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都塞通过对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道路的考察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这一理论命题。他的这一理论命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但同时又有无法说清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同一般人道主义的原则区别的局限和失误。  相似文献   

2.
解读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阿尔都塞思想雄系的核心与亮点,“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表征了一种论战性特质。这也是阿尔都塞借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一种颇为另类的解读。即使撇开特定的历史语境不说,以当代人的目光进行重新定位,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命题仍具有可供挖掘的理论深度与可供拓展的意义空间。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3.
4.
潘绥铭  鲍雨 《学术界》2015,(2):76-87,323
本文着力解决的是主体建构在社会科学诸多范式与取向中的合法性问题。主体建构是一种视角、一个解释工具,也是一种方法论取向,同时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认识论倾向。主体建构以现象学关于主体意向性与意义建构的论断为认识论基础,以理解社会学为理论源泉,试图理解关于同一社会现象在不同主体的视角下的不同的意义。主体建构的目的是对这些不同的意义进行差异性理解、过程性理解与情境性理解,并以此解构垄断意义与固化意义,寻求社会现象的多元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发表后,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研究出现了两条路径,即"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和"科学主义的马克思"。阿尔都塞既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历史观与“新历史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历史主义回归的既不是旧的历史主义,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吸收了后结构主义、尤其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的一些成分,力图把传统历史观与现代文化批评结合起来.它同马克思主义文学历史观既注重对"文本"的认识,又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体验与透辟分析是大相径庭的.实际上,它倾心的是"大历史"中"小历史"的存在状况,是以一种"边缘化"的策略将历史带入文学,或者说是一种以"微观政治"取代"宏观政治"的理论方法和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及其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平 《社会科学研究》2002,27(2):115-119
后现代主义是影响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乃至文化的重要理论思潮 ,到 2 0世纪 90年代据称已取得文化霸权。探讨后现代主义作为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内涵 ,包括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运动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关于历史及历史著述的本质、解读文本到构建新的历史叙述的方法及其意义等 ,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带来的一些新颖而深刻的观念 ,以及它的一些极端观点具有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8.
德勒兹哲学直接指向一种与生成变化条件相关、而与个人主体无关的自由.这种自由既不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权,也不是攫取的权力;它是一种创造新关系的能力或潜力.这种自由旨在恢复被康德的道德哲学所压抑的自由的积极主动方面,从而创造出能够逃脱同一化辖制的、真正的差异.不过,德勒兹的自由,它所提供的摆脱同一化辖制的出路并不能避免现实社会中的总体化.但即便如此,德勒兹的自由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过程,不断地扩大了社会对于差异的包容力度,对今天的激进政治学研究仍然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阿尔都塞哲学所标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把拒斥人本主义逻辑构架视为理解马克思的重要前提。在准结构主义加拉康哲学的支援背景下 ,主体哲学被指认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性标识 ,由此 ,马克思的思想成了无主体的过程哲学 ,历史时间中的人则畸变为社会关系的职能载体  相似文献   

10.
阿尔都塞认为在青年马克思著作与成年马克思著作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的断裂。他的这一认识对于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化倾向具有进步意义。但这一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形而上学性和独断性 ,表现出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轻视 ,所以我们要用辨证的眼光来审视和评价阿尔都塞的断裂说。  相似文献   

11.
刘俊 《北方论丛》2006,(6):145-149
对于无单放货的法律属性,我国海商法理论和实务界一直众说纷纭,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从承运人应承担何种责任的角度进行研究。事实上,承运人、代理人及其他相关人都可能实行无单放货行为,而不同主体情况下无单放货的法律性质和责任主体均不完全一致。承运人本人实行无单放货行为,有可能构成侵权,也可能构成违约,甚至要因欺诈而承担刑事责任;在代理人无单放货时,则要根据代理人是否获得授权而确定责任主体和性质,对无单放货的法律属性应根据主体的不同作出整体性的考虑。  相似文献   

12.
由于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来考察历史,赫尔德批判了启蒙精神企图将整个历史纳入同一性体系中的错误做法,而承认历史中的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赫尔德将富有“个性”的时代构成的整个人类历史置于“进步”的链条当中,并采用自然原因和人的自然本性来说明历史的进步。从这个角度来看,赫尔德坚持的是自然历史观。而从进步的归宿来看,赫尔德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不可遏止地朝着理想的社会状态即“人道”前进,因而其自然历史观又具有目的论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朱连增 《学术界》2013,(6):88-95,283
不存在一种可以构成个体主体之基础的实在,不论这种实在是"物"还是超越于个体主体的"宏大主体"。在个体性的经验世界之中,个体自我面向世界、面向他人主体而生活,这一点表明,这个经验世界绝非是自我封闭的单子,相反,它必定是在自我主体生活意向的推动下,在世界和他人的引导下不断展开的公共性世界。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体”论:社会建设主体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家对"社会"和"社会的构成"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欧洲古典社会学及功能主义社会学注重"结构"的客观性、外在性、制约性,后期的社会学者如Giddens注重结构二重性,Touraine则注重"社会行动者",与"结构"相比,社会中"主体"的力量和作用得以突显。中国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突显社会的力量和作用,而不是强化业已十分强大的国家和市场。积贫积弱且亟需强健、亟需改善的是社会而非国家和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要建设一个公平、公正、健康、和谐和永续发展的社会,个体、民间、民众、草根作为行动者的活力应得到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5.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新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主要探讨 20世纪 70年代中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着重考察了他关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意识形态把个体作为臣民质询”“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等观念,阐明了这些新观念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界在惊叹"新历史主义"的新观点的同时却很少去探讨其理论渊源,有限的讨论也都集中在对福柯理论的挖掘上,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实际上20世纪很多理论家的理论都对"新历史主义"的主要观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直接影响了新历史主义的核心理论——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格林布莱特的理论框架和术语都能看到其老师威廉斯的影子;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对"新历史主义"则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齐泽克指出,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质询的理论中,存在着两个失败,其一关涉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其二关涉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质询的主体的理解。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主体的错误在于,它未能认识到在意识形态质询之前存在着的一个主体,即拉康式的主体。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主体理论有某些相似之处,巴迪欧的事件主体理论强调了主体是在事件中形成的,也就是说,主体是主体化过程之后才出现的。鲁达试图以预期的主体的概念来补充巴迪欧的事件主体。这个预期的主体接近于拉康的主体概念,但仍然存在着细微的差别。鲁达的预期的主体表达事件发生之前的前主体,这种主体并不是真正的主体,而对拉康而言,这个预期的主体是主体的零层次,主体化了的主体只不过是派生模式。齐泽克立足于拉康精神分析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交互解读,试图建构一种超越民主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并在其基础上建构一种先验唯物主义的主体观,其理论意图值得肯定,但是齐泽克在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中,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摇摆不定,并且有滑向其试图批判的德勒兹的新唯物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陶清 《学术界》2003,(3):185-191
王门后学因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内在矛盾而分化 ,并因此而诱发了一系列哲学论战 ;其中 ,关于“本体工夫之辩”和“性善本体与心体无善无恶之辩”的哲学论战 ,对于明末清初哲学思想的演变、尤其是以“黜虚崇实”为思想理论特征的实学思潮的兴起 ,有着涤旧布新、破块启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统一观。马克思的历史主体论是对黑格尔主体论的唯物史观转向。阿尔都塞“解读”马克思得出“社会无主体”论的片面性在于:他将历史必然性与人的能动创造性加以绝对对立,将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加以绝对对立。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的命名是农民与工人双重身份的结合,在全球化/工业化/资本主义化的进程中,他们遭受着自由市场和国家体制的双重压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民工被呈现为两幅面孔:一是作为社会进步的表征(20世纪8、90年代之交);二是作为社会苦难的象征(90年代中后期至今),这样两种面孔与农民工既非工人也非农民的主体位置有关。这种尴尬的主体位置使得昔日占据国家主流位置的工人阶级与农民工得以出现在同一个城市空间之中,但他们彼此却视而不见。在发达地区放开户籍制度使有条件的农民工变成都市里的新市民的情况下,以人道主义为核心价值的中产阶级道德成功地获得了农民工等低阶层的霸权效应,占据城市人口大多数的外来工有没有可能形成其他的霸权表述或者历史性的主体位置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