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是人类从各个“孤立的点”走向民族共同体、走进世界历史 ,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和交往关系在不断扩大的过程。全球化实则与世界普遍交往同义。对于经济全球化现象的认识 ,不能离开人类历史进程的总规律。一部人类发展史 ,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历史 ,而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交换是从狭隘的地域不断扩大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说的经济学是指作为经济科学基础理论的政治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不能直接表现,而是被物与物的关系掩盖着。这种物与物的关系又与价值形式或价值关系互相联结。价值的质的规定,体现着生产关系的社会实质;量的规定则体现着生产关系所制约的劳动分配、社会财富消长变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规模等的数量关系。因此,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给价值以正确答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精神生产是表现于人类整个社会过程中的生命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和生命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的存在的现实过程。处在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的当代中国,精神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有机组成,一方面其产品被纳入市场机制的轨道,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作为增进人类本质力量的发展、生命价值的展现又同市场机制的规律相冲突。在当前精神生产所处的客观条件下,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日益突出,即精神生产是否同物质生产一样,适应于社会生产的经济规律和原则。或者说,精神生产的本质规定是经济的,还是超经济的。本文的旨趣在于从逻辑上论证…  相似文献   

4.
异化和异化的扬弃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李淑梅人类历史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劳动基础之上的,物质生产劳动是发生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动,这两重关系之间的交互作用,使人类历史成为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辩证过程。中国社会的发展既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  相似文献   

5.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都体现着一定内容的经济关系。前者体现的是劳动者与客观物质生产条件的关系,它决定着一定经济活动的本质,作为一种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而存在;而后者体现的则是劳动者交换劳动的实现经济联系的关系,它构成了一定的经济运行形式,作为一种特定的经济运行形式而存在。正因为如此,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实现兼容的总原则是:二者的兼容不是任何一方会改变另一方的基本属性和基本要求,而是在双方各自保持其基本规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保持、自我生存能力的自维生系统。社会系统的稳态机制,主要是两条复制循环链:一条是物质生产活动、人口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即人类活动本身的复制循环链,它规定着社会系统的一般性;另一条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人口生产活动方式和精神生产活动方式即人类活动特定方式的复制循环链,它规定着社会系统的特殊性。这两条复制循环链的自催化作用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经济职能指的是国家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亦即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指挥和调节。人类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它是先于国家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最基本的历史活动)是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而人类的生产活动从来都不是由单个的人孤立进行的。我们知道,远古的人类是结合为原始群,结合为氏族公社来从事社会生产、分配等经济活动的。要进行这样的生产、分配等经济活动就不能没有组织和管理,所以,早在国家产生以前,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职能就由原始群和氏族公社的首领们承担着。尽管这种职  相似文献   

8.
在商品经济社会,文学作品一般总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发行、销售、消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与一般物质商品生产相比所具有的相当程度的共同性。这昭示人们,在某种意义上.作为精神活动的文学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商品,具有商品属性。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属性。即商品必须自各两个要素;一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一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一种劳动产品只要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就成为商品。从这个角度出发考察文…  相似文献   

9.
政治研究中的庇护主义——一个分析的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庇护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交换关系,其中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庇护者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向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被庇护者提供保护和利益,被庇护者向庇护者提供一般性的支持和帮助作为回报.这种特殊关系从最初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渗透至政治学研究中,成为一种具有相当解释力的分析范式即庇护主义,特别是在政治发展、政党政治和政治腐败领域,庇护主义较为清晰地揭示了非正式政治生活中交换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审视人类历史,由于资源、财富等的配置方式不同而出现了以分配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和以交换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分配关系的形成是与物质资料的匮乏和集权与权威的至上性联系在一起的。以分配关系为主导的社会是一个一体性的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因素都可以成为分配的对象。当然,在这一社会中,也存在着交换活动和交换关系,但它只是作为分配关系的补充形式存在的。交换关系之所以能够取代分配关系而成为社会的主导性关系,是由于社会存在着对“自然秩序”的要求,交换主体有着独立、平等和自由的愿望,以及经济活动希望提高效率。以交换为主导的社会是一个二重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非交换因素,这些非交换因素是交换关系健康的守护神,如果这些非交换因素被交换行为所俘获,就会导致政治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所以,要防止非交换因素成为交换对象,而最佳防线就是:“公共的是非交换的。  相似文献   

11.
论文学生产与消费关系中的作家、作品、读者二重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范畴来考察文学,既是作为文学社会学的一种研究方式,也是由文学本身的社会经济属性所决定。文学创作属于社会的非物质生产劳动,即精神生产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肯定的。在生产劳动中,生产物质产品或者商品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中的主要部分,但是不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也是生产劳动。这种劳动,虽然不把对象物化在物质上,然而其产品同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社会需要,同样能被消费。如果用它作为商品交换,也同样有价值。①因此,文学社会学言说文学,不仅仅是指涉具有抽象美学意义的文学自身,而是要面对处于…  相似文献   

12.
<正>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物质资料的流通过程,这两个过程体现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市场则是国民经济各个环节和部门活动的“轴”,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要围绕  相似文献   

13.
西方主流生态主义思潮将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思想截然对立,批判历史唯物主义肯定“支配自然”的物质生产运动,具有鲜明的人类中心主义特征。事实上,这种看法根源于脱离人类历史的抽象自然观。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人类历史就是“现实的个人”的生产史。以“生产问题”为视角,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剖析,能够更为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真实内涵,并以此阐明资本追求无限增值的逻辑才是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生产活动以共产主义为追求目的,作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哲学作为生态世界观的意义正体现在人类社会对共产主义的永恒追求之中。  相似文献   

14.
在原始艺术的研究上,如何理解图腾崇拜与舞蹈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模拟说、劳动说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图腾崇拜的巨大影响,而巫术论者则夸大了它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人们知道,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类的物质生产、交换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语言的运用交织在一起的,只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逐步扩展与深入,和物质生产活动交织在一  相似文献   

15.
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它是人类活动中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总过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用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经济科学是寻求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既研究生产关系,又研究生产力,也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经济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经济的一般规律,探索社会经济发展道路,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物质  相似文献   

16.
物质生产,是人类活动围绕的中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它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如政治经济学角度、管理学角度以及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角度等,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含了人、各种工具和设备、能源及原材料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的转变和转化。对于这个复杂的过程,本文暂不考虑其经济属性,而完全从自然科学的观点对各个生产要素的功能进行考察,研究其中物质、能量的转变转化情况,以求达到探明生产的自然实质的目的;反过来,自然实质的阐明对于透彻地研究生产的经济属性,也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之一,是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而且必须以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为前提。因此探讨交往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交往既是实体——关系范畴,也是活动——功能范畴。作为实体——关系范畴,交往的主体和交往对象都是人,交往关系由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阶级、阶层、民族、国家等)、群体与群体所构成;作为活动——功能范畴,交往是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交换其所有(占有)的物质、精神、信息等的一种活动,并在这种活动中实现相互勾通、相互影响、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8.
"现实的个人"是由现实社会条件规定和约束的、不断从事着物质生产等活动的个人,他们在自己本性的驱使下,总是从自己出发,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从事各种活动。"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微观机制的核心。"现实的个人"为满足自身不断发展着的需要而展开的各种活动,推动着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人的生成发展看市场经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对人类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从人的生成和发展这一历史视野来看,市场经济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普遍的独立个人的生成。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的发展,而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个人才能获得独立的人格,形成具有自主性的独立个人。市场经济是个人独立活动的社会化交往形式:(1)它使人类原有的人身依赖关系变为对物的依赖关系,突破了血缘和地域纽带的历史局限性,在人们之间第一次建立起真正普遍的广泛社会联系;(2)它打破了社会关系对人的先天束缚,赋予人以更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3)它打破了人格从属的等级关系,把人置于对等地位,因而使人获得了彼此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是一切经济规律的核心规律。但是,社会生产力自身的根本源泉在自然环境(生物直接、间接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规律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制约着一切经济活动,并且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这种交换和传递必须符合生态规律。也就是说,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生态经济规律。因此,所谓环境经济规律,实质上就是生态经济规律。下面我们来具体考察一下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