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作家和评论家几乎没有不注意的。但他们关注的往往是词汇的选择、句式的建构和修辞手段的运用,而对于语音则有所或忽,至少没有引起普遍重视。实际上,对于文学创作来讲,语音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角落。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外部形式,是构成语言的要素之一。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将语言定义为“人跟人互通信息、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成系统的行为的方式”④。语音是人们赖以实现信息的“发送——一传递——接受”这一交际过程的物质材料,离开了语音这个物质材料,语言就不能作为口头的交际工具而存在了。初…  相似文献   

2.
略论汉语的入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随民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形式表现。汉语不同于俄语、英语,汉语语音也就有与俄语、英语语音不同的结构、形式。我们不能用自然主义的态度来了解语音,以为语音的发音基础是人类的器官,人类的器官在各民族之间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所发的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这在各民族之间也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就否认民族语言的语音特点。这是错误的了解,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具有适应人类社会交际需  相似文献   

3.
任何语言都包含3个组成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造句的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这3个要素一个也不能缺少,缺少任何一个要素,语言就不能  相似文献   

4.
<正>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切语言都具有由交际任务和赖以承担交际任务的物质结构所组成的根本矛盾,所以一切语言都具有共同的一般发展规律。但是,这个一般规律是通过各种语言的特殊规律体现出来的。特殊规律取决于各语言特殊的物质结构。汉语在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为了更好地承担交际任务,不断地充实自己的词汇,改进自己的语法规则,调整自己的语音系统,使汉语的物质结构形成自己的民族特点。因此,研究汉语的发展规律就不能离开汉语物质结构包括词汇、语法和语音的历史。下面就从这三方面并力求把三者结合起来,对汉语发展的特点,趋势和规律,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英语语音学习与听力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单音、节奏和语调训练对听力训练影响很大。提高听力水平是语音训练的主要目标,而语音学习又必须结合听力训练来完成。广大英语教师、翻译工作者和英语学习者真正认识到学习语音的必要性,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和障碍才能得以避免。  相似文献   

6.
<正> 文学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人类交际的辅助工具,它一方面需要相对稳定,使之可以为人们所理解,以尽其社会公职;另一方面它又要不断地适应语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为人类服务的效率,总是在从不完备到完备、从低级到高级地在发展着。文字的社会性质要求它必须精密,凡语言中的差别都尽可能地在文字中反映出来;又要求它简约,便于人们掌握和书写;还要求它追随有声语言,表达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读者很不规范,对国际音标的识别能力很差,单词读音不准,对一个句子中各惠群的语音、语调的轻重和节奏难以把握,朗读课文时全篇都用一种调,使人听起来感受不到英语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语言学习的被动局面,使英语学习走出低谷,除了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必须加强语音基础训练。1.充分发挥语言的有声作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从语音人手抓听力训练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教学中,我适当增加了听力训练的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多听、多模仿,并大胆实践,…  相似文献   

8.
模糊语言学是一门运用模糊集理论并以语言的模糊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介于语言学与模糊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 ,以词汇为建筑材料 ,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既然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精确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那么同语言的精确性相对立的一面 ,必然有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精确性与模糊性共同处在语言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 ,构成语言的两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属性。既然我们所说的语言的精确性是就语言的三要素而言 ,那么我们所说的语言的模糊性自然也应该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来看。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语言中复杂的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9.
从本体特点和交际特征两个方面对短信语言做了考察,旨在揭示短信语言的形式特点及其交际价值。从语音等角度进行分类,分析其形式特点,从功能角度分析其交际特征,评价了短信语言的现实交际价值,并预测了短信语言对语言交际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龚琼兰 《天府新论》2005,(5):139-142
交际教学理论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交际能力不仅包括使语法规则组成符合语法的句子的能力,而且包括何时、何地、向何人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交际教学理论的另一个方面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即学生主体论。对此,课堂教学可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语言输入、语境实践和语言运用。在语言输入阶段要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在语境实践中训练语言能力和在语言运用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活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注意认知学习策略的启示和运用,使教学过程交际化,以达到既掌握语言知识,又锻炼语言能力,既掌握交际策略,又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不是为了显示可以记住各种各样的语法或语音规则。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贯彻交际性原则并实施交际教学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言混搭现象越来越多,这是人们语言经济选择的结果,也就是用最少的言语表达最佳的交际效果。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上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经济性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谈语言的冗余现象及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的冗余非常普遍,它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语音、句法、语义层面都存在冗余现象。冗余信息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冗余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理解上,冗余具有信息修复功能,从表达方面看,尤其在语用层面上,冗余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4.
汉字创造中的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与思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记录,是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的恒存载体,要研究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可不对他所使用的文字作一考察。语言形成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进化过程,为人类所特有,是“自然人”进化为“社会人”的主要标志之一。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字,对于认识他的思维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原始岩画一样的原初意义,而且可以了解其思维方式的几乎全部  相似文献   

15.
张普 《中文信息》1997,(6):26-28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工具。语言都传达一定的意义,语义和语音是语言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们分别是信息和信息的载体。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系统最基本的建构单位和建构模  相似文献   

16.
一、引论在人类生活中,有两大基本符号系统,这就是交际系统与记录系统.交际系统包括手势、体态、实物、烽火、鼓声、口哨语等等;记录系统包括结绳、系珠、契刻、数豆、图画记事、粘土记事等等.语言属于前者,而文字属于后者.从文字起源来看,无论前文字是图画样式,还是粘土标志,这二者都不是记录语言,而是直接记录人的思想观念.这些表达意念的象征性符号其有超语言的性质.只有在前文字系统中的符号经分解,与语言交际系统中的单个符号(词)取得对应,并用语言符号也必用语言符号来释读文字符号时,才使人们逐渐形成了文字是语言的派生,文字的功能仅在于记录语言的观念.语言符号的能指是语音,所指是语言化的概念即语义.文字符号的能指是字形,所指是文字化的概念即字义.语音指称字形(在文字中为字音),而沟通了语义和字义,因  相似文献   

17.
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华留学生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及跨文化适应问题,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化解文化冲突,顺利度过跨文化适应阶段的重要方式。文化习得是提高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交际功能是靠语音来实现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首先遇到的是语音问题:音发不准,辨不清,声调高低升降不到位,四声变化不合理.依据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中的特点和难点,编写适合初、中、高不同等级和长短期不同班次的试用教材,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建构具有一定特色的汉语语音教学模式,既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同时也可使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说得更加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幽婉风致的无声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常生活中,暗语、手势等形成了一种蕴含一定信息的无声语言.它不仅弥补了有声语言的缺憾和不足,甚至在某些特殊的时对产生了有声语言难以企及的作用和效果.它主要诉诸人们的视觉,可分为三类:一、无声的态势语.二、无声的实物语(含三小类:1.标志语;2隐喻语;3道具语).三、无声的物候语.无声语言虽然缺乏语音这一物质外壳,却同样具有丰富的语义.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相对有声语言而言的,又有别于数码电波、文字符号而独具一定意义的信息载体.它突进了有声语言的功能禁区,因而呈现独特的魅力,在丰富多采的生活中显得含蓄灵动,幽婉别致.  相似文献   

20.
学生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除了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及阅读等语言基础外,还要考虑学生对不同文化观念、环境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综合理解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电影深受学生喜爱,并且能为学生提供整体的语言范例。利用多媒体技术,恰当地在课堂中引入英文电影,进行实践练习,能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