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俄罗斯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1)的活动是在“一切社会问题都归结到与农奴制度及其残余作斗争”的时期展开的,表现了他那天才的智慧、洞察力和远见、刚毅不屈的精神以及对人民事业的忠诚。他要艺术家注意现实的生活、生活美及其一切矛盾,强调艺术必须是真实的、现实主义的、而且必须是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力量,艺术应负起革命的改造的使命。他的这些观点,尤其他的美学观点,对俄罗斯文化的发展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为在俄罗斯传播马克思主义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是在寻找美。—托尔斯太今年九月九日(俄历八月二十八日)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作家列甫·托尔斯太诞生一百五十周年。这位曾被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譬喻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天才艺术家,是一颗一百多年前在大地上放着瑰丽光焰的,照耀一个时代的巨星。他的不朽的作品,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与无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不仅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艺术中最出色的现象之一,也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代著名存在主义神学家保罗·蒂里希不仅以创立“终极关怀”范畴而声名卓著 ,并且在宗教美学上也有不少见解独特的理论观点。他将美与艺术和宗教神学相联系 ,提出了艺术与美是“生活的深度”的见解 ,阐述了宗教与存在主义相统一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先进的审美意识和人民大众的审美需要在理论形态上的集中体现。坚持真善美的统一,并在斗争实践中实现这种统一,是毛泽东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毛泽东肯定生活美与艺术美两种美的不同形态的客观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阐释两者的关系,强调文艺家的主体能动性及创作主体与历史主体(艺术对象)的同一性,并对艺术美的创造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的美学原则,深刻揭示了艺术美的审美本质。毛泽东的美论和美感论服从干他的社会革命论,他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和他的审美理想铸造了他美学思想的基本形态——崇高美。  相似文献   

5.
欧文·辛格尔在这本精心写作的书中,考查了桑塔亚那的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基本学说和假设。他依次解释了桑塔亚那关于美、美学、艺术和批评的观点,他反对这些观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相反观点。辛格尔主要认为:桑塔亚那全部美学所依据的是从认识论角度对本质和存在作了不适当的区别,因而他的美学是站不住的。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从理念自我发展的观点出发,以理念的感性显现为途径,据理念与形象统一的程度为标准,用三断论的方法,系统地论证并规定了人类艺术发展为象征型(建筑)、古典型(雕刻)、浪漫型(绘画、音乐、诗)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他认为浪漫型艺术是人类艺术发展的最高阶段,它的美也是最高级的美。在浪漫型艺术这个阶段中。他又用其固有的观点、途径、标准、方法系统地论证并规定浪漫型艺术发展的三个层次,认为  相似文献   

7.
散文的意境美,必须达到创造出主、客观交融互渗的鲜明艺术形象,而这十艺术形象又必颊是浓郁真实的生活气氛与柞家审美理想和生命激情的有机统一;在创造散文意境美的过程中,作家必须使自己的认识、感情、境界步步升华,开辟出一个在艺术想象中独创的艺术境界。充沛的革命激情,是当代柞家创造散文意境美的灵魂;有意脱离现实生活和一味强调散文的求真意识,是当前在散文意境美创造上应该批判的两种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8.
在闻一多早期诗论和创作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受唯美主义和纯艺术观点的影响。但我认为,不能据此称闻先生是唯美主义者或艺术至上主义者。他所执意追求的乃是艺术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境界。对他的经验和贡献,是应该给予充分评价的。  相似文献   

9.
散文最要紧的是表达真情实感,朱自清的散文就极具真情实感,因此,他的散文感人至深,经久不衰,深受读者喜爱。 “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人们崇尚真、善、美,而朱自清的散文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尤甚。他在《论逼真与如画》文中,对“真”曾发表过自己的观点,“真就是自然”。他的散文也刻意求“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既是他艺术追求的出发点,也是他艺术  相似文献   

10.
20、 30年代中国革命作家,在接受苏俄文艺理论的同时,借鉴了古典俄罗斯文学的艺术经验,这种理论观念的全盘接受和艺术经验的向后看意识,使接受呈现出一种错位性特点。也就是说,作家们所接受的先验性革命的文学观念并没有给革命文学的艺术品格带来实质性变化,反而是五四时期接受的古典俄罗斯文学的艺术经验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处在“争于气力”的时代,他强调耕、战、法,要求美与艺术为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服务,形成与儒、道两家大异其趣的功利主义美学思想;他以“功用”作为衡量美的价值标准,反对智巧,菲薄技艺,重质轻文,表现出否定美与艺术的倾向;他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褊狭的,但在反对美与艺术脱离生活、矫正形式主义文风等方面曾发挥过作用,是中国美学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认为,文艺应该是“浑然的人生的艺术”。这种文艺观,既反对“将艺术与人生分离,并且将人生附属于艺术”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点,也不赞成“以艺术附属于人生,将艺术作改造生活的工具”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观点,而主张将艺术与人生紧密地结合起来。他强调“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本是人生的”,“既不必使它脱离人生,又不必使它服侍人生,只任它成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便好了。”周作人解释他的上述文艺观点时说:文艺“本来是我们感情生活的表现,叫它怎能与人生分离?”所以文艺“当然是人生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艺既然称为文艺,自有其独自的特点,这就是其“独立的艺术美”,即艺术的审美价值。因此他说,“为人生——于人生有实利”,固然“也是艺术本身的一种作用”,却“并非它唯一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鉴于东方国家在世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出了"不要忘记东方"的话语,鉴于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对周边资产阶级国家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光明来自东方"的话语.他根据当时东方一些国家政治生活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了"苏雏埃东方"和"殖民地东方"的概念.他还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性质,提出了"东方帝国主义"的概念和必须反对东方帝国主义的思想.他将中国革命与土耳其的革命作对比,认为中国"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一定会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4.
与其说刘晓是一个画家,不如说是一个行走者。他半个世纪的生活中,一直梦想着到一个寒冷、动荡而富有艺术气质的国度——俄罗斯旅行,当机会来临时,他迫不及待地奔赴了。于是,两年时间里,他背着画箱、相机和旅行包,走遍了俄罗斯西部15个州100多个城镇与乡村。  相似文献   

15.
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列宁说:"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著名山水画家王明山几十年如一日,苦耕笔砚,基于传统,立于生活,敢于创新,造化自然,感悟社会,抒发情怀,使其作品充满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真情美。王明山自幼热爱艺术,由于家境贫寒,艺术的憧憬只能成为幻想。参军后领导看出了他的艺术天赋,部队的黑板报成了他发挥艺术才能的天地。部队位于云南深山老林,条件有限,他身边仅有的《芥子园画谱》、《钱松岩砚边点滴》《胡佩衡山水写生册》三本书  相似文献   

16.
民主革命斗士车尔尼雪夫斯基身陷囹圄之后,在高昂的政治热情驱动下,克服重重困难创作长篇小说《怎么办》。在“美是生活”的美学观点指导下,他从生活出发塑造新人形象,写出生活的现实状态和理想境界。他充分发挥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才能,把所要宣洩的感受、见解、感情、理想掩藏在巧妙的形式之中。因而使作品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巨大的思想教育力量。小说一冲出魔鬼的手掌就得到全社会进步人士的热烈欢迎,把它当作“生活的教科书”。作家的经验证明:创作是灵魂的燃烧,唯其如此,作品才会燃烧别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意境美和动态美是他的散文的两大特点。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意境中意与境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荷塘月色》就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典范。优美的散文,还必须讲究构思,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构思方面,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眼”的安设。静态的事物动态化,在动态的过程中创造出动态美,这是朱自清散文的又一特点。他在写散文时,有意识地追求艺术审美表现的动态化,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也就有着多姿多彩的动态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艺术应该追求什么 ,怎样表现 ,本应是不言自明的 ,然而在前卫艺术家中 ,竟以放弃生命为最后的艺术行为 ,此类颠狂而极端的表现 ,逾越了人性、社会道德 ,误导艺术畸形发展 ,实质上背叛了艺术的真谛———求美。鉴于此 ,当前 ,对俄罗斯美术的再认识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近两年 ,美术界又掀起重新认识俄罗斯美术的热潮 ,一大批画家再次前往那里考察学习 ,近距离审视、目睹了俄罗斯艺术的风采 ,人们沉浸于浓厚的艺术氛围中 ,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这种巨大感召力正是来自于其作品的绘画性所反映的美。如果说科学求真、道德求善的话 ,那么艺术更趋…  相似文献   

19.
亚历山大·勃洛克是十月革命后俄国诗坛的一颗巨星。长诗《十二个》是诗人创作的顶峰。它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也遭到一些误解和非难,后一种情况在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好》发表以后更为突出,至今无多大变化。对此,我们想谈一点肤浅看法。(一)一个向着我们这边突进了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好》的第七章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勃洛克的俄罗斯正在沉没。”诗人这一观点得到不少人的赞同,如有人就认为马雅可夫斯基“艺术地再现了勃洛克内心的两重性。对于勃洛克来说革命是高兴的事,也是悲哀的事,因为勃洛克本人所属的那个世界正在革命的汪洋大海中沉没。”几十年来,已形成一种观点,即马雅可夫斯基是为新俄罗斯文化奋斗的勇士,勃洛克则是旧俄罗斯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艺术中的审美创造,是文艺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探讨艺术美生成奥秘的关键所在。不能从艺术美是生活美的反映这一认识论角度理解艺术中的审美创造,这是因为艺术美并不是生活美的简单照搬,而是艺术家充满主体性的创造。生活之于艺术十分重要,离开了生活,艺术的审美创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必须看到,艺术并不等于生活,艺术在本质上是人按照理想的方式再造出来的"虚幻世界"。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取决于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而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艺术掌握程度特别是对人生经验的审美开掘程度。一味用生活原则衡量艺术,极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