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是在对风险社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与现实的观察和思考相结合而写出的。在全球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也开始进入风险社会时代。通过对一个主题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风险”座谈会的观察与思考,在介绍相关背景后,先从风险社会学理论定义网络游戏对未成年的社会风险,然后通过实证材料展示和分析相关职责部门及个体对风险的认识与自我维护,最后从共识达成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这样一个过程初步探讨如何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阐释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应对风险时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5,(8):5-10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类干预自然、影响社会的能力在不断加强以及自我认识的能力提高的同时,社会上自然灾害和一系列社会风险频繁发生。通过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思想进行系统研究,从现实的角度探讨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风险社会理论是西方学者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问题的一种思考。它虽然不能直接应用到我国语境中来,但能够促进我们对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加以反思。从这个意义上,我国解决转型中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风险的方略也与西方是不同的。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多重社会风险,并且这些风险是不平等地分配的。要化解风险,需要我们建立制度化的社会福利制度,促进劳动力的去商品化、满足社会需要和维护社会公平。从长期来看,我们需要重返福利国家。  相似文献   

4.
在风险常态中,风险治理水平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研究已然成为治理研究的新趋向。在系统性风险社会中,包括疫情防控在内的国家和地方治理,需要强化风险治理观。国际上已形成较为成熟的风险治理理论与方法,通过梳理发现:与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相关的分析范式主要有三种理论范式、五种方法范式和七种学科范式;相关的模式框架主要有RDTE理想型、RMDT信任性、ToR容忍性、PSEE包容性、IRGC系统性及其调适性风险治理模型;根据不同风险类型与战略目标形成了多种风险应对方法等。总体来看,国际理论方法对公共卫生风险治理或其他风险治理的启示借鉴主要有:一是参与和协商并重;二是沟通与回应并举;三是技术与政治并用;四是问责与激励并行;五是防控与经济并进。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理论相关研究文献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恩明 《探求》2008,(1):25-28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引发学术界广泛的研究兴趣。国内学者就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核心问题及风险社会理论,对中国社会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和理论意义等相关方向进行研究,重点运用风险社会理论指导研究我国转型期社会风险问题;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提出解决我国当前改革转型期的社会风险问题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维 《社科纵横》2007,22(5):100-101
近年来对风险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在当代风险社会的研究中,首推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和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他们创立的风险社会理论对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风险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本文从"类哲学"的视角透视风险社会,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不仅塑造了人们的生存方式,而且还培养了人们和谐共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面对风险:公众安全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俊秀 《社会》2008,28(4):206-221
本研究从人的需求理论出发,从人身、财产、食品、劳动、个人信息等方面对安全感进行研究,结合风险社会理论和“不安全时代”理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28个省市7100户居民进行调查,通过描述统计和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生活环境,以及性别、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社会经济地位等个体因素对安全感存在不同程度影响,风险认知和风险地位同时存在于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8.
风险社会的文化特征与媒体功能之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进入从古典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型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始,中国社会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于多层矛盾的挤压,中国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多样,也更容易从可能转化为现实。本文借用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分析处于风险高发期的中国社会文化特征,考察它们与传媒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探讨风险社会中当代中国媒体功能之实现。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涌现出大量的社团组织,在学者的研究中往往被称为"民间组织"、"公民社会"、"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等.在社会学理论传统和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中间社会"这样一个中观的理论概念,其目的在于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审视国家与社会,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借以思考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问题,这对社会学理论本身是一种推动,同时"中间社会"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实践内涵,有助于结合社会实践的具体情景思考中国社会进入后单位时期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中国的社会学中"文化自觉"及"理论自觉"的视角越来越被重视.本文通过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社会空间理论应用于日本社会时遇到瓶颈的案例,探讨这一视角对于其他社会是否也具有意义,以此对这一视角的贡献性及政策上的意义进行再思考.本文揭示出社会空间理论强调了差异化,而在日本社会,尤其在文化面上,被强调的是同质化.文化自...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what is currently known about elderly alcohol use and abuse. It identifies areas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to meet the needs of elderly problem drinkers,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identification, treatment, and coordination of services for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2.
13.
Bridging the divide: elders and the assessment proces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mmary At the heart of needs-based assessment is an uneasy tensionbetween agency-centred and user-centred objectives. Using casematerial from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for older people, this paper looks at what happens when practitionerstry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elders through a processdominated by agency agendas. By marginalizing the older person'sinsights, the risk of unwelcome or inappropriate interventionmay increase. A user-centred approach, by contrast, requires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provision that is meaningful to theolder person and sensitive to their efforts to analyse and managetheir situation. These efforts are often revealed in narrativeform as the person tells their story which, in an agency-centredassessment, is easily overlooked or even ignored.  相似文献   

14.
妇女观是指社会对妇女的看法.人类的妇女观经历了从"文化人"、"经济人"、"政治人"到普遍人权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考察妇女问题有三个维度,即分别以男人、人和妇女自身作为参照系,并对应于平等、博爱、自由三层面内涵;从总体上看,妇女问题的症结在于生理基础-分工选择-环境强化综合因素的作用,其解决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文明三个层次着手.妇女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分工所导致的人类异化生产的结果,其解决在于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与社会总异化的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压力主要有:经济安全、失业、环境与生态、能源与资源。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对策主要有:加快科研机构的市场化改革,稳住一头,放开一片;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与开发的主体;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用政策鼓励发明与创造;环境保护应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信息化过程中的垄断;加强资源与能源管理。  相似文献   

20.
信夫清三郎认为中国在亚洲创建了特殊的国际秩序,以内"华"外"夷"的朝贡制度或宗藩体系构筑了"中国的世界秩序";17世纪后半叶的山鹿素行开始脱离中国中心主义转向日本中心主义,"华夷"观念获得日本中心主义的理论重构,然后18世纪兴起的是"国学"与"兰学".友枝龙太郎认为17世纪的徂徕学派之所以不尊孟子主要是由于孟子的汤武放伐论破坏了君臣关系的伦常秩序,这反映了日本尊君的政治结构及生活传统;在斥孟这一点上徂徕学派与司马光、李觏等近似,而先于徂徕的伊藤仁斋则比较接近於朱子.伊藤仁斋及其子孙的古义堂家学是日本罕有的学问世家,贝塚茂树根据仁斋所读书、所藏书的历史情况,考证认为仁斋年轻时未读到<朱子语类>而只读了节选性质的语录且所读程子书甚於朱子书,故程子兄弟於仁斋的学风影响要大於朱子.18世纪的太宰春台认为贝原损轩由信奉程朱到晚年质疑程朱,这是损轩的巨大进步与转折,但损轩只怀疑程朱学不合圣学但未知程朱学正是通过孟子之变异而发展过来;春台敬佩损轩的学识但他认为他自己排程朱、复孔学的努力是损轩所不可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