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传·隐公元年》有“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一句。对于其中的“寤”字,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解作:“寤,通牾,倒着。寤生,胎儿先出来,等于说难产。” 司马迁的《史记·郑世家》也有“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一节。司马所据即《左传·隐公元年》,左文并无难易说,司马纯系望文生义。 查《说文》,寐觉而有言曰寤。段玉裁注:按周南毛传曰,寤,觉也。《周礼秋官》注:寤,觉也,主夜觉者。  相似文献   

2.
寤生《左传》隐元年:“[郑]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此为《左传》千年不发之秘。诸说纷纭,莫衷一是。择要述之。 (1)睡醒而生说 [晋]杜预注:“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 这  相似文献   

3.
通假字是指古书中的同音替代字,即用某字去表示另一个同音或音近字的字义。如《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其中,寤(疑母,鱼部)通牾(疑母,鱼部)。这类特殊的用字现象在古代文献中,特别是先秦两汉文献中,表现得较为广泛,从而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古代的学者早已从释义的需要出发,分析归纳过这类问题。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即说明泮通畔。  相似文献   

4.
《诗·周南·关雎》“寤寐”之“寐”,安大简写作“ ”。此字形当分析为从“丬”,“帚”声,系“寝”字异体。“寝”古训“寐”。《诗经》早期版本作“寝”,因 “寝”、“寐”义同互训;加之秦朝焚书坑儒,典籍失传,至汉代,文献的流传靠口耳相授;且“寐”字有一种形体从“寝”,汉代学者可能误认为是“寐”了,于是“寤寝”就变成了“寤寐”。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 ,《左传·隐公元年》中“寤生”一语 ,乃“寤梦而後生”之省言 ,并探究了古代占梦中“寤梦”之义。  相似文献   

6.
“台”辨     
说到台,自汉代以来,一般都认为它是一种积土而成、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例如:《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毛传:“四方而高日台。”《楚辞·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王逸注:“无木谓之台。”《尔雅·释宫》:“谓之台。”郭璞注:“积土四方。”《辞源》:“台,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中国古代衣食住行》(198年第1版第118页)也说:“台均为土石堆积而成。”诸家说法侧重点不同,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积土成台,高平无木。(唯姜亮夫先生作《楚辞通故》引《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选登视台以望”及杜…  相似文献   

7.
<正>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中国古代很多著名的典籍都对“文”字做过解释。《易·乾卦·文言疏》:“文谓文饰”;《易·系辞》:“物相杂故谓文”;《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扩组文之物”;《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词义,如文绣然也”:《玉篇》:“文章也”。上引各书,都是从同一角度来解释“文”字的,都不是“文字”本身的“文”。但  相似文献   

8.
关于“……之谓”式,至今说法尚不一致。本文专就“……之谓”式的作用及特点进行一些探讨,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并借此机会求教于王力先生和其他同志。(一) 翻开古书,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句式: 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2.《书》曰:乃大明服,惟民其力懋,和而有疾。此之谓也。(《荀子·富国》) 3.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4.野语有之曰,闻道百,可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相似文献   

9.
《诗·王风·黍离》(小序》云:“《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力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因诗中未有“大夫行役”之言,未见“宗庙宫室”之语,故今人对《小序》之说颇有疑辞。笔者与萧泰芳师论及此事,他认为《小序》还是可信的,并引《史记·宋微子世家》为证:“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  相似文献   

10.
“趋”字的本义是“疾走,跑。”汉·刘熙《释名·释姿容》:“趋,疾行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二上·走部》:“趋,走也。从走,刍声。”《公羊传·桓公二年》:“殇公知孔父死,已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注:“趋,走也。”“走”即今语之“跑”。《诗经·小雅·绵蛮》:“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郑玄笺:“岂敢难徒行乎?畏不能及时疾至也。未熹注:“趋,疾行也。”由此可知,“趋”的本义只在描写人的步态及步履速度,并且没有褒贬色彩,中性。可是,“趋”还有  相似文献   

11.
一、文言连词“所以”的存在文言中有如下包含“所以”的句子: A(1)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所以封汝也。(《左传·昭公七年》) (2)故若大师文者,以其兽者先之,所以中之也。(《吕氏春秋·君守》) B(3)盖未合能言之时而黄帝即言,所以为神异也。①(4)陛下既知其贤而选之,今不敢遽当。盖器识远大,所以为贤也。(《贞观政要·英宗之正》) 例(1)下杜预注云:“行善法,故能  相似文献   

12.
《庄子·秋水》:“于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疏》:“适适,惊怖之容。规规,自失之貌。”《释文》:“适适、规规,皆惊视自失貌。”“适适”与“规规”句为互文,《疏》文亦属同例。总的意思是:井蛙听了海鳖之言,感到非常吃惊和空虚。这种“吃惊和空虚”,显系通过面部表情、具体说是通过“惊视”的目光表现出来的。就此而论,《疏》与《释文》的解释一致,但后者更为准确具体。 作为同义词,“惊”与“怖”有明显的区别:“惊”指“突然受到刺激而精神紧张”(见郭锡良等  相似文献   

13.
谚语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从自己的观察和切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中肯而生动的格言。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往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谚语,《广雅》解释为“传言也”。《说文段注》:“传言者,古语也。”陆德明又解作“俗语”。总之,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是前代的故训。论“谚”,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可见“谚”这个字,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籍中,并且在古代就已进入诗文。例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孔颖达疏:“醉不自知,  相似文献   

14.
<正> 《诗·大雅·思齐》首章载:“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汉·毛氏旧注:“大姒,文王之妃也。大姒十子,则众妾宜百子也。”郑笺:“徽,美也。嗣大任之美音,谓续行其善教会。”唐·孔氏疏:“大任以有德之故,为大姒所慕而嗣续行其美教之音,思贤不妬,进叙众妾,则能生百数之此男。”(见《毛诗注疏》) 近代注释家恫城吴闓生关于以上两句,只释“‘徽’,美也”,而总论中称:“先言大任之德,而大姒能嗣之。”(见《诗经会通》)  相似文献   

15.
“举”、“毕”“胜”都是古汉语中表示范围之全的副词,例如: 《孟子·告子上》:“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 《国语·越语上》:“越国之宝器毕从。” 《孟子·梁惠王上》:“诛之,则不可胜诛。” 但这三个副词的词义特点,是有差别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6.
“国是”一词,今人多谓“是”假借作“事”,其误由来巳久.成书于1915年的《中华大字典》首列“是通事”义项,称“见《新序·杂事二》”,从此以讹传讹,竟至新版《辞海》《辞源》失于复审,或迳释“国是”为“国事”,或在释“国是”为“国家大计”后补云“犹言国事”,《中华大词典》亦加了个“国家大事”的含糊尾巴。 “是”字本义依《说文》为“直”,为“正”;正、直可供取法——《韩非子·忠孝》即有“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故引申为“法则”,《尔雅·释言》:“是,则也.”邢疏:“言不非之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札记     
一、遂为母子如初 《左传·隐公元年》“遂为母子如初”句,王力《古代汉语》注为:“从此作母亲作儿子还和当初一样;”沈玉成《左传译文》译作“于是作为母子象以前一样。”其它注本,皆类是说,细考文意,似觉未安。不安分的庄公,出生便使姜氏痛苦不堪,名之“寤生”——不顺的孽子,已见姜氏憎恶之情,尔后,她偏爱少子,纵容违法,竟至蓄谋叛乱,终于爆发了骨肉相残的混战,但“隧而相见”后,母子俩夙怨顿消,赋诗为歌,天伦之乐,融融洩洩,怎么还和当初一样呢?  相似文献   

18.
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册《土地》后引了《左传》上一段文字:“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于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课本将“与之块”注释为“给重耳泥块”,将“块”解作“泥块”是正确的。 《说文》“(土鬼)(块)”写作“”,说“”或作“(土鬼)”。那么“(土鬼)”与“”当为异体字。《说文》又以“”释“(土鬼)”,“(土鬼)”就是“土块”。《国语·吴语》:“(楚灵)王寐,畴枕王以而去之。”韦胎注:“,(土鬼)也。”《尔雅·释言》:“(土鬼),堛也。“段玉裁认为“堛”即“”之异文,可见“(土鬼)”,、堛三字都是“土块”的意思。晋杜预在注“野人与之块”这句话时,虽未对“堛”直接加以解释,却说:“得土有国之祥,故以为天赐。”可见杜预也是把“块”解作“土块”的,不然,何以有“得土”之说呢?  相似文献   

19.
“面缚”一词,各种辞书释义大体相同。《中华大字典》释为“反背而缚之”,《辞海》释为“两手反绑”,《辞源》释为“两手反绑于身背而面向前,示投降。”这种定释,显然来自古文籍中关于该词的名家注疏: 《左传·僖公六年》:冬,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成。许男面缚,衔璧,大夫哀经,士舆櫬。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杜预注面缚:“缚手于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贽,手缚,故衔之。”) 《史记·宋世家》: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司马贞索隐谓:“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刘氏云:‘面即背也’,义亦稍迂。”)  相似文献   

20.
一、从词义上看“杀”和“弑”是同义词。都可以指把人杀死,使人致死。《说文》:“弒,臣杀君也。”《易·坤·文言》:“臣弑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高亨为它作注道:“弒,杀也,以下杀上也。”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也这样解释:“古代下杀上口多叫弒。”“弑”的意义和用法,一般地说,确实如上面所解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