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理论和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都相对滞后,特别是有关研究绿色金融供给的理论成果处于起步阶段,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领域供需错配、供给低效成为常态,造成很多坏账、死账,如果提高金融供给质量不仅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优化升级、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社会话语体系的提升与国际影响力。因此笔者通过对绿色金融供给的内涵进行厘定等分析,构建了绿色理念供给、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供给、绿色金融实施标准供给等绿色金融供给体系,以期为绿色金融供给的顺利实施提供助益处。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54-58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总体上看供给不足且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单一供给主体的政府,在供给过程中对自身权利责任界定不清晰,其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以政府为供给主体,同时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形成公共物品供给的多元供给体系,并建立合理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行政立法和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理论和区域金融理论的运用 ,分析了中国东西部地区货币供给的不同之处 :东部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小于西部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而提出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廖奕 《学术论坛》2001,(4):75-77
中小企业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应通过金融深化,逐步消除西部地区金融抑制状况,使金融体系能更好地支持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以"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通过阐述绿色金融的逐步兴起与发展,分析其必要性、重要性,针对绿色金融助推丝绸之路的困难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区域金融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政府法制又在区域金融创新中具有主导作用,所以明晰区域金融创新的制度需求,以及对应的政府制度供给可能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地方政府明确自己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定位,进而在现代法治理念的指导下,依法行政,创造一方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越来越明显,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使得金融在经济中逐步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如何探寻一条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金融发展之路,以期通过金融支持使正在起飞中的中国实践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支持及其新取向70年代,随着国际货币体系中羌元与黄金的彻底脱钩,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货币制度建立起来了。在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在技术上已无限制,为金融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推动…  相似文献   

8.
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已成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目前,正式金融制度供给不足、供给趋同以及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兴起已成为推动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同时,区位禀赋约束、国家和地方对金融的控制以及西部农业的弱质性则构成了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作者据此提出了以回归和强化正式金融机构的 功能、赋予非正式金融组织合法地位作为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振兴金融须先行,金融产业集聚是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区域集聚度指标对福建省金融产业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价,深入分析了现有的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为福建省制定金融资源分配方案与金融产业合理布局,促进福建省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福建省内已经产生金融产业集聚现象,其集聚水平在不断上升,且金融产业集聚不仅可以整体促进省内经济发展,更可以通过使省内三次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勃  陈海博 《天府新论》2007,10(1):62-67
我国实行的渐进式金融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经济绩效,金融发展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金融发展处于帕特里克提出的“供给导向型”模式,金融发展处于早期阶段,经济的增长并未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尚未建立。这与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的特征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1.
合理配置和使用金融资源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金融寻租竞争中的租金耗散现象,对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金融资源供给效率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结论是:金融资源非有效供给是全球金融发展中的共同现象,发达国家表现为无法形成有效需求的金融资源供给,转型国家表现为高社会成本的金融资源供给。只有充分尊重和保护金融资源所有者的权利,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形成平等互利的金融资源交换机制,才能形成适应经济增长的金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任兆璋  郁方 《学术研究》2008,44(1):85-90
20多年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个客观特征是形成了金融资源供给强垄断的基本格局.我国农村金融垄断带有典型的制度和行政垄断特点.行政性金融垄断主要缘于我们的金融制度设计与监管的因素.农村金融垄断格局给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带来的后果是严峻的,一方面它带来金融资源供给不足下的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另一方面它还导致一个被人们普遍忽视的问题:农村金融资源配给不平等所产生的农民资源享有的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的边缘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的日渐萎缩,农村金融日益陷入边缘化的状态,于是,在许多地区,非正规金融重新活跃起来,不仅成为支撑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而且因其特有的成长环境而得以有效地运行。本文认为,改革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仅要致力于正规金融的发展,而且应当创新地规范和利用各种非正规金融形式,增加农业领域的信用手段,多渠道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金融作为一项社会机制设计,对建设"好的社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社会学视角,以"生人社会"、"熟人社会"两种不同社会形态为背景,分析金融行为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差异性,并据此分析影响金融行为的社会根源,对社会形态变迁与金融行为演化进行耦合研究,为监管部门(金融规则制定者)及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行为主要实施者)有效选择与运用这些特性,做好相应的金融机制设计,以进一步改善金融供给与服务。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金融中介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减少贫困,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阻碍随着经济发展越发凸显。所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的表现、影响和原因,探讨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策略和路径,从而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中国三省九县约2000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从需求和供给相结合的视角考察我国农村的金融抑制现象。通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二元常态机率模型,正确描述农户贷款有效需求和正规金融机构货款供给对农村金融抑制的影响,计算出考虑了有效需求后我国的农村金融抑制率约为55.64%,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抑制率81.90%相比大大降低。当前,我国农村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供给型金融抑制,但农户贷款有效需求的低下则可能成为未来农村金融乃至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变或者扩大商品效用,因而具有创造需求和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需求和供给的扩大需要市场引导和调节,政府应该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运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着力完善市场和促进市场均衡,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龙头,对整个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只要金融稳定,经济就不会出大的问题,即使出现问题也是可以控制的。反之,如果金融问题酿成危机,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要善于运用现代金融手段,以资本运营推动经济发展。为此,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按市场规律和金融自身规律大力发展金融业,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金融自由化在一定范围和意义上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当今由发达国家和相应国际组织所倡导的金融自由化已经成为一种对经济发展的破坏力量。中国加入WTO过程中 ,面对发达国家要求开放金融服务贸易的要价 ,必须冷静对待、正确决策 ,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9.
王肃元 《兰州学刊》2010,(12):91-94
农村民间金融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弥补正式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农村民间金融有不同于城市金融的特殊性,而这些正是研究该制度存在、发展和变革创新的基础。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创新是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对此必须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其法律地位,规范其与正规金融的公平竞争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从而促进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30-1940年代,以信用合作社-县(市)合作金库-中央合作金库及省(市)分支库组成的三级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成为新式农业金融中的重要一极,也构成与农民银行及其分支系统组成的农业金融体系并立的新型农业金融体系之一.虽然以合作金库为核心的合作金融体系还存在资金来源的依赖性、网络的脆弱性、运转的非独立性以及在新式农业金融供给体系中的非主导性等缺陷,但它的建立对中国近代农业金融发展不无重要历史意义.它以合作金融的力量为近代农业与农村提供金融支持,成为近代乡村变革中的一注强力剂,并成为中国近代农业金融制度建设的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