、社会化和实践化的价值活动。本文以问答方式讨论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的机制及若干现实问题,以期引发读者的旨趣和颖思。A.文化传播的“滞后效应”问:大凡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思想家马克思、毛泽东,文学家屈原、苏轼、曹雪芹、歌德、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科学家爱因斯坦、普里高津、徐光启、李远哲、达尔文等,都有深刻的孤独感。他们的卓越思想得到社会的理解较晚,常要在作品问世多年乃至死后,才能获得世界的承认。如司汤达的心理小说试验、贝多芬不朽的交响乐、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这是什么原因? 答:在人类的精神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条 相似文献
14.
一、文化时代概观古往今来,任何文化现象、文化意识、文化形态,都具有时代性,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的。从“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意识说,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世界纵横交错的影响,形成了当今中国的文化时代特征. 特征一:全面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的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生产体制的变革与进步使很多固定的“古老”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被推崇的观念和见解都发生了变化.新的生产方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2011辛卯年,是辛亥百年,入世十年。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已有170年之久。在这段难以尽说的历史中,我们的民族从悲痛与屈辱、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西方国家,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似乎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一方面,法律作为现代社会的守护神,其权威性地位日益加强,法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压力和人的心理惯性使人们的行为向“自然合法”转化,法律的制裁性大大减弱,法律的道德化、人道化成为共同趋势。另一方面,道德的法律化(即道德的法律 相似文献
17.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季刊)1984年第1期报道,全苏人的综合研究问题讨论会1983年3月于莫斯科举行。从事人的研究的苏联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出席讨论,约300名学者听取了21个报告。讨论主题有三个:1、人的综合研究与创立人的统一科学的前景,综合研究的方法论;2、人的研究的医疗和精神分析方面及其跨学科性质;3、与研究人— 相似文献
18.
性情急躁、不善交际、遇事拙于变通的我 ,往往急不择言 ,常常开罪于人。家人以为要不得 ,朋友亦曰不可以 ,自己也觉得真不行 ,苦于秉性难移。求助于友 ,说是得空垂钓可也。于是 ,逢周日遇节假 ,河塘池畔 ,竿钩相伴 ,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只是虽说钓翁之意不在鱼 ,在乎性情之间 ,但老是空手而归 ,总不是滋味。就教于行家 ,又购得《钓经介绍》之类“时习之”,恍然大悟。原来 ,垂钓有若许讲究 ,不失为一门深奥的学问。随着垂钓的实践和对钓经的领会 ,心里不禁生出另一番感慨。如果说上钩之鱼是可悲不可悯的话 ,那么垂钓者则是可恶不可赦———为…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中心,就是一切以人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这一理念在都市文化建设中,就表现为在对人的高度关心的基础上寻求实现现代都市发展目标的最佳途径.具体地,从社会即都市的外部角度来看,以人为中心,是指一切为了大众,即尊重大众、服务大众、方便大众,树立一切为了大众的都市文化建设观念;从都市自身发展即都市的内部角度来看,以人为中心,是指一切从市民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树立一切从市民出发的都市文化发展观.由此可见,不论从都市内部还是外部,都市文化活动都是围绕着人、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因此都市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中心、引领都市文化建设的原则,才能最终实现都市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曾接触到这样一件离婚案:男方是位大学本科毕业生,人长得很英俊,1.75的个头挺结实。毕业后分在市委(县级市)办公室当秘书,性格开朗不拘小节,能侃会写,深得领导赏识,可谓前途光明;女方在市三中当教师,性格倔强执着。双方经人介绍结为连理。生有一个活泼好动,逗人喜爱的女儿。房改时购得一套三居室套房,生活条件较好。可结婚才三年,女方便拼命要求离婚,虽经同事及双方亲友再三劝说调解,终于去年离婚。对此朋友同事深表惋惜,这样一对令人羡慕的三口之家转瞬消失。按通常离婚原因看,夫妇双方肯定有一方有外遇。然而时过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