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文天下     
正72岁的上海老人朱伯明是一家"毛绒娃娃医院"的"院长",迄今已修复了几百只毛绒娃娃。朱伯明年轻时就是个"手工达人",裁剪缝纫、无线电制作、音响改装都是他的业余爱好。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慕名拿着破损的毛绒娃娃求助上门,朱伯明在认真倾听了主人与娃娃的故事、了解了修理需求后,开始整理、配料、缝制……此后经过口口相传,渐渐有了"毛绒娃娃医院",朱伯明也被越来越多有需要的人找到。图为朱伯  相似文献   

2.
老吴 《青岛画报》2006,(12):74-77
或许,许多人对修理钢笔这一老行当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了,甚至已忘却.然而今年已80岁的朱祥辉师傅,始终没有离开过这个老行当,每个周六、周日的下午仍在青岛环球文化体育用品店"坐堂"--为顾客修理钢笔,并被顾客称之为"专家门诊".  相似文献   

3.
《报林》2011,(4):61-61
我从事品牌服装零售行业十多年,也有自己的拓展团队。店铺主要分布在广州、成都、沈阳、长沙、昆明等一线城市。上世纪90年代时,服装可谓是暴利行业,做什么式样都赚钱。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叫刘树高,今年78岁,1979年退休后,凭着自己的修理技术,贷款15万元开办了一个修理厂,办厂的第二个年头老伴就离我而去。1983年我还清了全部贷款,到1988年,由于我年岁已高便停办了修理厂,在办厂期间除买了一套5万元的商品房外,还在银行存有15万元的存款。近个时期来,我的四个儿女就开始为我的财产发生争吵,搞得我不得安宁,现在我已是快80岁的人了,害怕将来我去世后,几个儿女为分遗产扯皮,我想立一份遗嘱,但又不知立遗嘱要具备哪些条件才有效,因此,特来信请求指教。读者:刘树高  相似文献   

5.
招牌藝術     
正形形色色的店铺是城市街道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各式店铺招牌或文艺清新、或憨态可掬、或古风古韵、或色彩明丽,它们出挑地映入人们的眼帘,出人意料地打断行走的步伐,倏忽间展现着店主设计店铺时主题思想的意识流,在美与艺术的具像传达中,让人瞬间领悟店铺的宗旨和文化内涵。咖啡馆、烘焙坊、花店、茶室……边走边看,边看边逛,如果生活可以更加文艺,人生便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2012,(1):78-79
在北京想找二手表店并不如想象得那么容易,要么隐匿在小街窄巷,难以寻觅;要么良莠不齐,不敢冒然前往。不过,在北京这个圈子里有一位小有名气的人物——张进,他在西安门大街上经营着一家叫做北京乐盛名表行的二手表店,店铺的面积虽不大,却在那条街上生存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张进,更是被人们称之为二手表的掌眼者.仅仅“掌眼”两个字,就能知晓他就是这个圈子里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社会标志,在这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来人往.络绎不绝,商场店铺林林总总,霓虹闪烁灯红酒绿。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人们素来以拿国家工资,吃供应口粮而自豪。然而,在当今的这个喧闹世界里,有人却在为养家糊口而早生花发。面对少数城市居民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这样的现状,如何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一类的社会问题呢?令人心酸的客观现实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收入只有200元。王超是一家农具厂的老工人,厂里安排他当门卫兼炊事员,任务是24小时值班顺便替四个小青工煮三顿饭。就这样,从大年初一、一直忙到年三十,老王…  相似文献   

8.
蓝李焰 《社会》2003,(9):54-58
问题的提出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实际上与笔者的个人经历有关。我有一个表弟,以前一直是家里的“好孩子”,从不在外面“惹事生非”。但有一年春节,我从姨妈和姨父来串门时得知,表弟吸毒已半年有余。这个消息令我非常震惊,想不到报刊、电视上常报道的吸毒成瘾的悲剧竟然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且是我们至爱的亲人身上!就这样,有关吸毒的问题便一直困惑了我好几年。我一直在想:既然很多人都知道一旦吸  相似文献   

9.
论“徐学”研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春,全国纪念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筹委会在无锡举行,我忝为委员之一,出席了这个会议。我在这次会议的发言中,首先使用了“徐学”这个词汇。我记得,在这以前,似乎还没有人使用过这个词汇。1986年1月,徐霞客的故乡,江苏省江阴市各界举行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纪念会,我承邀与会,在参观徐氏故居时,忽然遇到了一个要参观者题词的节目,我  相似文献   

10.
有句广告词是"女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儿"。其实男人何尝不该如此。无论是长髯还是短髭,要避免邋遢不堪,就必须及时修理。从这个角度上讲,剃须刀与男人的"面子"实在是息息相关。因此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剃须刀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03年在葫芦岛市站前街道落了户,曹伟就把当地百姓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无怨无悔地做着数不胜数的好事,用真情关爱他人,用诚信温暖社会. 2003年10月18日,站前街道胜利社区10号楼的门市房挂起了一个醒目的牌子——“傻子粮油超市”,这个面积只有50平方米普普通通的小店铺,似乎并无任何与众不同之处,可是每当走进超市,就会发现它的不同.附近居民来店里购买粮油时,小店老板曹伟总会热心地告诉顾客如何分清陈化粮和新粮,如何辨别掺假的豆油;对待老年顾客更是热情有加,还主动提出送货上门,只要顾客留下地址,不管多远,多高楼层,他都按时送到.就这样,这个并不起眼的粮油超市,开始火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冯彬 《东西南北》2009,(9):35-35
一转眼,我和这个法国佬也在同一个围城里生活3年了。我们是两个性格完全不一样的人。我的外表安静,内心却张牙舞爪。而他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3.
妇女的劳动既是对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又受到技术的决定性影响,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的社会性别关系和妇女就业的技术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二者之间是如何互相牵连的。我的目的是要总结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就这些主题所进行的研究中有价值的经验,妇女就业以及妇女和技术的关系贯穿这个时期我个人的生活,因为我首先扮演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角色,然后我是一个学生,最后我是“妇女与技术”这个题目的研究者和教师。  相似文献   

14.
<正> 侯仁之(北京大学地理学系教授、北京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我开始对北京这个城市发生兴趣已经六十年了,中学生时代来到北京,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当时不知道如何认识这个城市,只是凭感触。系统地认识这个城市的发展,求助于史学家很多。我期待《北京通史》这部书早日完成,先睹为快。我有一点期望,就是大家协作,成一家之言。这是全书问题,希望能贯彻这个思想。提一个小具体问题,书中引用的原始资料,要指出来源。一个大的具体问题,是希望这部著作能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天的建设作参考。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就是没有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约定     
杨静 《社会福利》2010,(2):55-55
特别的礼物,特别的感动 2009年的最后一天是让我深深感动的一天,早晨一上班就收到了一个包裹,意外的是我对这个包裹竞全然不知,打开来,里面放的都是小朋友的衣服,在衣服的下面还有给我的一封信,带着好奇和疑问我看完了它。  相似文献   

16.
李媛媛 《生存》2020,(4):0083-0083
在新的一年的开始,大家都在积极的筹备着年货、规划着新年的新征程,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一切也都是那么的平静正常,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席卷了整个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同发了狂似的蔓延开来,其速度让人感到恐怖,其传播途径之广泛似乎哪有空气哪里就可能有病毒。如此新型的病毒如同定时炸弹一样在人群中爆炸开来,导致在新的一年大家的生活因为这个病毒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街也不在热闹、店铺关门、公共场合空无一人布满消毒液的气味等等,而学生的学习进度也理所当然的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开启一项从没有尝试过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  相似文献   

17.
光兄: 你好!去年底的大札已收阅,放心! 老兄,时间这个概念,我真有点琢磨不透它真快,快得我无法追及它,提笔之时,正是我抵达澳大利亚周年之际一年了!这一年来,我总的感觉是凄凉、悲切何故出此一言,从得与失两方面,我唯有这样的结论:我获得了天空,却失去了大地天空与大地应为一体,此刻,我仅得其半,可谓悲凉至极个中之味,唯我独知,唯海外游子自知自由,这个意志所追求者,历来为人所衷,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大佳句我也是冲着它眷眷而来,茫茫而至天造万物必有根,我的根在哪里?失去了!此时此刻,我心如斯澳大利亚这块绿洲,言之乐土并不过份,地大物博决不亚于欧美初抵澳大利亚,我似  相似文献   

18.
平淡人生     
我叫黄长根,生于1936年11月27日(阴历),我父亲是吃“洋行饭”的(指在外国人开的公司做事),以后去了香港也做这事,我娘没做过什么。1953年我去了香港,54年我去撑船了,我从乡下出来,在香港也没什么收入,我的一个亲戚,表伯伯在船里做管事的,便带我去撑船了,这个船我做了3年,便转到红烟筒,又转到蓝烟筒,一直到71年,我的朋友用“劳工申请”把我办到英国来,开始帮别人做了3年多,自己才开始买店做生意。现在已3年不做了,1995年退休了。所以我不是撑船直接来的。我的老婆是1973年10月15日带着孩子也从香港来到英国。我在乡下…  相似文献   

19.
题记 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荣道清在这个领域已工作了整整22年,难怪他一谈起自己的工作就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情结:"做了这么多年,做到了这个情份、这个程度,我真是有一种深深的情结,它已融入到我的血液中。正因为有这种感情,我才对救助管理工作始终抱有激情,并带着这种感情与激情去工作。"  相似文献   

20.
英雄城南昌,英雄辈出。正是桃李花开的季节,有个残疾青年拄着拐杖沿江西境内的长征路为沿途老红军和驻军官兵修理家用电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这个青年叫凌智。五月的艳阳给江西省军区南昌第二干休所披上一层金纱,弯过一条洁净的林荫小道,凌智和他的拥军服务队走进一幢绿树掩映的楼房,早已等候在会议室的几位老人高兴地迎了上来,顾不上拭去额头沁出的汗珠,凌智一边和老人们打招呼,一边从工具箱里拿出各种修理工具,紧张地忙开了。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