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在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七次奉使西洋,访问了当时亚洲和非洲东岸的三十多个国家,发展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她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开辟了由中国直抵非洲东岸的航线,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郑和是我国明代初期伟大的航海家。近百年来,对于他的航海业迹,中外学者多有评述、研究,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然对于其航海史迹文物的调查与研究,则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多有毁损、乃至于湮没。郑和航海留下的肮迹,遍及国内外。就国内来说,主要集中在江苏省的南京、太仓;福  相似文献   

3.
严复是我国较早接触与传播马汉海权论者。他借鉴马汉的海权理论形成自己的海权思想,认为海权关系到国家的贫富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下;不缔造海权,陆权也只能随之丧失。他呼吁我国应在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与南中国海海域建立制海权,规复海军,实行海上交通控制,拒敌于海洋国土之外。其建立海权具有"国振驭远之良策,民收航海之利资"的政治与经济的双重目的,体现了其海权思想和国防观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高柔(公元174年——263年)是曹魏时代一个著名的法官。他一生从事司法工作达四十年之久(即从205年至245年),其中过半的时间(223年至245年)担任国家最高的司法官吏——廷尉。他处理过大量刑狱案件,仅仅《高柔传》中提到的重大案件就有十件之多。这些案件的处理,表现了他的杰出的法制思想和司法工作才干。本文试图对此作简要的介绍和评论,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教。一、高柔从事司法活动的开始高柔,字文惠,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他出身于中小官僚地主家庭。青年  相似文献   

5.
郑和下西洋时期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世纪的前三十年,即1405年至1433年间,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出现了我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郑和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郑和是我国杰出的回族航海家,郑和使团中有些重要成员是穆斯林,郑和下西洋又多次访问了亚洲沿海几乎所有的伊斯兰国家,所以,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获得较大的发展,与郑和航海促进了伊斯兰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传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成就空前的编年通史。它记载了自战国至五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共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多万字。这部书是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刘邠、范祖禹,司马康等人,于治平三年(1066)奉宋英宗之命开始编写,到元丰七年(1084),积十九年时间,“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书成之后,英宗已死,神宗赐序,以其“鉴于往事,有资於治道,赐  相似文献   

7.
<正> 公元二三○年(吴黄龙二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当时称为夷洲)。这是我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是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重要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 (一) 按照李加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一国少量劳动和另一国的多量劳动相交换。例如葡萄牙的80个工人一年的劳动产品(葡萄)交换英国的100个工人一年的劳动产品(毛呢)。但这样的交换不是同他竭力论证的劳动价值论、等价交换的原则相违背吗?李加图认为,“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他还进一步指出,等价交换的原则之所以只适用于国内贸易的场合,不适合于国际贸易的场合,其原因就在于,在一个国家之  相似文献   

9.
严复(1853—1921)字几道,福建侯官(闽侯)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向西方寻找科学真理的代表人物。 1876年,他被派送到英国留学。在留学期间,他耳濡目染,博览群书,使他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富强之道不决定于船坚炮利,而决定于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1879年回国后,就积极宣传资产阶级变法维新主张,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努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航海英语语料库(NEC)和普通英语语料库(BROWNA,LOBA)对航海英语和普通英语中的言语动词进行量化分析。在分析了航海英语中高频率言语动词的词源和语义成分后得出结论:航海英语中出现的高频率言语动词具有正式性、准确性、可靠性、权威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航海英语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晋时山东琅琊(今临沂)人。历任会稽内史、右将军,所以又称他为“王右军”。他于兰亭聚会后两年之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去郡”,①“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②他住过会稽,“徙居剡县(今嵊县)之金庭”。③关于他的墓地,至今持论不一。《嵊县志》记载:墓在古剡之金庭;《诸暨  相似文献   

12.
嵇文甫学术风格漫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文甫同志(1895~1963)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自一九一八年发表《老子发凡》起,几十年来,在学术园地里孜孜探求,从未间断。先后撰写的哲学思想、历史评论、政治理论、杂话等著作约三百余篇(本),凡二百余万言。他对先秦诸子哲学,宋明理学及左派王学(即王阳明之学)的研究有较高的造诣,他也是我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  相似文献   

13.
明成祖朱棣生于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宋龙凤六年),死于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他十一岁封燕王,二十二岁就藩北平,至建文元年(1399年)发起“靖难之役”时,已经四十多岁。尽管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靖难之役”及即位后的二十二年之中,但是以前的这四十年,不仅占了朱棣一生的大半时间,而且与他发起“靖难之役”及即位后的许多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这一点过去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加上朱棣夺位后,对这段历史颇多忌讳,特意改窜《明太祖实录》,至使史实湮没,面目多非。我们从一些有关资料中搜集综合,分析他在这一段时间里的活动概况,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朱棣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李贺(公元七八九~八一六年)字长吉。是我国唐朝中期一位具有法家思想的诗人。李贺的祖先是唐宗室,但不是嫡系。由于李贺鄙视世族豪强,不满当时朝政,在他二十七年的生活中,常遭受宦官腐吏的排斥和打击,反动儒生也“多排摈毁斥之”。因此,他只在唐宪宗朝上做过执掌祭祀礼仪的小官“奉礼郎”;也正由此,他有机会目睹反动统治阶级的腐朽  相似文献   

15.
<正>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与美国政府曾签订了多方面的条约和协定,仅1946年就有13个之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斯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署名签订的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本文拟通过对《中美商约》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后果及其背景的分析,评述国民党政府崩溃和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失败的不可避免性。(一) 《中美商约》从1946年春天开始,曾经过八个多月的秘密谈判。在正式签约前,国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的造船业和航海术,与我国其他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充分反映出“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三四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步掌握了造船和航海技术,开辟了海上交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造船工业的日益发展,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劳动人民对中国以至世界造船、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京口瓜洲“线通,大桥屹立架长虹。(1) 四年艰苦创奇迹,_,早万神兵建伟功。② 沐雨栉风崇俊杰,战夭斗地颂英雄。 镇扬连接金畏角,蜂济腾飞跃巨龙。③ (注〕(1)大桥跨径为全国第一、世界第三。此外还有七 项国内第一,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又一伟大奇迹。它是我国第 一座由蓦矛认和礴桥构枷特大榔:建卵*他难粼· 之高,技术之复杂,不仅在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罕见,也堪称当 今世界之最。 (2)三万名大桥建设者,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程, 经过四年多艰苦奋斗,终于保证大桥按期建成。 (3)大桥不仅是连接镇江、扬州两市的过江通道,而且成 为促进江苏区…  相似文献   

18.
从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二十九年间,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远航亚非。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至今已经五百八十周年了。五个多世纪来,人们不断探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动因,但终因原始资料早被焚烧殆尽,缺乏最有力的依据,而不能统一看法。持踪迹建文说的有之,持耀兵异域说的有之,持发展外贸说的更不乏其人,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这里,我不揣浅陋,想通过一些历史事实的回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请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19.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一次规模大影响广的海上交通活动,本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郑和下西洋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郑和下西洋虽然被世界各国视为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盛举,但是不论其影响多大,似乎都难以改变中国是"内陆文明国家"的观点。从泉州海外交通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来论述中国古代航海背景与能力,关注的不在于郑和下西洋本身,而在于说明它是在中国古代深厚的航海文化底蕴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魏源(1794—1857年)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时期,他是我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里一位“开风气”的人物。他早年学过王阳明的“心学”,后从刘逢禄等学习公羊学。面对着当时“夷烟蔓宇内,货币漏海外,病漕、病鹾、病吏、病民之患,前代未闻”的形势,他和龚自珍一样,既反对朱学,又反对汉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革,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因而闻名于世,时人并称为“龚魏”。梁启超说:“数新思想之萌蘖,其因缘不得不远溯龚、魏。”(《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97页)魏源亲身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